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来源是环球网。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边境|基建---


边境|基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

图片说明:印度防长西塔拉曼出席拉达克一座战略桥梁落成典礼。

在本月初印度公布的新财年预算中,“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西山口的隧道工程成为印媒热议的话题之一。它被认为是“印度抗衡中国之举”,因为该隧道直通有“中国藏南门户”之称的达旺地区。自去年中印发生洞朗对峙事件以来,类似“印度加强印中边境基建”的消息已成为印度舆论界一大热点,此前多年未解的“边境基建慢”问题正受到印度各界重视。过去,由于担心中国军队在战时利用印度修建的道路向腹地快速推进,印度军方一度反对大搞边境工程。有观察家称,近期这些动作代表印度决策层及军方思维方式彻底转变。印度在进行哪些边境大工程?其基建能力很强吗?

隧道,公路,战略桥梁,“模范村”……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边境|基建---

印度正快速推进这些边境大工程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边境|基建---

在靠近中国藏南达旺地区的西山口修隧道,只是印度规划的庞大隧道工程之一。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正考虑在边境地区开挖至少17条隧道,总长度将近100公里。

过去几个月,印度方面披露了一系列边境基建规划。今年元旦,印度内政部长在慰问当地部队时说,印度正在实施一项特殊工程,旨在让边界实控线印度一侧的所有哨所都通上公路。据印度《德干先驱报》2月3日报道,印度财政部最新的预算将划拨21.832亿卢比(约合2.15亿元人民币)在喜马拉雅地区修建近200公里的公路。印度还将在古吉拉特邦和旁遮普邦修建“高科技侦察装置”,并视具体效果再扩展到其他地区。

去年底,印度在中国藏南地区接连架起两座战略桥梁后,印媒称,它们只是印度边境道路建设局(BRO) 着手修建的410座中的一小部分。这410座桥梁中,有144座打算建在“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此外,印度从2002年起便开始的73条“印中边境战略公路计划”也被要求提速。73条公路中,印度军方负责46条,内政部承担27条。

除了修路架桥,印度政府还表示要在边境驻守条件上有所动作。有报道称,一个试验性哨所样本正在拉达克地区兴建,该哨所将利用太阳能储电方式保证夜间室内温度达到15摄氏度,同时能够洗热水澡。这种被命名为“恒温哨所”的新型驻守单元若试验成功,将向边境多个驻地推广。

作为“改善”“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印中边界安全形势努力的一部分,印度中央政府还计划在当地打造约50个“模范村”,为当地人配置医疗和学校等现代设施。这项“边境区域发展计划”意在人烟稀少的争议边境地区发展村庄和居民点。“这些村庄将有助于我们建造安全基础设施……它们能够成为印度主权的象征”,《今日印度》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

过去几年,印度在边境进行工程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印度时报》称,2014到2015年,印度在实控线印度一侧的道路开凿工作只完成107公里,2016到2017年则完成147公里,同期道路表面的铺设工作从174公里增加到233公里。而最近印度方面加快动作则跟其受到洞朗对峙事件刺激有一定关系。

去年11月底,印媒披露称,印军工兵部队大规模采购工程设备,包括100多台最新式挖掘机,以及山体切割装备等。不久,印度在位于印中边境的北阿坎德邦展开修路行动。该公路完工日期从2008年一直后延,洞朗事件后,印度决定在2017年迁走边民,2019年完成建设。

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基建,主要目的是满足印军在印中边界实控线沿线的作战需求。为此,印度陆军已调整未来五年战略计划,重点加强基建包括道路、后勤改善以及增强战力等。印度国防部长西塔拉曼曾表示,其任内主要任务是加速印度军事现代化,而加强基建是军事现代化的一个优先选项。

一位曾走访中印边界中方一侧的军事专家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在他看来,在边境地区,印方基础设施更好,兵力部署也比中方多。近年来,印度在边境,主要是藏南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直升机起降场地和公路,尤其是公路建设越来越完善,对印军加快机动能力和对藏南地区的管控起到很大作用。这也让印军对边境地区事件的反应快过中方,后勤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印度对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增加,完成度也不断上升”,该军事专家表示,但印方在建设中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雷声大雨点小”,政府和军方所承诺的投入不到位,“言行不符”;二是道路质量一般,比人们认为的要差。

格言:“苦干能成任何事”;形象:“不胜任又腐败”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边境|基建---

印度基建主力军“难掩之痛”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边境|基建---

“15年过去了,73条拟建的印中边境公路只有27条完工……更不用说计划中从西到东横贯印中边境地区的14条铁路,那是遥遥无期的美梦。”这是《印度时报》网站去年8月的一篇报道,文中措辞饱含遗憾和无奈。该文称,在印中边界实控线另一侧,西藏已建起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空军基地、雷达站以及多种后勤保障设施,足以支撑30个师约45万的军力部署。

除了73条战略公路,印媒更痛心遥遥无期的铁路修建计划。2010年,印度决定在与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交界的地区修建28条战略铁路线,其中14条被认为对国家安全“极具重要战略意义”。然而,这些铁路至今没有开工。“没有铁路的边界:缺失的战略连接”,《印度快报》以此为题称,印中两侧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铁路形成鲜明对比。

印媒在关注边境基建进展时拿中国做背景已成惯例,并导致一些西方媒体用“竞争”来形容中印边界附近的基建。了解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善于做计划,但往往执行不力。印度《第一邮报》就称,印度执行大型计划方面的记录乏善可陈,尽管取决于军事考量,改善边境基础设施的进展仍明显落后于计划。

“实际上,两国都觉得对方的边境基础设施修建得好”,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印度觉得,解放军在前沿哨所里甚至冬天可以洗热水澡,吃到青菜;而中国军方认为,印度飞机场靠近边境,短时间内就可以起降战机,中国也需抓紧建设军民两用的基础设施。但印度的道路质量估计和中国是没办法比的,“我走过西藏日喀则到亚东的公路,其质量明显比印度的道路更好”。

“印度曾经破败不堪的基础设施正变得更好,但仍与中国相差甚远”,英国《经济学人》称,中国行动更快,而印度的体系使其难以征地。该文提到,印度审计机构2016年曾发布一份报告,为负责修筑战略公路的边境道路建设局描绘出一幅“既不胜任又贪污腐败的画像”。当时,计划在2012年竣工的61条道路中,仅完成36%。

这正是印度边境基建主力军——边境道路建设局难掩之痛。该机构隶属印度国防部,1960年成立后主要负责印度北部及东北部边境地区的道路基建。这支工程部队常年工作于深山密林、冰天雪地之中,已成为印度陆军死亡率最高的部门。该局局长巴达尼曾在一次会议中描述部下疲惫不堪的生活:不得不与家人中断联系,常年忍受高压与孤独,在荒凉的山区一待就是两三年。在那样的环境中,就连推土机使用寿命也只有预期的1/3。

“苦干能成任何事”,边境道路建设局奉行这句格言,但现实却很苦涩。按照印媒的总结,导致边境基建进展缓慢的因素很多,预算有限,官僚作风严重,腐败猖獗,高海拔地区的复杂地质,以及繁琐的环保审批程序和从部落征地的困难等,都是挑战。除此之外,印度各界还质疑该机构执行不力背后的其他因素。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边境|基建---

面对中国,印度心态“不健康”

从“焦土政策”到疯狂基建 “三哥”在中印边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边境|基建---

“印度通过努力能赶上中国在边境的大规模建设吗?”印度《第一邮报》2月2日称,有必要回顾一段历史,1962年印度因战败而蒙羞,之后印度领导层的对华心态是防御性的,最明显表现是在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犹豫不决。他们担心,一旦新公路建成,中国军队会“顺道”快速推进到印度心脏地带。

印度建设73条战略公路的方案,于上世纪末提出。在《印度军力投射:野心、军备和影响力》一书中,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院研究员沙闪克·乔希提到,2006年,印度政府批准该方案,推翻了早前不建设这类公路以免被中国军队利用的思路。在中印战争爆发前的1959年,印度领导层曾决定禁止在距印中边界30英里的范围内修建道路和机场。

“印度在印中边境的基础设施建设‘被自己耽误了’。”林民旺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1962年战争中,印度认为中方军队之所以能较快进入印度,与其在边境地区修建的道路有关,因此印度此后采取“焦土政策”,不在边境地区修路,不搞基础设施建设,机场也被弃用。

在一些印度人看来,这种思维仍存在于国防机构的强大派系中。资料显示,2009年,印度边境道路建设局所需3500吨材料和设备,实际到位仅400吨。有分析称,这种前方牺牲、后方掣肘的状况,就源于印度长期以来刻意弱化包括基建在内的边境地区发展的战略思想。

边境地区发展落后反过来也影响基建。《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去年走访印度大吉岭地区时发现,在备受印度各界重视的“咽喉要道”西里古里走廊,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远不如中国的县级市。有当地人表示,横贯西里古里市的道路改造工程已历时近十年,工程承包商换了好几批,但仍看不到完工迹象。

与市区破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郊军营,从营地到周边的道路乃至附属娱乐设施更像世外桃源。当地向导称,兵富民贫的情况在该地区早已存在。令印度舆论感到乐观的是,莫迪上台后,将重新认识边境地区发展列入议事日程,一系列加速并强化边境基建的举措出台,旨在确保打通战略通道,同时改变当地人羡慕中方一侧生活的尴尬状况。

有学者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印方的修路速度较慢,但印度所规划的边境工程与其说是建设基础设施,不如说是在加强战场建设。这是问题的关键。

去年洞朗对峙结束后,印度媒体惊讶地发现,大雪封山的洞朗地区竟有上千中方驻军,相应的楼舍、库房甚至小卖部一应俱全。对于印度来说,整体基建水平不可能快速提升,而如何有效增强军力配比成为另一个选择。据《印度快报》1月中旬报道,印度正计划往边境增派15个营的兵力。

前述那名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说,从当年刻意弱化边境基建,到现在疯狂推出各类工程,印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反映出印度的不健康心态,其对华过分戒备的心理和举动,不利于两国提升互信。【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采访人员 云天明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赵觉珵 环球时报特约采访人员 王会聪 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