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最近有两部电影《神秘巨星》和《奇迹男孩》正在

热映。

这两部电影演绎的家庭教育模式恰巧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将“打击、控制”当做教育,

健康孩子可能被摧毁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电影《神秘巨星》海报

(图片来自网络)



《神秘巨星》中,女孩伊西亚生活在一个极度压抑的家庭之中,父亲法鲁克性格专横暴戾,动辄对母亲娜吉玛施以家暴,打到骨折或者眼眶青肿是家常事,极度重男轻女,完全无视妻子女儿的感受,更别说支持女儿的爱好了。电影中凡这位父亲出场的画面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压抑的氛围之中,这种心理张力也通过细微的表演、镜头方式构成更加压抑的气场,非常形象地传达给电影屏幕前的观众。

 

这种父亲属于男权主导社会中传统的严父形象。成天板着面孔,对家人以训斥为主,强调自己在家中的权威胜过一切。电影中的父亲不时奚落母亲没有文化,一无是处,当着孩子们嘲笑她及其娘家人。



该父亲不仅有外在暴力行为,还有言语方面的冷暴力,甚至在孩子面前打他们的母亲——该角色的设定与印度女性家庭地位极低有关。伊西亚的父亲除了不

疼惜家人之外,还极度爱面子,外出时希望妻子能戴上岳父买的项链给他贴金,发现项链被妻子卖掉给女儿买了电脑后,当场发作。这是和《摔跤吧!爸爸》中的父亲完全相反的另一种父亲。

 



即使有这样一位父亲,伊西亚还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很懂她的妈妈。虽然妈妈在家里的地位很低,但也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梦想,欣赏女儿的成就。

 

在电影中,父亲因为机场行李超重试图将女儿心爱的吉他扔掉,而构成了压垮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直忍辱负重的母亲当场反抗和爆发,并带孩子们愤然离开了父亲。

 

母亲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她对孩子梦想的珍惜,她在机场说出的话也是电影的灵魂所在:

拥有梦想是最基本的,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如果没有梦想,是睡是醒,是死是活,都毫无意义。

 

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位这样的暴力父亲再加一位忍耐到生命末梢的母亲,孩子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儿子可能会成为父亲的模仿者,在新的家庭制造人生新悲剧,女儿则会潜意识地早婚,早早地脱离家庭,但是找到的很可能是一个和父亲很像的,控制欲极强和有暴力倾向的男人。

 

电影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像故事主角这样通过网络一夜成名是极低概率的事情,生活中,

大多数

母亲也不会像电影中这样戏剧化地反抗成功。随之很多孩子的未来也在这种打击和控制式的家庭中渐渐被摧毁。

 

在我们身边,有的家长并不像电影中的印度父亲不重视孩子的成长,相反,他们恰恰是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错误的采用了类似的暴力和压制的方式。

 

上小学的时候,我见过一例这样的父亲。

 

他是我故去外婆的老邻居,这家人有两个孩子,哥哥叫宝生,长相清秀,性格内向害羞,上初中。妹妹年纪和我相仿,父亲对宝生特别严格,就是普通人望子成龙的心特别重,经常打他,主要都是因为学习成绩没达到要求,或者回家没有及时看书而是听收音机之类的事情。



他打起来下手很重,都是皮带抽,半大的男孩子,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自己脱了裤子伏在床沿上,父亲抡起皮鞭就抽。悲剧的是在那个时候(甚至现在的某些地区),

一位父亲暴戾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被周围人认为是家长管孩子天经地义无人干涉。

 

结果有一天,宝生父亲下班回来,看到宝生还在听收音机,没及时复习,就把收音机摔了。就在这一天,宝生疯了,彻底的疯了。他开始疯狂地在外面跑,在大桥的四个面往河里跳。并且以拳头还击他爸。



后来这家人搬走了。



后来的事情都是听说:宝生的父母离婚了,因为一直忍气吞声的宝生妈,再也受不了老公的管制和压抑。离婚的时候,宝生跟他爸,他妹妹跟妈。再后来,听说那个被父亲放养的女儿倒是考上了一所大学,而可怜的宝生一直没好起来。



若没有那动辄的暴力,就算事业一般,宝生若健康成长,也能本分度日,娶妻生子。宝生父亲的那些鞭子,希望能抽出一个锦绣前程来,没想到不仅毁了儿子,也带给自己一个绝望的晚景。

 

前几年的某一天我梦见宝生了, 还是他十几岁健康时候的少年模样,笑容满面。



从这个梦里醒来,我想,怎么会梦见宝生呢,和他都没怎么说过几句话。他疯之前我还是个小学生,也没机会对他受虐的生活做什么。但是想起他,还是很难受。



那种难受就是若干年前,你经过一个人,对他的痛苦无知无觉,过了若干年,作为一个成年人突然理解到他的痛苦之后的反应,想到疯狂前濒临绝境的他,

心突然揪成了团。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用“爱与支持”来教育,天生畸形的孩子也活得健康阳光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电影《奇迹男孩》海报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电影《奇迹男孩》中的奥吉则有着和《神秘巨星》中完全不同的家庭氛围,虽然天生脸部畸形,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和忽略他,而是全心全力地关注、支持他的成长。母亲放下自己的事业在家教育他到10岁,让他一边完成各种手术,一边得以健康发展,父亲则全力工作,这位父亲在家总是脸带笑容,逗乐各位家人。



奥吉第一天上学,父母都关心又鼓励地支持儿子走入人群,当奥吉第一次带自己的小伙伴回家时,母亲激动地哭了。

 

当小奥吉觉得自己丑而沮丧的时候,他的爸爸告诉他:



我知道你不一定喜欢,但我超爱的就是我儿子的脸!

 

奥吉因为长相被小伙伴在背后嘲笑,母亲非常认真地对他说:



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有印记,但它们不丑陋,因为它们是地图,记录了我们经历过什么,我们在何处。



外人才会在意你的外表,家人和朋友看到的是你的内心。

 

与奥吉善良、聪敏、勇敢的心灵相比,外表其实一点也不重要。家人的爱让奥吉健康成长,除了有点敏感之外,一切正常,还非常有趣。而这也是家人对他最大的期望:健健康康地成长。

 

这样的家庭也并非没有缺憾。因为小儿子的健康问题,父母在他的成长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十六岁的姐姐仿佛被忽略了。母亲发现女儿的失落后,及时做了调整,但姐姐对弟弟深厚的爱早已让她加入支持帮助弟弟成长的家庭一员。

 

印象深刻的是当家中的狗狗去世后,深夜里,一向满脸笑容阳光的父亲悄悄在客厅伏案痛哭,奥吉这时来到客厅,慰藉了父亲。爱是互相的,一家人是应该互相支撑的。

 

让孩子

时刻

感觉到被爱被支持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

 

另外,父母不要放弃自己。更不要让培养孩子成为放弃自我的一种理由。《奇迹男孩》中的母亲,曾经为了儿子的成长而放下自己的事业。在孩子顺利融入学校的环境之后,继续完成了自己的专业论文,开始拓宽自己事业的方向。

 

父母为孩子放弃自己的格局是非常可惜的。

父母的格局够大,才会给孩子足够的启示和动力。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母爱的最高形式是给予孩子自由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最近被刷屏的美国“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他是特拉斯电动跑车的创始人,刚刚完成了私人公司发射火箭的壮举,以他的猎鹰火箭开启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并将一辆特拉斯跑车送上了天,红色跑车在天空漫游的画面让无数人心醉神迷。各种时刻,马斯克总是强调母亲对他的各种支持:“

母爱的最高形式就是给予孩子自由

,这一点,我妈妈做得非常好。”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

埃隆·马斯克与母亲梅耶·马斯克(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马斯克的妈妈梅耶·马斯克给予的可能性和鼓励,他才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走出地球作为自己的梦想。

 

何况马斯克小时候,并不是一个让家长骄傲的孩子。他比别的小朋友发育得慢一拍,甚至三岁还不会说话,一度被怀疑为聋子。有三个孩子的妈妈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支持和培养,离婚独自带着三个孩子来到加拿大生活。

 

马斯克刚上大学时,电脑还是奢侈品,母亲看到儿子的兴趣所在,咬牙为他买了一台电脑。在任何时候,甚至是选择从斯坦福博士退学,她也一直支持他的选择。而母亲自己也一直坚持各种尝试和努力:做模特、开公司、甚至同时打五份工,用自己的能力养活一大家子。这样的母亲的存在对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

 

现实中,这样一直鼓励孩子的家庭亦有不少。每位父母都拥有支持鼓励自己孩子成长的权利,这原本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一些父母选择了用强力控制孩子,竭力把孩子培养成父母理想中的人而未必是他自己;另一些则鼓励孩子的个性喜好健康自然的发展,并用自己的努力生活努力工作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示范和教育。



这两种选择,或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的开始。



(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电影电视系教师)

* 小编个人微信号:

2432274540

,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期观影丨《神秘巨星》vs.《奇迹男孩》:被摧毁和被成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