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离家乡9000公里,我才懂得曾经无聊透顶的春节,有多珍贵
当飞机开始缓缓滑出跑道的时候,我闭上眼睛,脑海中还是爸妈刚才送我到安检口时的那种眼神。
那是一种很复杂的眼神
,他们很舍不得我,但是又在拼命克制自己的情绪,好让我没有太多的顾忌地离开这里。
可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 我假装轻松,却心事重重地离开家
一个惊人的决定:出国读书
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是家里的独生女,打小没怎么离开过家。小学和初中都是在离家五分钟路程的学校读完的,初二的时候考了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插班生,但是爸妈觉得我太小了,没忍心让我离开家。初三,我参加了我当时高中的全省招生,考进了重点。
本来是实打实读国内大学的命运,可是我拿着录取通知书要去报名的前一天,爸妈告诉我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送我读国际高中,以后出国上大学。
爸爸说,国内的大学也很优秀,但是他觉得与其我一直在国内读书,他更希望让我出国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在新的环境中学习,让我的人生阅历能够变得丰富。
坦白讲,我理解他们的苦心,但 这个决定对于我来说太突然了
进入国际高中以后,我更是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家里早有规划要出国读书的,有的人很早就在为英语做准备,而且大多数人都来自这个城市,接受的小学和初中教育确实是优于我的。
感受到了差距的我从一开始心理上就有极大的压力
,从小到大没出过年级前二十的我,在高中的第一学期,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全年级第60,当天晚上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悄悄抹眼泪。
当时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学好。
最终算是没辜负自己,标化考试考得很理想。
托福100+,SAT 2200+,SAT II两门均为750+,AP拿了八个5分。
不曾想,申请的时候却被中介坑得怀疑人生。我现在在读的大学是离申请截止还有一周的时候才被加入school list的。当时完全来得及做申请,中介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扔给我了一句话“来不及做了”, 还劝我放弃这个学校
不信邪的我当天就回家开始填表,两个晚上没怎么睡觉写ps,反复修改,提前一天搞定了,当时累的快虚脱了,但是觉得很值得。
因为offer是陆陆续续出的,所以我从官方给出的时间的第一天就每天登陆学校网站查看。
第一天,没有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递交申请太晚了,所以还没有到我。
第二天也没有
。第三天早上还是没有,那天下午听说了有人收到了offer,我一下子有点着急,晚餐前赶紧登录了一下网站。
当时手指都在颤,密码输错了两回。网站还特别卡,我点完登录还神经兮兮地站的离电脑远了一些,生怕看到不好的结果。
等了半天,页面终于加载出来了,我屏住呼吸凑近一看, 一个大大的“Congratulations!”
当时特别开心,在家里狂笑得把房顶都快掀了,但也就是那天,我看到了爸妈的情绪。
我爸妈看起来并没有我那样开心。
是的,
甚至可以说,他们不开心。
也许是突然意识到我真的要离开家,去地球的另一边,而不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他们过三四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我的那种距离。
在爸妈身边呆了快十八年,一朝突然要走,搁谁身上一时都难以接受。
这些都是我过了许久才想明白的。因为那天的我,开心的像个傻子,因此完全没有注意到爸妈的情绪跟我形成的鲜明对比。后来各种offer接踵而至,
喜悦
之余,我这才看到我爸妈时而流露出的那种落寞。
我彷徨了:该走吗?
可是没有退路了,我还是毅然踏上了去美国的航班。
我至今记得大一出发之前,我们全家几乎都来送我,爷爷奶奶送到门口又送到电梯口,我跟姥姥抱了又抱,说了好几遍白白。
几乎全家都抹了眼泪,我拖着行李箱,根本不敢哭。
爸妈送我到机场,我跟朋友往安检走的时候,我们的父母都是远远的看着我们。我拽着朋友拼命往前,生怕下一秒,我们中就会有一个人忍不住哭出来。
大一的第一周,我沉浸在完全的自由里,
而后,感受到的却是挥之不去的孤独。
不存在“班级”,“班主任”,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选不同的课,进不同的教室,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哪怕是熟人在路上遇到了,一般至少其中一方都有下一堂课要赶,也只能简单地打个招呼,然后融入人群,匆匆忙忙地在校园里穿梭。
但其实我是一个特别害怕孤独的人。
也许是因为还没有适应那种“一个人”的状态吧吧,大学第一个学期,别人几乎每门课都是4.0,而我不是。那个学期的我根本定不下心学习,因为我真的太害怕一个人了。
我花在跟人吃饭和出去玩的时间比我学习的时间要多得多
,因为跟朋友呆在一起,我会觉得孤独带给我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那个时候我特别害怕一个人吃饭,有课友跟我住得近,我宁愿等十分钟和她一起走也不想一个人穿过校园。
第一学期第一次midterm考完以后我谈恋爱了。
当时的男朋友念大二,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很有自己的想法,很独立,也不是很喜欢天天腻在一起。我们呆在一起的时候特别开心,我也觉得孤独离我很远。可是他不在的时候,那种令我恐慌的孤独感又再次来袭。
我觉得我无法摆脱这种对“一个人”的恐惧,我变得很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
我记得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我最喜欢的事情,是和爸妈视频、和朋友出去玩、和男朋友在一起。
这些事情让我觉得我“不孤独”。
人生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可是,孤独是人生的常态,避之唯恐不及,不如学会和它相处。
我慢慢地开始适应,一个人在图书馆学习,一个人在家做饭,一个人去上课…我和爸妈视频的时间变长了,但是次数变少了。每次都像有说不完的话,什么有趣的小事情我都喜欢说。我和朋友出门不再是为了逃避孤独,我学会了选择性地对社交邀请说“不”。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我“疏远了一些朋友”,或者“装x学习”,但是我都坚定地走我自己的路。我发现时间再也不是不够了,我每天都能挤出一些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性格特别开朗,爱说爱笑的人。但是实际上真正有事儿的时候,我都是闷在心里;负面的事情我就闷在心里自己想,棘手的问题自己扛;天塌下来了我也先咬牙顶着而不是喊救命。
这也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
不管是什么时候,我遇到了问题都不喜欢跟爸妈讲。
因为从我的角度,我觉得他们无法帮助我解决事情,而让他们得知只会担心和瞎着急。出国以后,我每次视频都是“报喜不报忧”,即便上一秒我还在为各种问题烦恼,下一秒我就会带上笑跟爸妈聊天。
第一个学期我的成绩不好,压力特别大,但我对爸妈说我在这边没有问题;失恋了也没想过找爸妈说,就淡然告诉他们“我又回归单身啦。”;遇到一些我自己觉得很棘手的问题,但是却自己一个人扛着,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不让他们担心”。
我一直以为我不是一个恋家的人
因为高中在别的城市上,所以朋友也都不在我自己的城市。大学之前的假期我的常态就是不在家的时间>在家的时间。我觉得在家很无聊,父母很啰嗦,朋友都不在,于是就喜欢三天两头往外跑,跟朋友呆在一起。
往往都是爸妈说一个“什么时候回来啊”或者“爷爷奶奶都想你了”,我才知道往回走。回家以后有时还会嫌爸妈催了,“我才呆了三天都没怎么玩”、“我这不是要在家呆半个月吗”、“暑假长着呢急什么啊”。
我不知道珍惜这种跟家人相处的时间,
直到2017年的春节,我发现,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在家了。
那个时候学校还在正常上课,而国内早就放寒假了,家家户户都在过春节。爸妈跟我聊着微信,当时我正在和十几个朋友一起吃年夜饭,没办法视频。
那是我出国以来,最想家的一次。
第一个不在家过的春节,我发现以前习以为常的东西成了我最想念的。大年三十晚上煮的饺子,蒸的排骨,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大年初一放的鞭炮…...
我的新年愿望不再是去普罗旺斯,或者能买最新的口红和衣服,而是简简单单,坐在家里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我错了,
其实我内心是一个特别恋家的人。
这个想法在我每次放假回国,要收假回美国的时候,反复地得到印证。 要去机场的时候总是觉得迈不开腿,看到爸妈不舍得表情的时候总会拼命忍着眼泪。
到了美国以后赶紧给他们报平安,每次我简单地说个“到了,放心吧”,爸妈的回复一般都是很长的一段话,尽管内容和我进安检前说的相差无几,无非是让我照顾好自己,不要冻着饿着,不要熬夜之类的话。放在过去我可能会不耐烦嫌他们把同样的话说了好几遍,可是现在我却一点也不烦,
我知道他们做
的一切,都是因为爱。
而我,也爱他们。
最后,我想告诉我的父母:
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付出,请你们不要担心我,女儿一切都好。
留学在外,你们能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照顾好你们自己。
我爱你们
- 主人纳闷二哈不断横向生长而且每天趴阳台发呆,直到发现楼下邻居
- 荆门五县市区, 2017年成绩单已出, 看下你家乡位次
- 《荒无人烟》:原以为这是个打丧尸游戏,直到我被鬼吓了两次
- 全国各大城市最新房价地图,你的家乡什么价?!
- 中国每个省份都是人间天堂,其中也包括你的家乡
- 中国最好吃的15碗面,有你家乡的吗
- 过年杭州成空城?直到你去过这三个地儿…其中一个地方没想到破了
- 青海州县春节风俗活动在这里!有你家乡的吗?
- 铜川最美的几个旅游景点, 说不定就有你的家乡哦!
- 新春走基层|衡阳:家乡年味酱腌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