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但火星是全世界的|动察

物以稀为贵,但火星是全世界的|动察
物以稀为贵,但火星是全世界的|动察

动点科技 | ID:technode



2 月 7 日,这或许是人类航空史中再一次需要被铭记的时间点。然而这次创造历史的却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而是一家私营公司——马斯克的 SpaceX。



这一天,SpaceX 成功发射了猎鹰重型火箭。其“近地球轨道”载荷为 63.8 吨,远超中国“长征 5 号”火箭 25 吨的“近地球轨道”载荷。而且,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实现了运载火箭的回收再利用,这有望彻底解决目前制约人类探索宇宙的成本问题。据了解,猎鹰重型是目前单位发射成本最低的火箭,其近地轨道单位发射成本为 1141 美元/千克,远低于美国联合发射联盟 ULA 德尔塔 4 重型火箭的 11660 美元/千克。SpaceX 有望让宇宙旅游平民化,甚至有望帮助更多的人类实现殖民火星的梦想。



其实,马斯克只是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走得比较亮眼,但他走得其实并不孤单。和马斯克一样,拥有自造火箭梦想,渴望解决火箭发射成本问题的企业还是蛮多的。本文,我们就看带领大家看看这些马斯克的同伴。或许,能改变人类历史的,还将有他们:



蓝色起源



蓝色起源 (Blue Origin) 是亚马逊 CEO 杰夫·贝索斯旗下的一家商业太空公司,2000 年成立。跟马斯克的 SpaceX 类似,蓝色起源也致力于研发高性能、低循环成本、可重复利用的太空火箭以及飞船等。其终极目标是:有一天让“数百万人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



蓝色起源的技术实力与 SpaceX 不相上下,甚至曾一度超过 SpaceX。2015 年 11 月,蓝色起源领先 SpaceX 提前一个月成功发射并回收了它的 New Shepard 火箭,成为全球首家成功发射和回收火箭的公司。2016 年 1 月,蓝色起源又将这枚火箭再次发射升空并成功回收,这枚火箭也因此成了首枚连续两次成功发射和着陆的垂直起降商用火箭。



不过,不同于 SpaceX 希望实现月球旅行、火星探索甚至火星殖民的梦想,蓝色起源更倾向于只是把用户带到大约 101 公里高度的太空边缘,让普通人体验一把失重的感觉,并有可能承接卫星发射任务。该公司希望把太空旅行的费用降低到可承受的范围内,但目前还无法判断具体花费。



根据最新的消息,蓝色起源计划在 2019 年 4 月发射首枚运载太空旅客的火箭,较之前宣布的 2018 年底有所推迟。



维珍银河



太空探索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一般人绝不敢打太空的主意。维珍银河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选手,背后有着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的支持。



与 SpaceX 和蓝色起源不一样, 维珍银河 并不打算造可回收式火箭,维珍银河计划采用它兄弟企业太空船公司(The Spaceship Company)研发的类似航天飞机的飞行器帮助人们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不过,不同于地面垂直火箭发射的航天飞机,维珍银河将“太空船 2 号”悬挂在母舰“白色骑士 2 号”上,由“白色骑士 2 号”将“太空船 2 号”带到一定的高度之后,脱离母舰再出发,并前往太空。



维珍银河官网显示,大约已经有全球 50 多个不同国家的 700 名顾客为他们的太空旅游向维珍银河支付了款项, 而这些顾客的年龄从 10 岁到 90 岁都有。



去年 10 月,维珍银河 CEO 理查德·布兰森表示,他们的商业太空旅游计划最早将于 2018 年初实现。不过,有消息称,由于飞船体积太大,其飞行不会超过国际公认的太空边界,也就是位于地球上空 100 公里以上的卡拉曼线(Karaman line),而是在美国空军设定的 80 公里边界上空飞行。



Rocket Lab



Rocket Lab 成立于 2006 年,是一家研发小型运载火箭的初创航空航天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并在新西兰拥有一个子公司和发射场。该公司以在火箭助推器中使用 3D 打印引擎著称。



公司成立第一年,只发射了不到 20 个立方体卫星(CubeSat)。在 2014 年,该公司的业务迎来了一个爆发,发射了 120 个立方体卫星进入太空,2016 年,该公司更是在全球各地疯狂进行了 85 次轨道发射。而去年 3 月,这家公司更是获得了 7500 万的 D 轮融资,至此 Rocket Lab 的 D 轮融资总金额达到 1.48 亿美金,公司估值超过 10 亿美金。



去年 5 月, 该公司又发射了全球首个采用 3D 打印发动机的火箭。3D 打印技术可以让发动机质量更轻,从而降低发射成本。 当时这枚火箭仅仅只是搭载了一个传感器,但 Rocket Lab 表示,最终火箭将携带 150 公斤的有效载荷,发射到 331 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中,绕地球两极运行。



翎客航天



终于有了来自中国企业的身影。本文不提国家层面上的航天科技(长征系列)以及航天科工(快舟、开拓系列火箭),我们来说说国内私营的火箭企业。



翎客航天 是国内最早被人知晓的马斯克的中国学徒。该公司算得上是国内第一家纯民营航天公司,由 90 后胡振宇创办于 2014 年 1 月。被誉为“中国版 SpaceX”,创立半年估值一亿。不过,这家公司很快便因为“过度包装自己的梦想”,以及被科创航天开除等事件而声名狼藉。



正当大家都认为这家淡出公众视线许久的公司已经黄了的时候,今年 1 月,这家公司却再度回归公众视野:翎客航天研发的一枚用于垂直起降技术验证的火箭在山东龙口的一处试验基地上升至 2 米高处,随后平移飞行了 10 米后又缓缓垂直的降落到着陆场上——向着 SpaceX,翎客航天更近了一步。



同时,翎客航天还表示已经获得了几千万的融资(投资方包括地产大佬冯仑)、顺利给国内两家航天院所提供了发动机、并与中国航天集团旗下第十研究院达成合作等。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翎客航天研发的“ 新干线一号 ”(NewLine-1)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已经在 2018 年 1 月通过评审,据了解,该运载火箭是翎客航天针对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微小卫星发射需求推出的一款两级液体运载火箭,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包括基本构型和可回收构型,其中基本构型的运载能力 200kg,目标轨道 500km 太阳同步轨道,预计将在 2020 年首飞。



这家曾几乎被拍死在地板上的创业公司,似乎又活了。



蓝箭



相比与翎客航天, 蓝箭 则是一家更加让人放心的火箭企业。创始人张昌武是清华大学 MBA,曾就职于汇丰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他于 2014 年看到了 SpaceX 取得的成果后开始研究进入航天领域的可能,并找到了曾在欧洲航天局任职 15 年的吴树范以及另外两个曾在航天系统内部工作过的创始人成立了蓝箭。



目前,该公司已经研发了蓝箭系列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蓝箭一号(代号 LS-1)。该火箭为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箭体直径为 2.0m,全箭总长 20.7m,起飞重量 57.4t,起飞推力 122.6t。运载能力为 SSO 轨道(太阳同步轨道)400kg,并具有一箭多星的能力。不过,目前蓝箭的核心任务是研发一款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



融资方面,蓝箭已于去年 11 月获得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陕西一家地方军工基金。



而在商业化上,今年 1 月 13 日,在经过三个多月的评估之后,丹麦小卫星公司 Gomspace 与蓝箭签订了发射服务协议,按照合同,蓝箭将于 2018 年使用自己的火箭为其发射立方体卫星群,这是国内民营火箭公司首次与其他国家卫星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蓝箭预期在 2018 年起为市场提供高频次发射机会,整体发射能力将实现近地轨道 2000~4000kg 左右。



零壹空间



在国内几家造火箭的私营企业中, 零壹空间 被认为是最有钱的一家。今年 1 月,其正式宣布完成最新 A+轮融资,由前海梧桐并购基金领投,正轩投资再次增资,招商局创投、鸿泰基金、前海万得、通江资本等跟投。至此,零壹空间从 2015 年 8 月成立至今,已累计获得 5 亿元融资。



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发 OS-X 系列火箭及 OS-M 系列火箭。其中 OS-X 系列火箭发动机已于 2017 年 12 月 22 日成功完成整机试车,目前已进入全箭调试测试阶段,预计在今年的 6 月份首飞,OS-M 系列火箭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后首飞。



根据官方公布,其今年首飞的火箭的运载能力为 700kg,总长 21 米,起飞重量 70-80 吨。



市场方面,零壹空间也已经透露目前已经陆续获得近 10 家订单,并与国内多家主流卫星研制及应用服务机构和企业达成意向发射服务协议;与欧洲多家卫星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据了解,零壹空间创始人舒畅本科在北航读的是飞行器设计,随后在北大读了个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去了航天产业基金,随后又转到了联想控股去做投资。SpaceX 取得的进展,促使他于 2015 年 6 月创办了零壹空间,目标是为国内外的微型卫星公司提供廉价的卫星发射服务。



目前,在卫星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或组织都有向太空发射卫星的需求,然而,火箭发射能力不足却成了阻碍人类更好利用太空资源的最大障碍。



以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举例,资料显示,在 2000-2007 年间,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记录中仅有中巴资源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三个商业订单。其后,由于国家发射卫星数量不断提升,长征系列火箭便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承接其他订单了。



因此,越累越多的私营商业火箭公司的入局,将强有力补充全球火箭发射运力,加速人类彻底进入宇宙时代。



- - - - - - - -   END   - - - - - - - -

物以稀为贵,但火星是全世界的|动察

如果你正在创业或者你是投资人对我们所报道的项目感兴趣,关注我们并在后台回复关键字“报道”,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