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沪高校"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 让"95后

来源:《文汇报》,记者:姜澎,樊丽萍

过去一年,沪上高校陆续开出各类“中国道路”系列课程。帮助学生读懂中国发展之路的专家来自各个领域,除了校内的名家、大家,还有业界精英、杰出校友等校外人士。通过讲述中国发展道路,让大学生体味国家快速发展与个人前途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神奇感受,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接地气! 沪高校"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 让"95后

“到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你们正值青壮年,正是国家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之时。未来20年到30年,你们有什么样的担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样的理解,有什么样的奉献、愿望,决定了你们的未来……”复旦大学考试季前的最后一次公共大课,在“中国道路大讲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为学生讲授“‘双一流’建设与道路自信———复旦人的初心、使命与实践”。在这个大讲堂上,学生从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的变化,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和自己未来前途的选择。

过去一年,沪上高校陆续开出各类“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通过讲述中国发展道路,让大学生体味国家快速发展与个人前途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神奇感受,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书记校长亲自上讲台,讲述中国发展道路

“30多年前,当我从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毕业时,同班20个同学中有15个出国了。他们出国后,震惊于国外物质生活的发达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当1997年陆陆续续从国外回来后,他们再次感到了震惊,那就是离开祖国十多年,祖国发生的变化让他们震惊。而我现在回忆1997年时的我,当时同样想不到20年后的今天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在为学生上中国发展道路系列课程时,和学生分享自己亲历祖国快速发展的感受。

接地气! 沪高校"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 让"95后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给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

沪上各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对祖国快速发展几乎都有同样的深切感受。许宁生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谈到学校伴随着国家日益强大而快速发展的现在和未来。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锋给研究生讲述中国近年来的科研发展,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术生涯与国家发展强大紧密相连。

接地气! 沪高校"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 让"95后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给本科生上思政课。

对如今的“95后”在校大学生来说,中国人曾经落后挨打的经历是一段遥远的记忆。如何让这一代人正确理解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生们分享了“强起来”的深刻内涵。在他看来,“强起来”不仅指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强,也指“软实力”的强大———与文化自信相关的文化软实力更强,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相关的政治软实力更强。

让年轻人从祖国发展道路中寻找到命运之路

“大学生的人生之路,怎样才能越走越宽?”在姜斯宪看来,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的发展之路,年轻人才能更加理解自己在国家发展中应该肩负起怎样的时代使命。而这也是沪上众多思政课程聚焦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

接地气! 沪高校"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 让"95后

▲ 汪品先院士在同济思政课首推的“中国道路·名师讲坛”为青年学子主讲“海洋强国与中华振兴”。

作为同济大学思政课改革的创新探索,“中国道路·名师讲坛”推出两年来,在学生中拥有极高的人气。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刀下留城救平遥”的著名城镇遗产保护专家阮仪三,城市规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中国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叶小文教授等,都曾走上这个讲坛,为青年学子详解海洋科技强国、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对汶川灾后重建规划的思考以及中国的新城镇建设等重要专题,试图从不同专业视角阐释“中国道路”。

据了解,在同济大学,基于“中国道路·名师讲坛”的前期成功探索,学校继而推出《中国道路》思政选修课,以大家风范、学科前沿的视角,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帮助学生读懂中国发展之路

在沪上高校,帮助学生读懂中国发展之路的专家来自各个领域,除了校内的名家、大家,还有业界精英、杰出校友等校外专家。如何整合资源、形成育人合力,过去一年,沪上高校启动了更多积极探索。

在华东政法大学,以专题形式讲述的《法治中国》课时时上演“一座难求”的热闹场景。不少学生慕名而来,有时不得不全程站在过道上听课。因为在这门课上,除了法学领域的“最强大脑”,来自公检法等实务领域的大咖也扎堆现身,生动翔实地讲授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最前沿、最新的理论动态和改革实践。这个学期,多位法学名家通过和就读法学专业的学子分享探讨法治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方向,也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让学生们在思辨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

“‘法治中国’课,为我们从整体上思考中国的法治建设,开了一扇美丽的天窗。”一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学生直言,自从听过一回课,从此就成了这门课的“铁杆粉”。

接地气! 沪高校"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 让"95后

▲东华大学《锦绣中国》系列课程开课。

此外,从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中国》、东华大学的《锦绣中国》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信用中国》、上海电力学院的《能源中国》、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匠中国》……

接地气! 沪高校"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 让"95后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中国》系列课程开课。

刚刚过去的一年,集聚校内外优质资源而打造的一批思政选修课,让更多“95后”大学生懂中国、爱中国,自觉生发出浓浓的报国情怀。

微互动

你们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中,有让你印象最深的课程或者任教老师吗?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吧。

接地气! 沪高校"中国道路"系列思政课程, 让"95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