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常州,新社区迎新年味

你要看的是不是《乐活常州,新社区迎新年味》?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

正文开始:





正月初三早晨,小雨。记者赶到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街道安置小区菱溪名居22幢302室,居民王祥妹早已在厨房忙活开了。农村搬到新小区第一个年头,亲朋好友抢着来新房子看看,沾沾新生活的喜气儿。





2011年,常州市委提出城市东进战略,雕庄率先作出凤凰新城规划。2012年5月1日,凤凰新城明确“一廊、两心、四区”的空间布局,至2017年底,新城框架已基本成形。按商品房标准,菱溪名居刚刚新建落成,原周边的村民们喜气洋洋住上新房变成居民。蒙蒙细雨中,耸立的高楼,大红的灯笼,错落的绿化,蜿蜒的步道,完备的健身设施……如同一幅热闹红火的新年写意画。





采菱卞庄村老房子拆迁后,王祥妹与老伴在天宁区蔷薇家园“漂”了3年,没想到刚住上新房就面临“幸福的烦恼”。“幸福”的是生活条件好了,新房87平方米,两室一厅,装修一新,屋子亮堂了,通上了管道煤气,“老年人冬天洗澡不用专门赶浴室了”,小区环境整洁,周边有主题公园,马上还要新建国际学校,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忧心”的是,老两口在村子里住了大半辈子,过去周边只要认识的都是“邻居”,串过“百家门”,吃过“百家饭”,一到夏天,孩子们三五成群玩游戏,大人们凑在弄堂里摇着蒲扇唠唠嗑。楼房换小区,从前光景不再,加上最初入住率低,王祥妹一时间听不到“张家长、李家短”,堂前冷冷清清,好生不适应。“为了家里热闹些,当初还硬拉着儿子儿媳陪我们老两口住了一阵子。”老伴白建华在一旁打开了话匣子,2017年12月,原来的优胜村委变成了菱溪社区,也跟着一起搬到了小区里,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王祥妹“升迁”做了代理楼道长,“一下子热闹了,不仅忙着楼道管理,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都忙得没功夫做饭呢!”白建华故意提高声调“甜蜜地吐槽”。





“可不是嘛,村委变社区,十多个活动室敞开大门,每天组织活动可丰富了。”徐昌玲老家顾家塘的房子拆迁后,分到了200多平方米的新房。她专门请设计师装修,一家三口赶在春节前住上了新家。社区刚成立那会儿,徐昌玲专程赶去“探班”,这一“探”,把她自个儿吓了一跳,从前村委那一栋低矮的两层老楼,一下变成了三层新房,总面积3100平方米,开阔明亮,除一楼综合服务大厅及三楼4间办公室外,其余均是居民活动“主题乐园”:一楼的“乐享空间”专门提供为老服务,艾灸、棋牌、乒乓、居家养老,让老人老有所乐;二楼的“乐动空间”以亲子为主题,设有图书阅览室、书画创作室、亲子课堂、文体健身、开放式烘焙馆、舞蹈房,打造“校外课堂”;三楼的“乐治空间”为居民提供自治场所,设有党员议事厅、社区影院、综合减灾体验馆,党建领航,多元共治。





新城市,新社区,新生活。狗年春节前夕,菱溪社区围绕“新社区,新年味”开展了11个系列活动,包饺子、写春联、扎灯笼、敲锣鼓、理短发,社区活动室内挤满了人,年味浓浓。西藏民族中学的孩子们涂上油彩,戴上羽毛帽,穿上七彩衣,与社区孩子们一起敲响新春锣鼓,情谊融融。“孩子们敲锣鼓,我们扎灯笼。”在一边扎灯笼的汪婆婆脸露喜色,过去双手习惯了捣鼓农活,如今住进新小区,社区新组建红灯笼小组,组织居民聚在一起扎灯笼,习惯劳动的两只手又找到了忙活新去处。下了班,社区地下停车场成了居民冬日集聚“胜地”,这里车辆不多,遮风挡雨,孩子们滑旱冰,年轻人打羽毛球,阿姨们跳广场舞,老街坊邻居们散散步,话话家常,一派繁忙景象。





“搬来新小区,我们也赶上时代,学会用微信了。”王祥妹今年62岁,如今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不再是起床做早饭,而是在床上赖一会儿,打开微信看看社区里又发生什么新鲜事了,社区又要组织啥活动了。这不,当天接受采访的间隙,她在小区业主群里反映早晨出去倒垃圾,发现垃圾桶满了,请物业及时清理。“不过5分钟,小区物业就回复并清理了。”王祥妹说,村民变居民,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还是文明程度的提高。过去,住在高楼的居民习惯从楼上倾倒垃圾,宠物遛弯随意大小便,“我们只要发现就在微信群反映情况,社区、物业联动引导,楼道、电梯贴出提醒,几个月下来,情况明显好转。”王祥妹说,虽说是安置小区,保安24小时轮守值班,夜里还有定期巡逻,住着不仅有幸福感,也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