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牛产业的真实现状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中国肉牛产业的真实现状》。来源是中华养牛人。
中国肉牛产业的真实现状。现状|真实|肥牛|中国|肉牛---
随着我国对牛肉进口的不断开放,未来的肉牛养殖业必将进入“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的肉牛养殖业必须要逐渐弥补现在的不足之处,才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目前中国的肉牛产业,尤其是在养殖环节,却是积弊重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状|真实|肥牛|中国|肉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养牛赔钱,不养牛断货,“公司+农户”模式沦为摆设,想做鲜肉的大型屠宰企业进退两难:
目前国内的规模化肉牛养殖企业绝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这种亏损直接导致国内绝大多数屠宰企业放弃了肉牛养殖,选择与架子牛育肥饲养场签订收购合同、或者是将资金和牛舍租借给养殖户,待育肥完成后收购肥牛,这也就是很多企业宣传的“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
但“公司+农户”模式又是非常不稳定的,当外购牛源特别充足行情下跌的时候,企业就会不让签约养殖户的牛出栏,致使已经达到上等膘情的肥牛过渡压栏,此时无奈的养殖户只能将肥牛低于合同价格卖给市场,造成企业一定程度上违约,这种情况很常见,企业的信誉度受到质疑,伤心的养殖户最终就不再与企业合作啦!此外,当长三角等地客商给出的肥牛价格较高时,养殖户就会瞒着企业把肥牛以高价对外卖掉,双方违约的现象都十分普遍。
在国内,一些大型肉牛屠宰企业早在10年前就开始操作“公司+农户”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并不成功,当农民违约,企业进行诉讼会是一个非常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另外当市场行情低于签约合同价格的时候,有些企业在屠宰过程中也会毫不客气的做手脚,压低屠宰率造成农户的损失,实际上,所谓的“公司+农户”模式只能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想法,由于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博弈,很多企业强行捆绑销售劣质的饲料和兽药以获得高额利润,这给养殖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要想真正实现理想化的“公司+农户”模式,其实并不容易。
自己不养牛、收牛不稳定,也就造成了屠宰企业的牛源供应不稳定;自2013年之后,整个行业牛源日渐短缺,谁手里有牛,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据了解,国内某些一线肉牛屠宰企业因为牛源问题,每年都会出现供应不足及停产现象,引起后续鲜肉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养殖环节做不到盈利,屠宰企业以后就很难在行业中立足、很难走得长远。
现状|真实|肥牛|中国|肉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隐形利益链条导致企业巨亏“斤斤计较”才能让养殖盈利:
国内大型肉牛养殖企业的亏损并不是不可以避免的,甚至可以说扭亏为盈是很现实的,规模化肉牛养殖企业的巨亏是由一些隐形的利益链条所导致的,具体因素包括:缺乏养殖细节管理、架子牛采购失误、缺乏成熟的生产技术体系、内部的贪污腐败与监守自盗等多重不利因素,导致技术执行出现较大偏差,最终导致肉牛养殖环节出现严重亏损,甚至亏损数额远远高于政府补贴金额,不以养牛为实际目的之“养牛项目”结果都是得不偿失。
如果一位高管、专家在他曾经管理过的每一个肉牛企业、每一个肉牛项目都是亏损的,那么你还敢期望他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呢?在肉牛养殖行业中,大企业从业经历、高学历并没有让肉牛养殖盈利,农民养殖户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他们不懂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更没有美国式的先进机械化,但是为什么他们却几乎从来都不亏损呢?因为农民是在踏踏实实的按照过日子方式经营。
在我国,由于肉牛育肥行业起步较晚,从初期的利用白酒糟等副产品养育肥牛开始,至今真正形成产业还不足20年,所以在很多方面还都不健全,包括《肉牛饲养标准》,即使我们相信它是绝对准确的,相信《肉牛饲养标准》与实践之间是毫无误差的。
由于现在肥牛与架子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倒挂,并且牛肉价格相比10年前翻了约3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牛养得更肥、把牛养到更大的出栏重,让每一头牛都尽可能的生产出更多的牛肉来,要在重量方面“斤斤计较”,在经营管理细节方面更应该“斤斤计较”疏忽不得,这是现在饲养育肥牛盈利的必须条件。
回忆过去几年的育肥活牛价格,自2013年国内开始大量进口澳洲牛羊肉,国内育肥牛价格出现了自2006年连续暴涨以来的首次下滑,2013年国内肥牛价格由13.5元/斤左右,下滑到12元/斤左右,到2017年末至2018年初价格再次恢复到13.5元/斤左右。
虽然经过几年进口牛肉的不断冲击,但是由于国内牛源日益紧缺,育肥牛价格在近几年表现一直都很稳定,而被大肆炒作的美国牛肉,会是最后一波具有代表性的冲击力,实际上相同等级的谷饲牛肉,在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市场售价,要比中国国产牛肉的市场售价高很多,所以目前国产牛肉价格根本就不存在明显的下跌空间;如果不是在2013年大量放开进口澳洲牛羊肉,2013年末国内育肥牛价格早就已经突破14元/斤啦!
现状|真实|肥牛|中国|肉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在架子牛育肥养殖生产中,可划分为买、养、卖三大环节,虽然在“卖”这个环节养殖者只能随行就市,但是在买、养两大环节,养殖者要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中的主动权,要会买牛,避免落入行业当中的“扒皮”陷阱,要知道什么是真架子牛、什么是假架子牛,不要过度倾向于选择光鲜亮丽的好看牛,却不知道什么样的牛增重速度快;在饲养环节要多做试验,仔细观察、详细对比,根据实践生长效果逐渐调整,最终形成有效的成熟经验配方;精细的做好买、养两大环节,就可以达到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不亏损,在正常行情下获得可观利润,在行情好的时候获得暴利。
空白的饲养标准,怎能脱离实践?
国内育肥牛平均出栏重由10年前的500kg至550kg,逐渐上升到了现在的600kg至700kg,甚至很多优良品种牛的出栏重达到了750kg至850kg,那么问题就出现了,看过养牛书籍的人都知道,在《肉牛饲养标准》中,营养参数最高只给到500kg的体重标准,那么体重超过500kg的肉牛从理论上到底应该怎么饲养呢?可以理解成是理论上的空白吗?
现状|真实|肥牛|中国|肉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饲养标准》首先要建立在《饲养试验基础之上》,由大量饲养成功的实践数据所得才是切合国情,具备实际指导意义的;我国自然养牛条件本就不足,与常年如呼伦贝尔大草原般的澳洲、南美洲不同,他们凭借着低廉的谷物价格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我国相比拥有比较明显的天然优势,但是在肉牛育肥饲养技术方面,中国的养殖水平毫不逊色,希望从政府、到科研机构、再到行业协会,能够从实践出发,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用《肉牛饲养标准》,为中国肉牛产业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
不关心增重效果,单纯的运作营销模式;这样的饲料企业能够“帮助”养殖者致富吗?
多数饲料企业的饲料配方都是使用配方软件“合理”设计出来的,而饲料配方软件却只是按照《饲养标准》中的固定数据,进行辅助计算的一款工具而已,当《饲养标准》本身都失去参考价值的时候,配方软件设计出来的肉牛饲料产品效果会是什么样呢?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大地上,绝大多数的商品肉牛浓缩料、肉牛精料补充料都不具有实用性(根本没有经过实践去验证过),很多的肉牛饲料生产企业都只是在单纯的运作“营销模式”,关心的只是每卖出去一吨饲料能够赚到多少钱?至于饲料对于肉牛的增重效果如何?饲料企业自己也根本不清楚,甚至就连国内某家大型上市饲料集团公司的高级配方技术人员,都不知道自己设计出来的“肉牛浓缩料”的用量比例是多少?只是凭借虚假的广告语“肉牛月增重100斤以上”去迎合盼牛快长养殖户们的心理需求,用不成熟的产品加上不成熟的指导方法去欺骗养殖者,最终导致养殖亏损。
如果脱离前提条件谈“增重速度”就像不考虑“马拉松与百米赛跑”的本质区别,而单纯的去谈速度一样,肉牛增重速度数值的高低,不仅仅受品种的影响,瘤胃误差、育肥期长度、架子牛性质都是很关键的影响因素,要理性认识增重速度,不要对增重速度有不现实的要求,谨防受骗上当,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架子牛空腹进场最高的称重数值出现过7天增重193斤的现象,但这完全是由瘤胃误差造成的;经过多年实践证实,对于“常规架子牛”育肥而言(体重250kg至350kg的架子牛),育肥期前6个月的平均月增重速度,绝对高于育肥期后6个月的平均月增重速度,这一规律是饲料与饲养方式所无法改变的,肉牛育肥后期增重速度的下降是符合一切动物生长规律的,任何动物都不可能无限的生长,当接近体重饱和值时,由于增重空间越来越小了,所以增重速度就会变慢。
现状|真实|肥牛|中国|肉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结语:无论是大型肉牛养殖企业还是小规模散养农户,只要踏踏实实的按照过日子方式去经营管理,就可以获得可观利润;大型企业要加强细节管理,使养殖生产管理更加精细化,让养殖环节回归到正常的养牛道路上来,才能够真正避免“台词中的规模化优势”转变为“实际当中的规模化劣势”现象;而小规模散养农户,由于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诸多的低成本优势,依然可以长期在行业当中立足,因为海量的小规模散养农户一直都在盈利;未来的中国肉牛产业,并不会成为大企业消灭小规模散养农户的垄断性产业,仅凭几个超大型的养殖屠宰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全中国人的牛肉消费需求,数量庞大的小规模散养农户,在中国肉牛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 今年960万人将死于癌症 这些习惯让越多中国人患癌
- 网络安全护航中国梦行稳致远
- 马丁·雅克:中国有效地激励了其他新兴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
- 尼基·亚迪: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发挥了非凡的领导作用
- 傅晓岚:中国需要非常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 吉姆·奥尼尔:中国是“金砖四国”的核心
- 中国游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对待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关注
- 中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举办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 为担当者担当 让实干者实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济南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