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这篇文章,我将带大家盘点一下2017年那些被我看中或者使用的2 in 1电脑。

不过在此之前,先回忆一段往事。

2009年,我在日本跟导师研究UMPC的UI设计。

可能有朋友没有听说过UMPC这个已经离开舞台的名词,“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超级移动计算机,或超微个人电脑。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那个时候的笔记本动辄两三公斤,移动性不好。UMPC的思路是直接把win系统设备做小、做轻,做到智能手机那么大,功能与笔记本保持一致,接口齐全。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以日本当年的制造实力,微型化自然不难,索尼、松下、东芝、工人舍都有非常惊艳的产品出现,并且一度占据日本笔记本市场的3成,有一个广告展现了UMPC带领人们进入移动时代的图景。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vicon

整体思路是对的,业内也认同这是未来个人计算机必然的趋势。但实际使用体验非常糟糕。win系统本身是根植于键盘鼠标操作的图形界面,屏幕小、键盘小、触摸板小,界面字小、按钮小,加上那时候电容屏还没有兴起,全靠一直不太精准的触摸笔点来点去,操控性一塌糊涂。

当时我导师就是研究给小屏幕的win XP换一套UI,用手指的触摸和手势来简化x86的固症。我们不仅重做了桌面启动器,还联系了一些开源软件商(如open office)合作,共同设计触控界面。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研究了大概半年左右吧,乔布斯发布了初代ipad,尽管硬件上和同期的umpc相比优势不大。

但是要知道苹果已经做了三代iPhone,在触摸屏上玩得如鱼得水,无人能及。

导师连夜排队买到iPad,玩了一宿,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来到研究室。

他跟我们说,从今天开始我们研究iPad的app开发,触控化XP,先搁置不做了。

留学结束后,我带着半拉子的UI设计和半拉子的ios程序开发回国了,心里挺迷茫的。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要知道,那一年,国内的手机市场仍然是诺基亚的天下。中国联通正在推广3G上网,动感地带还是19块钱包100M GPRS的流量。什么LTE,什么智能移动终端,似乎都很遥远。

后来两年,和导师时常博客互动,特别是win8系统发布以后,导师很兴奋,他觉得Windows系统的第二春来了。然而不幸的是,日本PC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断崖式下滑,索尼割让了vaio,nec卖身联想,工人舍一蹶不振,老牌松下东芝不断缩小业务面,专攻本土。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日系电脑在国际上扬眉吐气。反倒是中国品牌在产品创新和业务兼并上节节上升,深圳华强北生产的小品牌UMPC和智能手机甚至远销欧美,成为业界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2014年至今,我一直苦苦追寻“完美”的2 in 1设备,包括电脑平板二合一、翻折本、触屏笔记本、模块化主机等等。不断关注,入手,体验,换新。从微软的surface系列、戴尔的XPS、惠普幽灵x360,到联想的Yoga/Miix、华硕的transformer,但凡是有一定亮点的新品,我一定上手验货,每每有新发现,也分享给大家。不妨腆着脸吹个牛,整个微博上,可能没有人比我更热衷于这类设备。

切入正题,接下来,我就和大家盘点一下2017年那些我买过、我用过,或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2 in 1电脑。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解铃还须系铃人。

微软在移动终端的战役中节节退败,痛定思痛,定下了all in  one的基本国策——即手机(已阵亡)、电脑、游戏机、台式机,都能打通互融,uwp跨平台运行,界面同时支持键鼠和指笔触控。Surface系列 2 in 1 电脑毫无疑问是收复失地的先锋大将。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Surface从早先的孱弱无能,逐步走到领先业界,也被网友戏称为OEM厂商的“教科书”。

2017年Surface总共有4款产品,除了第五代Surface Pro、一体机Studio外,还有Laptop和Surfacebook二代。由于Pro的变化不大,Surface Studio我也亲自做了专门的测评视频(大力点击看Studio测评),这里着重说说后面两台。

1、Surface Laptop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严格意义上讲,Surface Laptop不算是2 in 1设备,因为它只是给常规笔记本加上了一块触摸屏,还不能翻折。但是与XPS这样的触屏本又有所不同的是,SL上搭载的pixel sense触摸屏支持电磁笔,配合新版Surface Pen,压感高达4096级。如果你的工作流里给文稿有加笔记、批示、甚至写写画画的部分的话,这台设备确实要比常规触屏笔记本多出一些功能点,因此也归入到 2 in 1 设备序列中。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这台设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点就是它独特的工业设计和脱颖而出的档次感。欧缔兰材质的键盘,隐藏式音箱,以及独特的配色(酒红色)。当时在西雅图摸到真机的时候,立刻取代了MacBook Pro在我心中的Top 1的位置。做性感的超极本,不是只有模仿MacBook这一条路。

除此以外,3:2比例的2256 x 1504屏幕也讨人欢喜。虽然当下主流笔记本的屏幕以16:9为主,但是相信我,在笔记本或者平板这样的小屏幕设备上,16:9绝对是低效率的选择,特别是看网页和写文档时,能在3:2屏幕上一屏呈现的内容,但在16:9的笔记本上,要来回翻动。

SL最大的不足,要说它的扩展接口非常寒碜,一个USB3,一个SD卡槽,一个DP视频口,整机的拓展性几乎为0。如果你用的不是蓝牙鼠标,又想要外接移动硬盘,不得不使用USB HUB,唯一的USB还要分流,无法满足高速读写的需求。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微软官方真的是没给高速传输口吗?也不是,SL自带的充电口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数据传输口,据说能够达到雷电3级别的40Gbps,但是这个口是微软自己的标准,想要用上,必须买一个又贵又重的拓展坞,在这一点上,微软怕不是比只上雷电3的苹果还要鸡贼。

2、SurfaceBook2

SB2是2017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放出的一枚深水炸弹。

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规模体验会,两段广告视频,就这么发布了。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GTX1050和1060,虽然在主流游戏本里,这个配置还不算“顶级”。但别忘了,SB是一台标准的2 in 1设备。13.5寸款,整机重量1.6kg,平板部分仅为719g(ipad pro 12.9是677克)。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别小看这块只有719克的平板,却装下了i7-8650U 处理器、UHD620核显、最低8G RAM+256G SSD,最高16G RAM+1TB SSD,高达3000 x 2000分辨率的PixelSense 触摸屏,支持Surface Pen和Dial,还带红外人脸识别模块,四周窄边,屏占比高。如果不考虑接口因素,SB2上的这块平板,我可以钦定它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平板电脑,没有之一。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目前顶配版的ipad pro 12.9寸(A10X + 4G RAM + 512G SSD)卖9188,那SB2上的这块平板卖个1w+不过分。

底座部分的GTX1050,虽然性能远远达不到台式满血版本,但应付吃鸡、守望先锋这样的大型游戏还是够的,用来剪辑视频、渲染AE特效也足够用上2-3年。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SB2进可攻中高端性能本,退可打win10平板,一机两吃美滋滋,如果你在犹豫是买个游戏本+平板,还是买个二合一设备,SB2可是要好好考虑一番。

但是这台机器真的算得上是完美吗?

也有遗憾。

首先,SB2延续了SB1的造型,键盘区域由于显卡的增强变厚了一些,铰链部分又无法完全并拢,整机体积控制不佳,和XPS、MacBook Pro比起来,毫无轻薄的优势,甚至都比不上Max-Q架构的游戏本。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其次,平板部分没有独立的接口,无法单独作为电脑带出去用使用(与Laptop一样,想要给平板扩展接口,必须买那个又贵又重的扩展坞)。

第三,没有搭载雷电3。最早SB推出的时候,平板、显卡各自独立的创意让我为之一动——以后平板部分不用换,直接换键盘升级显卡?显然,我想得太幼稚。微软并没有打算让用户单买键盘的计划,SB2直接改变了接口,两代键盘不通用。这两年GTX1050勉强够用,但没有雷电3,日后升级更高性能基本是无望的。

3、华硕灵焕3 Pro

刚刚提到了平板电脑外接独立显卡的话题,我做过一个专门的视频。

雷电3外接显卡的妙用

其中展示的样机就是华硕灵焕3 Pro低配版本。7代i5u,4G RAM,非常贫乏的配置,只能推推小黄油。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一旦外接上GTX1070外接显卡,图形性能飙升21倍,直接从小黄油升级到了玩VR游戏和吃鸡,体验相当不错,并且今后可以不断升级显卡,可谓平板的“物理外挂”。

华硕灵焕3 Pro有高配版本,基本都在万元内,全套自带键盘和笔,不必另外购买,可以说非常实惠的选择了。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但用了差不多两个月,我还是把它出掉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做工不佳,品质感稍差,尤其是当你用过Surface这样的产品以后,你会觉得它就是山寨品。背后铰链部分还渗着机油,金属背板切割得无比锐利,喇手。

不过系统稳定性方面还是可以的,至少比市面上的寨板省心,用了两个月,没有出现睡死、无响应或者掉驱动等不良反应。希望华硕灵焕4 Pro能在品质方面再接再厉。

4、保时捷设计 Book One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保时捷设计最早给华为Mate9做过高端定制限量版,当时售价一度炒到五位数,但除了外形和那个logo以外,本质上并没有提升,因此给我造成一个刻板印象,这是一个专门做奢侈品溢价的品牌。保时捷设计要做笔记本,想必也是冲着这个路线去。因此最早新闻说它推出了二合一时,我压根没有在意。

后来对方发了发布会的邀请函给我,附带了产品的基本信息,一下子把我吸引了——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可拆分平板,可360度翻折,配置主流,最重要的是,带雷电3接口。

然后我就去看发布会了,写了一篇文章说了当时上手的体验。

几个月以后,对方快递给我一台体验机,我立刻当成主力机使用了。

既然是保时捷设计,在整体品质感和档次感上必须对得起牌子,这一点在实际使用中也颇有体会。

整机设计工整、做工扎实、铰链的咬合和阻尼非常好。而且这台机器的设计遵循严格的对称、方正造型,颇具高档气息。

A面印刻了奢华的“Porsche Design”的logo,在图书馆或咖啡厅里拿出来用,吸睛效果刚刚的。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说一个细节,平板和键盘部分,都有一个type-c接口(平板部分的是雷电3,键盘部分是usb3.1),这两个口在折叠以后,位置是对称的,任何一个口,都可以用来充电。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同样,我使用这台Book One外接了我的GTX1070,顶配的i7处理器+16G内存,运行所有大型游戏的效果,都要比SB2好很多,图形跑分多出60%。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尽管它和SB2入门独显版本的售价(1.8万)一致,但考虑到图形性能的升级能力,我可能还是会优先选择这台Book One。

插上雷电3接口和外置显卡,迅速进入Power模式,大型渲染和3D游戏不在话下。上下班拔下平板走,七百来克非常轻巧。出差插上键盘,回归传统笔记本形态,合不合体都有使用场景。

唯一遗憾的是,这台设备采用了16:9的屏幕,阅读效率比Surface上那块3:2的屏幕还是低了一些,希望下一代产品能尽快跟随潮流吧。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5、华为Matebook

华为差不多和小米同期出道生产笔记本类产品,但定位和定价都要高一些。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Matebook刚上手的时候,着实惊艳到我了。这台机器最大的亮点是边框、屏幕、重量控制得都很好,并且折叠键盘皮套的创意也很好,一气呵成。这台本子出乎意料地,在日本win-tablet榜上一度排名第一。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遗憾的是,机器配置薄弱,i5y的处理器,core m的升级款,应付日常办公使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由于图形性能羸弱,娱乐性很低,比较适合那些出门看看电影、轻度办公、炒股的用户。

机身自带的是USB 3.1 Type-c接口,可以传输数据并外接4K大屏幕,非雷电3。

当然,这么弱的CPU外接显卡意义也不大就是了,比如下面这台。

6、ThinkPad X1 Tablet

这台本本本来是有希望成为一台完美平板的——外观严谨、做工扎实,纯正ThinkPad血统,小红点键盘,更有模块化的设计,可以插拔投影模块、电池套件。价格也还ok,比Matebook稍贵一点。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但是,配置还是i5y和i7y,注定不能完成重量级工作。虽然给了雷电3接口,官方也适配了相当强大的扩展坞,但考虑到综合性能因素,并没有比Matebook多出太大优势。

不过,ThinkPad似乎是很多政府采购目录中的上榜品牌,如果你工作方便的话,买一台用来办公倒是极好的。

这两天,CES上联想发布了2018款X1 Tablet,官方称使用八代酷睿,但我估计依旧是y处理器。等新品详细spec出来以后我们再测。

7、松下Let’s Note  XZ

虽然日系PC式微,但大品牌的技术底子还是在的。2017年,我选出了一个“日本最佳”。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松下Let’s Note  XZ,拆分式2合1电脑。低配为12寸2K触摸屏,带笔。

低配起步7代i5U + 8G RAM + 256G SSD。

这台本子最大的优势是轻(官方称世界最轻)。整机1.02kg,平板550g,非常轻。并且松下笔记本的特性就是耐操,早年军工三防本就是一绝。这款本子也经过了严苛的质量测试,76cm跌落、100kg加压,都轻松扛过去。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接口方面也比较齐全,键盘部分除了3个USB 3.0、1个SD卡槽、HDMI 2.0,还搭载了目前超级本上罕见的VGA视频接口和有线网口。平板部分有一个Type-C(非雷电)和sim卡槽。

从外观设计上看,这台本子延续了日系办公本的种种“优良传统”,除了刚刚提到的vga和有线网口,适用于各种老旧、落后的办公投影仪和无wifi环境,电池还是可拆分式,可以选配大电池,无电源时能瞬间满血复活。圆形的触摸板,宛若可以触摸的历史。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这台本本我曾两次持币欲购,店员也给出了相当优惠的折扣,但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放弃了,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纯日文键盘,不支持定制。第二,是在国内市场小众,日后不太好出手。

8、联想其他产品

YOGA系列:翻折本,重量控制得不算理想,整机1.6公斤,基本失去手持便捷性,适合当做纯笔记本产品来购买。

MIIX 系列:和华硕灵焕3 pro类似,主打性价比2合1,但做工和屏幕差一截,尽管渲染图不亚于surface,但摸上手的感觉真心廉价,如果你不太在意品质的话,可以去实体店看看。

Thinkpad X1 Yoga:算是常规YOGA升级版,重量控制在1.5kg以内,接口也比较齐全,就是价格太美丽,万元起步,屏幕一般。相比之下,我更喜欢Surface Laptop上那块经验的屏幕。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款产品以外,市面上还有相当多的 2 in 1 设备,各有所短,基本是看过就算过了。

实际上,我有一个优质2 in 1设备的四条红线。如果你正在犹豫买哪款本本,不妨参考一二。

1、屏幕不能差,IPS触摸屏,分辨率不低于2K,非16:9更佳,支持电磁笔。

2、重量不能重,分离式的平板部分不超过1kg,如果是翻转式,整体不可超过1.5kg(带独显除外)。

3、性能足够用,不要求标压,但也不能弱到core m或y的水平,主流低压i5/7即可。

4、接口要强大,能传输数据的同时接显示器,最好能上雷电3。

今年CES上,新机频出,比如戴尔的Latitude、新款XPS15翻折本、联想的骁龙835本和2018款X1 tablet,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并且在玩法上有了新的变化,屏幕更讲究色域和分辨率、体态更纤细、雷电3逐渐成为标配……

昨天夜里,我的钱包在客厅里嗷嗷叫,虽然声音很小,但是我还是听到了。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

盘点: 2017年的那些 2 in 1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