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和乔丹主宰的年代,一盒民间录像带篡位「街球圣经」
为什么街头篮球非得憧憬阿伦·艾弗森,而不能追寻拉夫·阿尔斯通?21 世纪到来之际,一盒录像带化身风靡全美的「街球圣经」,AND1 是它最忠诚的传教士。
●
●
●
21 世纪以前的街头篮球世界,没有「圣经」,只有信仰。
这种信仰最有可能来自街球「圣地」洛克公园。罗得岛的孩子从朋友的父亲那儿听到「山羊」摘取篮板上沿硬币的传说,又或是 NBA 巨星朱利叶斯·欧文在夏天重返人间,一记扣篮打掉街头挑战者的牙齿——毕竟纽约和 NBA 都是遥远的地方,贫穷只会限制黑人孩子的想象力。
洛克公园只能解放纽约孩子们的想象力,无法成为播撒在偏远街区的文化符号。1993 年,草根出身的街头运动品牌 AND1 决心践行这个使命,他们摸索了整整六年,最后发现这是一盒篮球录像带就能搞定的事情。
这盒后来在街球界人人传阅的家庭录像带,关于它的蹊跷来历下文会详细介绍。只是 AND1 没想到,自己没能化作「Air Jordan」一样的信仰,却无意中成了他人的「传教士」——只是,为什么偏偏是录像带?
电影文化在美国的影响力不言而喻,1992 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推出的篮球主题电影《黑白游龙》风靡一时,英文名其实是「White Men Can"t Jump」,直译「白人不能跳」,意译「街头篮球是黑人的运动」——职业篮球是美国黑人为数不多改变命运的机会,绝大多数贫穷家庭出身的黑人孩子对「改变命运」的想象力仅限于「一夜暴富」。但是,有几个在纽约之外的地方打出名气的街球手呢?于是从全美各地的街头一隅奋力向职业圈迈进变成他们唯一的出路,最终打进大学甚至 NBA 的街球手凤毛麟角。
80 年代初,火遍全国的大学运动首次让黑人篮球围绕大都市支离破碎的氛围,逐渐打破地域的隔阂。这也得益于大学校队放眼世界、招贤纳士——休斯顿大学的哈基姆·奥拉朱旺和克莱德·德雷克斯勒组合,成为 NBA 的「大梦」和「滑翔机」之前,被全美球迷称作「Phi Slamma Jamma(指在篮圈之上打球的人)」;乔治城大学的「帕特里克·尤因」被称作「Hoya Paranoia(霍亚毁灭者)」,再到后来被传颂的「密歇根五虎(The Fab Five)」,这些在大学校园里活跃的篮球运动员,球迷反而喜欢涂上点「江湖气息」,于是一些花里胡哨的名字广为流传。
大学球员作为 NBA 头号勘探目标,可以说是街头年轻人最想成为的样子。街头篮球的信仰是职业篮球,在 80 年代便可考证,嘻哈组合糖山帮(The Sugarhill Gang)最早在创作中唱到篮球,就是不遗余力地吹嘘 NBA:「我家有台彩色电视机,我才配做尼克斯球迷……」紧接着柯蒂斯·布洛那首被《NBA 2K》系列收录至今的经典歌曲《Basketball》,也是描述带女孩去看「高大上」的 NBA 比赛:「告诉我,你感到共鸣了吗?张伯伦拿下 100 分的夜晚,或是凯尔特人赢得八连冠……」
「山羊」到底怎么打球?那些拥有酷炫外号的街头大神都长什么样?洛克公园上演的对决都是怎样壮观的场面?在偏僻街区长大、家里穷得买不起彩色电视的孩子,对更高远的街球世界一无所知——职业道路是他们唯一不太模糊的信仰。
这个信仰到 1998 年就被改写了。
那个叫迈克尔·乔丹的男人在总决赛第六场面对爵士命中「世纪一投」,公牛王朝将 NBA 的收视率和受众带到了新的高度,职业球员的社会地位和含金量也水涨船高。即使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街头运动品牌 AND1,也难以免俗地在 NBA 球员身上寻觅商机——街头篮球界完全没有淘金的潜力,职业球员才长着全国球迷熟识的面孔。于是 1996 年首轮第四顺位被 NBA 选中的斯蒂芬·马布里成为 AND1 公司首位代言人,他们还为马布里推出了初代签名鞋「Marbury 1s」。
AND1 这种草根公司还是低估了大品牌的实力,他们在水火不容的运动装备市场举步维艰。AND1 公司扎根的费城选择了一身街头气质的「状元」阿伦·艾弗森,而艾弗森选择的锐步蒸蒸日上。怎么办?回到热血但贫瘠的街球世界中去?AND1 公司还是赌注般签了一堆不温不火、看不透潜力的 NBA 新人——这些没有大公司竞争的球员往往相对便宜,具体名单会在后文透露。
然后 AND1 用实力证明了装备果然卖不出去,马布里在凯文·加内特身边的头两年挣得「独狼」名号,这让满怀期待的代言商遭受初次打击。正在公司为打不开市场一筹莫展时,上文提到的那盒录像带从纽约寄了过来。
一盒在 1998 年年底改写街头篮球世界信仰的录像带。
纽约卡多萨高中教练罗恩·纳克利尼奥在夏天执教 AAU 联赛的一些学生,他的其中一个学生尤为天赋异禀、与众不同,天马行空的球风让
纳克利尼奥
产生了寄录像带给商业公司的冲动。这是一盒美国家庭用来记录日常生活的普通录像带,糟糕的画质,捎带一些杂音,在熙熙攘攘的球场上甚至很难看清主人公的脸。然而这个身型削瘦的年轻黑小伙就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出众,他潇洒不羁的运球手法立刻让挤在电视机前的 AND1 高管们目瞪口呆——这盒录像带呈现的世界,不是大学篮球,不是 NBA 赛场,而是满目风尘的街头!
那是远在费城的 AND1 第一次认识来自纽约的拉夫·阿尔斯通。「Skip to My Lou」——出生于纽约皇后区牙买加街区的阿尔斯通 11 岁就赢得如此响亮的名号,这个昵称取自一首儿歌,可以理解成「蹦跶着奔向篮筐」。
在纽约外人不知晓的情况下,阿尔斯通一路「蹦跶」着进入卡多萨高中,录像带制作人纳克利尼奥教练回顾:「其实我眼里有两个人,完全独立人格的篮球运动员和街球手,一个是拉夫·阿尔斯通,另一个是‘Skip to My Lou’,他可以任意切换人格,以适应不同风格的比赛。」纳克利尼奥将阿尔斯通的运球画面录下来,当成宝贝一样四处炫耀,「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愿意看的。」
AND1 市场部负责人克里斯宾·波特赞同纳克利尼奥的自信,他立刻决定:签!AND1 毫不犹豫签下第一个没有 NBA 名气的「野生」球员,还给「红娘」纳克利尼奥寄去 1500 美金以表心意。
阿尔斯通在 1998 年 NBA 选秀大会次轮 39 顺位被雄鹿挑中,加上联盟停摆,美国还没有认识这个未来的「街球上帝」,但手握那盒录像带的波特知道阿尔斯通的厉害,只是一时想不到激活它的办法。最开始这盒录像带流传于费城周边的一些合作公司,以及拜访 AND1 办公室的客人,无论何时搬来一台电视,总有人不厌其烦凑个热闹,对着阿尔斯通晃过对手的画面大呼小叫。
即使顺位靠后,深藏不露的阿尔斯通迟早会在 NBA 出名的吧?还好波特没有抱死这个想法,1999-00 赛季阿尔斯通只是个出战 27 场比赛的角色球员。在这盒录像带被遗憾埋没之前,1999 年夏天 AND1 公司在费城郊外的哈弗福德学院开办了一场商业广告拍摄工作。
于是我们有幸认识当时 AND1 签约的一系列 NBA 球员——达雷尔·阿姆斯特朗、里克斯·查普曼、里夫·拉弗伦茨、托比·贝利、迈尔斯·西蒙和新秀拉里·休斯,他们在三天时间内聚集在酷热的球馆里轮流配合广告拍摄。
NBA 球员再小也算个明星,波特不敢怠慢了这些 AND1 栽培的摇钱树,他在球馆里精心布置了一个休息室,里面堆放着品种齐全的零食和饮料,游戏机和皮革躺椅,再加一台大屏幕电视和录像机。
波特似乎小瞧了这些职业球员的品味,有人无意中发现了阿尔斯通的那盒录像带,一时间如获至宝,休息间隙总要来回看上好几遍,很快所有球员都喜欢躺在椅子上反复咀嚼阿尔斯通神乎其技的技巧。等到广告拍摄环节,这些球员居然摒弃一贯以来的学院派操作,争相模仿录像带里将球在胯间穿梭、在背后倒腾的动作,因为这些迷惑人心的肢体语言明显更「酷」一些。
局面控制不住了。拍摄日的最后一天,阿尔斯通本尊到来,立刻成为一票 NBA 球员拥簇的中心。也就是这个时候,波特下定决心用这盒录像带搞出点名堂,他和同事给阿尔斯通的高光集锦加入背景音乐,复制了整整 50,000 份,在 8 周时间里传到全国的篮球爱好者手中。
纽约之外的街区开始知晓「Skip to My Lou」的名号,阿尔斯通来不及在 NBA 球场上展现的姿态,凭借这盒被称作「The Skip Tape」)的录像带「病毒」式的传播越走越远,全美各地第一次对街头篮球的诉求和反馈如此一致:我们还要更多!那些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街球场景,终于真实呈现在另一代贫穷的年轻黑人眼前,当然不仅限于黑人和穷人——AND1 和运动商 FootAction 达成合作,在 FootAction 买下任何装备的消费者,都能在离店时带走一盒阿尔斯通的录像带。不到三周时间,20 万盒录像带被认领,这是当时商界最成功的促销活动之一。
一个在 NBA 次轮第 39 顺位被选中的角色球员,尚未在职业界声名鹊起,突然成为媲美艾弗森的明星,让孩子们的篮球信仰回归街头——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盒录像带,这盒录像带简直就是「街球圣经」。
实际上,这盒作为「AND1 Mixtape」起源的录像带,也被后人反复以「街球圣经」的名义提起——也许全世界不乏比阿尔斯通更优秀的街球手,但阿尔斯通是第一个让街球文化觉醒的人。AND1 公司又回归了草根,他们致力于挖掘全美各地的街球好手,举办 AND1 Mixtape 巡回赛,继续用录像带的形式将街球文化传送到每一个偏僻的街区。
「AND1 Mixtape」系列从第二年开始画质提升,并脱离了阿尔斯通,但继「Skip To My Lou」之后,不久《AND1 Mixtape Volume 3》中的「Hot Sauce(辣酱)」又激发新一轮街球狂热,「街球圣经」为 AND1 建立起一套成功的商业模式;后来出现的另一个标志性人物,被视作「街球王」阿尔斯通死敌的「Alimoe(黑寡妇)」甚至留下这样一句名言:「我打球从来不是为了进入 NBA,而是为了让大家喜欢我。」
-「难道你不想赚钱吗?」
-「想啊,但我不能把打球变成工作,我曾经在 NBA 发展联盟混迹,他们希望我第二个月调整一下运球,当晚我就坐飞机回到了哈莱姆区。」
2001 年,艾弗森带着一身街头元素,也带着 76 人闯进总决赛,而 AND1 举行了第一次夏季巡回赛,从洛杉矶到芝加哥、亚特兰大,最后到华盛顿,在民间的影响力不亚于 NBA 总决赛。著名街球手「The Professor(教授)」回顾:「我在 2001 年听说有这个巡回赛,2003 年他们又来了波特兰,那一年他们首次举办生存赛,存留到最后的人能加入第二年的 AND1 队列。于是我去了,并且赢到了最后。」
阿尔斯通创造了「街球圣经」,而这部「圣经」召集了无数志同道合的街球天才;以及,美国第一个职业街球联盟成立,第一本专注于报道街球文化的杂志《SLAM》诞生。「AND1」在篮球术语中本来指进球的同时被犯规、额外罚球一次,但一盒录像带催生一个街球盛世的故事,似乎也意味着「AND1」代表的街球文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AND1 的三名创始人——杰·科恩·吉尔伯特、塞思·伯格和汤姆·奥斯汀在阿尔斯通的存在为世人知晓前,似乎就意识到这一天终会到来。他们于 1993 年从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毕业后,将汽车开进无人问津的街区,挂出后备箱里的自制 T 恤——「耐克、锐步、阿迪达斯……一个「接地气」的牌子都没有,来试试我们的 AND1 吧!」
这些 T 恤上印着流行于街头球场的「垃圾话」,例如「传球吧,这样你就不尴尬了」——在不入流的街区球场野蛮生长的球手,立即被其桀骜张扬的个性吸引,就连品牌名称「AND1」都如此符合街头文化的调性。在正派学院门外流离徘徊的街球手们找到了自我标榜的归宿,找准目标市场的 AND1 很快积累口碑,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他们的 T 恤入驻大型运动装备店 Foot Locker,次年扩张到全美 1500 家店铺。
为什么街头篮球一定要向往「Where Amazing Happens」的主流,而不能自信地喊出「Soft,Try me」?六年之后,AND1 明白了:为什么非得憧憬阿伦·艾弗森,而不能追寻拉夫·阿尔斯通?
你看,「街球圣经」中写着:出身不问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 乔丹经典广告!当23岁的他遇到39岁的他...
- ”20年NBA,磨去的不止是你的青春而已“
- 历史最快三双!约老师的骚操作又来了
- NBA全明星赛巧遇中国年 中美篮球人包饺子度除夕
- NBA新秀挑战赛 10:00 美国队 VS 世界队
- NBA常规赛 08:00 底特律活塞 VS 亚特兰大老鹰
- 包饺子吃年饭 NBA球星乐享中国年
- 狗年旺旺旺!NBA官方出的全明星表情包,你都看懂了吗?
- 02月15日NBA常规赛 火箭vs国王 全场录像
- 小乔丹30+13欧文33分 快船七人上双力克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