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调业绩使出“三十六计” 交易所紧盯不放猛念“紧箍咒”

2017年报披露大幕即将拉开。而每到年末,部分上市公司便突击进行重大交易或会计处理调整,借此扭亏摘帽、规避连续亏损戴帽、规避暂停上市甚至退市。但在监管部门严查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变戏法”有了“紧箍咒”。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沪深交易所累计下发12份问询函,监管重点直指上市公司年末突击创造利润的行为。

关注焦点1:政府补贴+债务豁免

2017年12月29日,*ST中绒公告称收到政府补贴合计6.45亿元,并且资金已于当日拨付至公司账户。除此以外,*ST中绒还与宁夏德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等签署债务豁免协议,合计豁免债务1.12亿元。受此影响,*ST中绒股价2017年12月29日、2018年1月2日、1月3日、1月4日连续4个交易日实现涨停。

对于*ST中绒突降的补贴,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详细说明“该笔政府补助是否具备无偿性、其来源是否为政府的经济资源以及其是否与资产相关,进而补充说明上述补助预计对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情况”“债务豁免事项预计对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情况及其会计准则依据”。除此以外,交易所还对“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计划进行股权转让、资产重组以及其他重大事项”“请公司提供涉及上述补助及债务豁免事项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并核查董监高相关人员、上述内幕信息知情人及其直系亲属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等诸多问题。

关注焦点2:财务处理方式变更

除了利用补贴手段以外,许多上市公司还将“会计估计变更”作为“调整”利润的手段。

中远海能为例,公司在2017年12月28日变更了长期租赁合同预计负债的计提方式,预计将增加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3.61亿元。这一行为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受到交易所关注,并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此次预计负债计提方式变更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预计负债的构成、计提方式、所涉及的业务及合同情况等。

此外,陕国投A因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条件,由原来的“期末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达到或超过20%)”改为“降幅达到或超过50%”。为此,交易要求公司说明“该标准否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关政策保持一致,是否存在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的情形”,并要求披露对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影响比例。

类似的情况还有皇台酒业,公司在2017年12月28日公告称,拟对公司长期存在的应付款项进行核销,涉及16个应付账款主体。这一动作也受到交易的关注。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

一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会计估计变更说白了就是对资产负债的重新估计调整,通过会计估计变更对公司的年度利润产生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贡献”,不过这样的“做出来”的利润是经不起市场检验的。

关注焦点3:售卖资产

随着其他增厚利润的常规路径遭到监管部门的有效堵截,依靠“卖房”增厚业绩的行为也多起来了。

粤泰股份在2017年12月30日披露的《关于签署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称,公司与湛江海河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标的资产收益权转让合同》,以5.6亿元出售广州天鹅湾二期部分住宅的收益权。按照披露,该交易完成后,预计能够实现净利润约8000万元。

随即,交易所要求公司结合《标的资产收益权转让合同》就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补充披露资产收益权转让收益确认的条件,说明这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收入确认的规定和公司收入确认政策,以及该笔交易对2017年公司经营数据是否产生影响。

关注焦点4:隐秘的资产交易

相对于上述简单粗暴的做法,部分公司通过隐秘的资产交易增厚业绩的行为就显得“高明”多了。但是这依然逃不出监管的“法眼”。

近日,世纪星源披露了《关于本司下属的二级子公司“深圳世纪星源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连城县大灌水电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控股合并重组为“深圳市创意星源城市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水电等清洁能源经营业务的公告》(简称《合并公告》)、《关于全资子公司深圳世纪星源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参股公司深圳市中环星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股权及标的债权的公告》(简称《转让公告》)和《关于与深圳市恒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经营深圳市星源恒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落实“深圳车港”在建工程拆迁补偿权益合作事宜框架协议>的公告》(简称《合作公告》)等公告文件。

对于这一系列的公告文件,交易所逐条拆解,分别要求公司对《合并公告》分析本次交易对公司2017年度及未来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业绩承诺设定依据和合理性、交易方的实际履约能力等问题;对《转让公告》预计的本次交易可实现非经常性收益约4900万元进行分析,说明本次交易对公司2017年及未来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对《合作公告》预计的本次事项将带来1.8亿元利润,说明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年末突击创造利润的情形。

上市公司调业绩使出“三十六计” 交易所紧盯不放猛念“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