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物道(ID:wudaoone)

转载请联系物道 



“剩女”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没人要、颜值低、学识浅薄都成了“剩女”的形容词。可是有这么一个被称为“民国第一剩女”的姑娘,她高颜值、高学历,才华横溢又精明强干。



她与秋瑾齐名,号称“民国南北二女侠”,是“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第一人”,与古人李清照媲美,被称为“三百年来第一女词人”,还一人游学欧洲,被称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如此风华绝代,却独身终老。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最独立的成长:挣脱禁锢,自力更生



吕碧城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山西学政,相当于教育局局长的位置。谁知幸福在他十二岁那一年截然而止

——

父亲突然病逝。尸骨未寒之时,亲戚竟然趾高气扬地说:“吕家膝下无子,财产房子应该全都归我们!”甚至还把吕碧城的母亲和妹妹幽禁。



还沉浸在悲痛中的吕碧城,在京城听到母亲有难的消息后,抹去眼泪,明白自己现在还不能哭哭啼啼。于是她立即四处告援,写信给父亲昔日的好友,情辞恳切,好友纷纷伸出援助,最终母亲和妹妹得以脱险。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谁料打击一重重,曾与吕碧城订婚的汪家,竟然提出退婚,只因为:“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魄力,

还在京城呼风唤雨,日后恐难管教。”在那个年代,退婚是一件被人嘲讽的事情,吕碧城怎么都想不明白:救家人有错吗?!



吕碧城随着母亲投奔到舅舅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吕碧城听闻天津女学堂开办,特别想去学习。谁知舅舅劈头盖脸骂她:“你都被退婚了,还想抛头露面!简直不成体统!”



吕碧城渐渐意识到,这一年的苦与难,全都因为自己是女儿身。这一天夜里,吕碧城暗暗下了决心:“男人可以做的事情,我吕碧城也能做到!”



凌晨天未明,吕碧城就匆匆离家出走。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吕碧城在火车上结识了旅馆的老板娘,幸运被收留。吕碧城想起舅舅官府中秘书的夫人在《大公报》报馆里工作,就写信给她。



《大公馆》的总理英敛之无意中看到这封信,觉得写信人的字迹飘逸,才华非凡,于是英敛之亲自登门,一番交谈过后,十分欣赏她的才气和胆识,当即决定邀请吕碧城出任《大公报》的见习编辑。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英敛之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图为吕碧城和天津大公报总理英敛之的夫人。



家中一夜破败的经历,让吕碧城知道在这个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入社后发表了等一系列鼓吹女子解放与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诗词。文章一出便引起众人纷纷议论:“思想极新,志趣颇壮”、“裙钗伴中得未曾有。”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不多久,吕碧城名声鹊起,英敛之将她引荐给严复,并拜严复为师。严复对吕碧城赞赏有加:“年纪虽少,见解却高。”于是严复把吕碧城推荐给袁世凯,说她是兴办女学最好的人选。



1906年,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立,23岁的吕碧城从总教习升任监督(校长),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师范学堂校长,一时轰动社会。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1904年11月北洋女子公学正式开学,吕碧城出任总教习,傅增湘为监督。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北洋女师范学堂开学仪式时合影。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1911年,北京女学界为北洋高等女学堂总教习吕清扬暨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吕碧城二女士开欢迎会。前排中立三人,中间者为吕碧城,右边者为吕清扬。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鲁迅曾地概括女性离家出走面临的两个结果: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可吕碧城这一走,却走出了第三种结果——挣脱禁锢,自力更生。



随波逐流是最轻松的活法,但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活法。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忍耐力,但缺乏一点突破力。挣脱原有禁锢,去遇见一个新的自己。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最独立的作为:无需他人理解,确定自己航向



一天夜里,吕碧城正在报馆写文章,突然有一人来拜访,原来正是革命家秋瑾,她因吕碧城大力兴女权之事慕名而来。



两人聊了一整夜,秋瑾说:“你我虽都是女儿身,却比男儿刚烈。“她们被世人称为南北二女侠,以自己的方式唤醒女同胞。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秋瑾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遇难,竟无人敢收尸,只有吕碧城设法偷尸将秋瑾归于安寂。全国的报纸“皆失声”,无人敢刊登。

吕碧城恼怒之中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纽约、芝加哥等外刊上,引起颇大反响,也让自己置身险境。

 

袁世凯知道吕碧城大兴女学和为秋瑾愤愤不平之事,叹其才德,不仅帮她脱罪,还聘请她为机要秘书。



吕碧城本想,如此高的女官之位,必能一展抱负。万万没想到,袁世凯竟想称帝。吕碧城愤然辞职,离开政界,带着母亲移居上海,转战商界。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吕碧城在上海自建的房子。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1929年维也纳大会合影。前排右起第四人为吕碧城。



凭借她过人的才干胆识,再加上远近闻名的义气,让她两三年就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女商人。有一次,被尊称为纽约“第二个上帝”的女富豪席帕尔德夫人邀请吕碧城参加晚宴。出发前,朋友着急地提醒吕碧城要怎么做才能迎合对方。吕碧城一脸平静:“你知道么,我比席帕尔德夫人还要富呢。”



一介女流,为了义气去做一些胆大妄为的事,还时常出席一些只有男人的场合,即使做得再好,免不了被人暗地里被人指责不守妇道。但那时吕碧城已经明白:你永远不能期待任何人都理解你,你只需要决定着自己的航向。活得漂亮从来不是给别人看,而是骄傲地活给自己瞧。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吕碧城在巴黎。



  最独立的爱情:不求门第,但求有着契合的灵魂



听到“民国第一剩女”这个头衔,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想:她一定很丑吧?可真实的她,瓜子脸,丹凤眼,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大家闺秀。



在那个清一色穿旗袍的年代,她却敢穿一袭孔雀纱裙,头插三根羽毛,舞会、马场的焦点永远在她身上。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追求者众多,有清华教授吴宓,还有袁世凯之子袁克文。面对袁克文的穷追不舍,吕碧城只是笑笑,委婉说道:袁属公子哥儿,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袁克文



在上海滩,住洋房别墅,出入有豪车接送,尽享繁华。财富充裕和精神的独立给了她极大的婚恋选择自由:“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东不成、西不就,有失机缘。幸而手头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于文学自娱了。”



不因为年龄,不因为门第,而只是想要寻找一位纯粹的精神伴侣。太多人在她耳边叨叨:找个差不多的得了。



每次吕碧城都摆摆手:我始终不理解人穷尽前半生去寻找另一个人,只为了在对方身上得到后半生的安全感,可能是我给自己的安全感也一样多。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吕碧城扇面日内即绘成奉寄手札。



凭借她的

财富与胆识,后来又去了哥伦比亚进修,用文学和艺术充沛自己的心。过了几年,她直接放话:“年光荏苒所遇迄无惬意者,独立之志遂以坚决焉。”也许这就是一个女人面对爱情最好的模样:不依赖、不依靠、不世故,面包我有,爱不将就。



1943年1月,时年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九龙辞世,去世前将全部财产捐赠于佛寺,只留下一个遗嘱:遗体火化后,骨灰和入面粉做成小丸,拋到海中,供鱼吞食。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 1929年在奥京维也纳万国保护动物大会演说时之服装。



中国女权的先驱,才华横溢的词人,《大公报》的主笔,袁世凯的秘书,严复的高徒,所有的标签都在吕碧城身上张贴着,反倒让“民国第一剩女”这个称号显得微乎其微。她用传奇般的一生告诉世人:



拥有强大的内心

才能不那么惧怕流言蜚语

不那么惧怕离散与抛弃

无论命运如何对待自己

仍旧能对生活保持着最丰盈的希望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物道:使物有悦人之美,人有惜物之心。每天早上8:00,用文字诉说美好生活方式,为你搜罗全世界匠心好物。在这里,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微博@物道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END-

Follow your heart

then dig yourself deeper





她没有林徽因漂亮,也没有张爱玲知性,一生不依不靠却成为民国最

微信 | 

freepartner

想与优秀的30万人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