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转载于网络,并不代表傻大方资讯网的立场。

《首席经济学家》APP正式上线了,了解更多首席观点,掌握实时财经动态,请下载APP:首席经济学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下载)。



来源:原子智库

编者按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的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了“高质增长”的新阶段,随着消费升级带来的服务业崛起,是否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房产税立法脚步越来越近,这是否是对目前楼市脆弱平衡的一次暴击?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看他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有何判断。

1、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的影响被夸大了



原子智库:很高兴朱老师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大家都知道这40多年的经济增长,这个是非常惊人的,所以很多人看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一个人口红利的结果,您怎么看待这个人口红利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朱海斌:当然了现在有很多的讨论,就是中国人口红利是不是进入一个,从红利进入一个负的时代,我觉得其实这个人口红利的因素可能会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被过于夸大了。

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1950年中国人口数据(来源:联合国)

从人口红利的角度来看,当然现在就是我们从2011年看,整个人口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有一个明显的拐点,2011年是我们适龄劳动力人口的一个高点,2011年以后适龄人口劳动力开始下降,我们看像另外的一个指标,我们看比如说新增的农民工,从2011年的高点大概1100万到1200万美元每年流入,到现在大概只有300到400万。

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服务业拯救中国劳动力市场

我们现在每年,劳动力市场面临最大的压力是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生,这个每年大概700多800万,从劳动力供给的这个结构来看,跟以前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从经济结构的调整来看的话,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2012年以后,我们看到制造业从以前的,就是说净创造劳动力的就业这么一个部门,人口开始每年都下降,农业部门还是输出,但是服务业每年新增的劳动人口是加速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年,我们说经济每年都在下行,但是我们在就业市场上其实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原子智库:人口红利跟它的人口数量并不是绝对的?

朱海斌:这两个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且从目前中国的经济特征来看,我觉得至少有三个因素,可以在短期,可以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仍然可以保持正的人口红利,虽然这个红利比以前要小很多。

朱海斌: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未来经济增长对人口的依赖度会下降

原子智库:总体看来朱老师对这个人口红利很多人的担忧,您是比较乐观的?

朱海斌:对,我不觉得人口红利会有那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整个从以前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大,以后这个贡献的速度在放缓,但反过来看从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来看,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其实很大程度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后的经济增长可能对于人口的依赖度会下降,我们看到最近像谈到很多的,像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年,像工业的自动化,包括像人工智能未来可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其实中国可能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们在高速成长的时期,我们在尤其像加入WTO很多中低端的制造业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正好是我们人口红利最强的时候,在今后进入人口转型,恰恰也对应着我们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我们可能对于资本投入,对于投资的效率,对于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这一块儿的依赖度可能会越来越大。

2、人口红利消退,中国制造业的走向?

原子智库:您刚才说的那个全要素生产,我看在十九大报告里面也提出来了,说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在这一方面中国还可以做些什么?

朱海斌:全要素生产力它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我们在具体经济里头应该做些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每个领域我们都应该尽量的提高这个节约的程度和投资的效率。当然更重要的对于中国而言在于制造业的升级和服务业的升级,影响说这两块儿是相对更加核心的领域,制造业我们经过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的发展,应该说我们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制造业。

中国部分行业已经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