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零下44摄氏度的小城剪影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记者手记:零下44摄氏度的小城剪影》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新华社哈尔滨1月25日电 题:零下44摄氏度的小城剪影





新华社记者 马晓成、王凯





零下44摄氏度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一盆水放到这样的温度下,不到1分钟就会结上一层冰;大部分冷库的速冻温度还要比这个温度暖上10摄氏度。零下44摄氏度,是近日来黑龙江省边陲小城漠河县的最低温度。





在加格达奇站,记者登上了开往漠河的6245次绿皮火车。外边已经是天寒地冻,火车里面却依然暖意浓浓。与空调列车不同,这趟列车的温暖是靠着乘务员一锹一锹烧锅炉热起来的。差不多每隔20分钟,火车就会停下来,几位乘客匆匆下车,消失在小站中。据了解,这趟列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公益职能,票价不高,就是为了方便林区群众。





早上5时30分,记者乘坐的绿皮火车稳稳停靠在了漠河站,走出车厢的一刹那,脸就像挨了一巴掌,打开随身携带的温度计,实时气温停在了零下44摄氏度。





本以为在这样的极寒时节来到漠河,看到的会是一个被“封印”的小城——人们猫冬、路上行人稀疏,甚至连城市都陷入停摆。但记者眼前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6时多,漠河县仍然被笼罩在一片冻雾之中,似乎是畏惧这样的气温,太阳也迟迟不肯出来。但是漠河县交巡警大队交警王志家却已经来到了自己的执勤岗位上。





王志家说,在冻雾条件下,能见度只有二三十米,为了确保出行高峰的交通安全,漠河县40多名交警全都顶着寒冬,坚守在岗位上。不一会,王志家的睫毛、口鼻上就都挂上了一层冰挂。





此时,快递员范洪伟正骑着自己的快递车,驶过王志家执勤所在的路口。





冬天一到,快递成了林区百姓购买物资的重要渠道。为了不耽误派件,快递员们天没亮就冒着严寒开始工作。快递员本来就是一件辛劳的工作,在极寒天气下,快递员们不仅要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将快件送到百姓手中,还要时刻抵御冷空气的侵袭。





同样早早出现在漠河街头的,还有漠河县城市管理大队的环卫工人们。“最难干的就是这几天,许多旮旯里的垃圾一晚上就冻上了,都得靠手刨出来。”尽管穿着两层棉衣,环卫工徐金兴还是被冻透了,干活出汗冒出来的热气,很快就凝结成了白色的霜。从早上开工开始,他和搭档史桂华一共在冰天雪地里干了3个多小时。





一转眼,已经到了10时30分,冻雾渐渐散掉,远处热力厂房排出的烟似乎还未解冻。集市的老板把新鲜的鱼肉直接放在露天地上叫卖,吸引着外地游客一边跺着脚,一边惊奇地拍照。





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座被称为“神州北极”的小城里,人们依然在忙碌着。寒冷虽然雕刻了这片土地,更雕刻出了这里人们坚毅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