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至少1个亿花在征信查询上 持牌机构直呼伤不起

  继高企的获客成本后,征信数据调用,正成为中国无数普惠金融疾行军一块隐性的、数目不低的成本。

  监管一直希望贷款类机构能真正践行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之路,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如果放款机构的人均借款额只能维持在区区几千元的水准线、贷款定价还不能过高,此外放款机构还要去负担数千万级借款人、人均数十元的征信查询成本,对于本身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来说,负担真不算小。

  券商中国记者调研了7家放款类机构(含贷款交易撮合平台)。作为普惠金融践行者,或者说希望以普惠金融为目标的机构,他们共同呼吁,借款征信查询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或者,在同样的成本范围内,所获取的数据能够更加精准有效。

  做普惠金融不能仅靠监管不断呼吁,只有我们从实际业务痛点倒推贷前环节需要优化的地方,才能最大化激发机构做普惠金融的热情。

两笔账目勾勒征信查询成本

  从数学的角度,让我们来算两笔账:

  1

  一个持牌的、具有发放贷款资质的金融机构(互联网银行或消费金融公司),在它每做出一次授信决策之前,就要花1块钱查询央行征信;2块钱调用鹏元征信以及中诚信的学历信息接口、航旅信息接口和住宅信息接口;再花2块钱查询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然后再花2块钱查询滴滴和美团信息……请问,最后按照风险权重配比,把整一箩筐的征信信息都查完,单个用户至少要花多少钱?

  这家持牌机构展业三年的总贷款申请人数大约6000万,那么它平均每年花在平台首次贷款客户上的征信查询成本有多少?

  如果这家机构的过审率为15~20%,而复借的用户达到50%,用户每复借一次还要再查询一次,那么这家机构花在复借审核征询查询上的费用有多少?

  最后,这家持牌机构平均一年至少要花多少钱在借款人征信查询上?

  2

  一个非持牌的小型消费金融公司/大中型P2P,在它每一次授信/贷款撮合之前,也要花2元多钱调用芝麻信用反欺诈信息和腾讯征信社交数据;然后再花3元左右查询同盾和百融数据,调用运营商、航旅、教育等数据。

  综合下来,一个客户单次查询要花费约5元钱的征信查询成本。平台的过审率达到70%,复借户不需再度查询,只需接入平台自身开发的风控模型。展业四年,这家公司的借款总户数已经达到三千万规模,实际借款用户近两千多万。那么,这家非持牌机构一年至少要花多少钱在征信查询上?

  两个问题如果只站在数学角度探讨,第一个问题所涉持牌机构年均征信查询费用要在1.5亿左右;第二个问题所涉非持牌公司年均花费3750万。相对各自的营收,这笔费用都不足以构成负担,但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现实的数字或许会更大:因为只有当家机构的借款用户规模足够大、信查询量足够大的时候,放款机构对于征信提供商才有议价权,才能享受上文所述的批量合作下的查询费用。

放成一笔贷款要调用的数据有哪些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两个案例均无指代特定公司,而是记者在采访了一家互联网银行、三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三家非持牌贷款类(含撮合)平台后综合得出的平均数据。

  一家民营银行的高管告诉记者,央行征信查询是最便宜的。“早年间,央行征信查询还要10块钱一笔,近两年给商业银行的是2~5元一笔。考虑到民营银行初建,给民营银行和一些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价格,都是一元一笔。但它不是缴一次就完事,复查是照常收费。比如我们每季度进行贷后管理要查询信息,进行信用污点跟踪,这里是照常收费的。”该民营银行高管告诉记者。

  但央行征信并不能作为信审数据单一来源。上述民营银行高管和一家大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告诉记者,他们均在央行征信之外,调用了鹏元、中诚信、芝麻信用、滴滴、美团等第三方机构数据接口,这些垂直细分征信数据共同构成了信审数据箩筐。

  “比如我们有的时候还要查借款人学历、航旅记录、出行信息、手机通讯信息等,就会跟目前的第三方机构合作。他们的数据维度其实越来越丰富,但我们不会只和一家合作,而是和多家合作,调用各家不同的数据接口。比如我调用鹏元的学历、调用芝麻的反欺诈,用哪家的什么数据,我们有自己的逻辑模型。”一家大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告诉记者。

  此外,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中国有无数的非持牌放贷类机构(包括撮合贷款的P2P),目前没有资格接入央行征信。

  综合一家非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两家P2P平台的总经理的说法,他们目前主要接入的第三方征信公司有同盾、百融、芝麻、腾讯、百度、前海征信等,通常不会一次性全部接入,同样也是根据自己的客群属性调用接口。

  “我们的单个借款用户征信查询成本已经算是业内较低了,一个才四块钱,我知道有很多公司是5~8块左右。当然我们的量(借款人量)比较大。据我所知,业内最低的应该就是蚂蚁借呗,他们对自己的数据极其有自信,当然人家的数据确实比较好,单个成本才2块钱左右。”一家非持牌贷款类机构高管告诉记者。

  基于商业机密的角度考虑,上述机构并未全向记者明言征信查询占运营成本的比重有多大,但记者获知的三个公司来看,最低的是苏宁消费金融,征信查询成本占比为10%;另外两家分别为20%和30%左右。

  “不管占比多少,借款人数在千万以上的平台,几乎每年都要掏出上亿元在征信查询上。占比其实跟各个公司自己的业务特性有关,有些公司天然有场景、有入口,那么他们花在获客上的成本可能稍微小一点,那么征信查询的占比就大了;有些风控比较粗放,他就是愿意把钱花在推广啊、获客啊,那么他们的征信查询成本占比就没这么大了。”上述非持牌贷款类机构高管向记者分析。

App查询征信水有多深

由于多数用户不了解个人征信,给了一些查询征信的App大行其道的空间,即便在央行明确无授权的情况下,仍有不少相关App在运行。更具风险的是,这类App很有可能收集个人信息后交易给非法机构,衍生出新的“买卖”,用户则最终成为“鱼肉”。

  近日,央行征信中心在官网显著位置发布一则安全提示称,征信中心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敬请广大用户注意。“实际上这是早已明确的事情”,易观金融业分析师田杰介绍,“目前查询央行征信中心信用报告只有三个正规接口,第一个是央行征信中心官网,第二个是线下柜台、自助机(全国有2000多个),第三个是商业银行柜台及网银委托查询。”

  但提供个人征信查询的App仍未绝迹。北京商报记者日前在手机App应用商店里搜到超过30个个人征信查询App,名称中普遍带有“征信”二字,如中意征信、征信钱包、征信助手等,多数没有评分。

  在一款名为“个人征信查询”的App首页,有央行征信中心的LOGO和字样,并注明“征信查询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为您提供准确信息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保障您的信息安全”,但使用手机号注册时反复提醒请求异常。

  另一款名为“信用管家”的App,通过手机号能顺利注册,随后在查询征信环节中有身份验证步骤,可以通过回答问题验证或银行卡验证。问题有5道,包括过往办理的信用卡最高额度、过去某时间点的通讯地址等,回答问题后还需要等待24小时。由于北京商报记者并未主动填写更多个人信息,申请个人征信查询的次日便收到短信称未通过身份验证,如查询,需重新提交申请。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按照要求填写,这些核心的个人信息就相当于给了App。

  田杰介绍,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提供了三种查询方式,银行卡验证、数字证书验证和问题验证。问题验证的方式最简单,获得的也是最简版的信用报告。“目前市场中的这些App也是利用了这种查询方式帮用户代查征信报告。”

征信数据来源成谜

  为何“非正规军”的个人征信查询App会有不错的市场?用户对个人征信缺乏了解可能是最直接原因。融360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近30%的用户并不了解个人征信,仅10%的用户对大数据征信比较了解,因为需要办贷款或信用卡才关注的占比高达84.6%。一连串数字后的结论为“关于个人信用方面的知识普及与教育还亟待提高”。

  另外可以印证这个结论的,是很多人在看到央行发布的上述提示后,第一反应称“自己之前曾在一些手机App上查过个人征信”。加上近年来一些第三方机构通过大数据挖掘自建信用评级系统,令一些用户将这套系统与央行的征信系统产生混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方征信的数据能应用到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令人们更加意识到信用记录的重要,但却没有弄清,第三方征信的数据多数不受传统银行的认可,并不能作为申请贷款时的依据。

  更会令用户迷惑的,还有个人征信查询App展示的各种“靠山”,就如“个人征信查询”App在首页拉来央行做背书。对于这些App的数据是否真的来自于央行,业内人士给出不同说法。

  有至少两位业内人士称,提供个人征信查询的App大同小异,都是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后台系统链接到央行征信中心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这些App根据客户提供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查询请求,用回答问题的方式验证客户身份,在24小时内获取并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简单来说,这些App可以视为央行征信中心与用户间的桥梁,非法截获用户信用信息。

  不过,上游财经专家顾问江瀚则表示,个人征信App的数据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并不会来源于央行征信中心,因为央行征信只接入了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个人征信App一般是采用自己的一整套征信评分体系,但也不排除通过某些金融机构间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操作可能。

  截然相反的说法,也恰恰反映出这一市场隐藏着大量盘根错节的“暗道”。

  危险的是,就是在这种征信报告来源是否权威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不少用户却傻傻地将个人信息悉数递交。

  田杰指出,代查征信报告最大的风险就是代查机构会保存用户的征信报告,同时获取个人信息,用户会有很大的信息泄露风险。江瀚也表示,个人信息就是数据资产,个人的金融、行为、社交数据可以构成一个人的数据画像,如果自身提供给征信查询App的话,有着较大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信息的“接收方”可能更会令人不安。据了解,一些借贷类平台因无法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查询客户征信,会通过征信查询App获取客户征信报告。零壹财经分析师孙爽指出,现在现金贷行业有一个乱象,就是用户信用信息在现金贷产业链条上被不断倒卖,相关机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但实际上并无机构有这样的资质。据了解,倒卖的价格根据数据的“新旧”程度而定,价格在0.1-1.5元/条不等。再加上信息的精准度都非常高,一旦用户不小心卷入此类贷款,很有可能深陷债务陷阱。

  此类征信查询App的盈利渠道主要是为现金贷平台引流。在记者的尝试过程中,即使没有通过身份验证,并未获得央行的征信报告,但仍有征信查询App直接给出授信估值,且“关联更多数据可以提升估值”,之后用户可以选择该App合作的现金贷平台申请提现。甚至有一些平台把这种向现金贷平台的引流直接写在App名称中,例如有App直接起名为“征信借贷款”、“征信借钱”、“征信贷款借钱工具”等。

  “这已是行业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该分析师说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利益,征信平台如果不赚钱他们为什么做征信呢,既然做征信了,肯定要用征信产品赚钱。”这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孙爽表示,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信用状况没有在传统金融机构留下痕迹,因而无法被官方征信系统看到,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服务他们。而现有的市场征信机构也还没法名正言顺地服务他们,只能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如果我国的征信体系能够更加完善,行业风控成本则有望降低。

一年至少1个亿花在征信查询上 持牌机构直呼伤不起
一年至少1个亿花在征信查询上 持牌机构直呼伤不起

版权保护声明:「成都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除发布相关原创文章以外,亦致力于选发优质金融类文章的分享交流,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进行授权,敬请作者和我们联系。



来源:券商中国 北京商报(声明:本栏所载文章目的仅限于传播信息,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本中心立场和观点。)

一年至少1个亿花在征信查询上 持牌机构直呼伤不起
一年至少1个亿花在征信查询上 持牌机构直呼伤不起

地址:成都市东大街100号商会大厦B座2楼

一年至少1个亿花在征信查询上 持牌机构直呼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