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来源是智慧云农业。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


作者: 杨清悦 上海三农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金山区山阳镇的渔业村位于杭州湾畔,与大海仅一步之遥,靠海的村民们在屋内打开窗户,便能瞧见离岸不过3海里的金山三岛。近几年渔业村发展旅游,它的另一个名字“金山嘴渔村”更为市民熟知。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靠海吃海,在渔业村,春节里的年菜也就和大多数沪郊的农村有了些微差别。即便如今真正出海捕鱼的渔民已经不多,但年夜饭的餐桌上,仍然少不了“海腥气”。秦小妹在退休前是本地一家饭店的厨师,如今依然会在一些亲朋好友相聚的重要场合掌勺。糖醋大黄鱼、盐水白米虾、鱿鱼红烧肉……这在以前可都是餐桌上的硬菜,因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倒也没啥稀奇。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现在,野生的黄鱼和白米虾都是不可多得的好食材,稀少的产量也让它们的身价翻了好几番。尤其是野生大黄鱼,每斤的价格早已达到数千元。至于野生白米虾,虽然没那么贵,但也不太好寻,不在海边生活的采访人员受菜市场里每斤售价不到30元的养殖白米虾的误导,甚至一度以为白米虾不属于海鲜。

采访这天,秦小妹做的大黄鱼和白米虾自然也不是野生的。盐水白米虾的做法简单,锅中烧水、放入姜片,待水开后倒入白米虾、盐,两分钟后撩起便是。“肉质要嫩,活蹦乱跳的虾,孩子们吃了会变聪明。”秦小妹说。尝了一口,这白米虾嫩则嫩矣,只是鲜味不够,这也怪不得厨师。“养殖的自然烧不出野生的鲜味。”

然后是大黄鱼,在秦小妹看来,野生的大黄鱼可以清蒸,但养殖的必须要糖醋。大黄鱼洗净后在两边鱼面上划上几刀,倒入料酒、姜片腌制。起油锅,热锅冷油,油稍多一些。黄鱼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后再倒掉部分油,然后倒入老抽、醋、水、糖,开小火慢炖。汤汁减少后加盐,放点葱花即可出锅。黄鱼的讲究和白米虾一样,关键还是要嫩,煮多久完全看厨师的经验,只是野生大黄鱼独有的鲜味和更加细腻的口感是没办法复原了。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厨师没变,烧法没变,只是食材变了。上世纪70年代,渔业村的男人们凡是到了16岁,便开始出海捕鱼的生活,女人们则在家织鱼网。“11、12月份是白米虾最多、最肥的时节,一百斤鱼获差不多有二三十斤的白虾。到了3、4月份,则是捕大黄鱼的好时节。”71岁的老渔民陆仁奎回忆道。“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是清代诗人王莳蕙在《黄花鱼》一诗中对沿海渔民捕捞大黄鱼时的描绘。这绝不夸张,渔业村的渔民画家杨火根曾在一幅名为《大先高产》的画作中重现过这极富诗意的壮观景象。“那是1970年4月4日,我们大队两条船在浙江沿海共捕获了十四万斤多的大黄鱼,我几十年打鱼生涯以来仅此一回。”只是,这样的景象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渔民们永恒的记忆。

年夜饭|腥气|白米虾|渔业村|渔民|大黄鱼---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野生大黄鱼没了,这里的年夜饭“海腥气”依然很浓!

大先高产图

早年生活条件艰苦,农民们平日里多以蔬菜度日,到了春节,才能吃上几顿荤的。但渔业村不同,打渔的人通常在腊月廿二以后回家,春节里整理网具、整修渔船,到了正月十五便再度起航。最令他们想念的年菜不是桌上的大鱼大肉,而是地里种的绿叶菜。“每次出海,少说都要个把月,临行前带的蔬菜2天就吃完了,剩下的20多天就只能天天吃海鲜,实在吃不消啊。”陆仁奎笑言。后来,到了80年代后期,海洋渔业资源逐步衰竭,渔业村的大部分渔民逐渐告别了赖以生存的大海,有些务工,有些经商。陆仁奎恐怕也想不到曾经一网数万斤、吃到不想吃的野生大黄鱼如今却销声匿迹,普通家庭的餐桌更是无缘得见了。

编辑:森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