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一文掌握天然气行业大势(事)(建议收藏)

全文7505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此阅读时间不包括天赋异禀、一目十行的同学)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2017年我国天然气行业10大事件盘点

中国能源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天然气中心

2017年是我国天然气行业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油气体制改革方向逐渐明确,主体能源地位得到确认,政策支持明朗化。受益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天然气消费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虽然在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是对于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仍利大于弊。随着多个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国产、进口资源稳步上产,上下游合作加强,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得到重视,应急、调峰机制更加完善,天然气行业前景广阔。为此,中国能源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天然气中心选出2017年影响天然气行业发展的10个重大事件,选取的角度主要是对天然气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或在用气历史上首次发生的事件,对每个事件进行盘点和分析,供大家参考。

1天然气体制改革方向明确,改革步伐逐步推进

【事件回顾】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天然气上中下游提出了改革任务,其中上游允许符合准入要求并获得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常规油气勘查开采;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加大天然气下游市场开发培育力度,促进天然气配售环节公平竞争。2017年6月石油公司公布2016年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相关信息,2017年9月1日起13家跨省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对外实施公平准入,公开代输价格。

【点评】随着《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提出,未来将会对我国天然气产业产生长期影响,天然气行业走向将基于此政策进行改革。方向更为明确,基本可以概括为上游多元化、中游独立化、下游市场化,上游资源供应商的多元化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是价格市场化的前提;中游基础设施独立化是销售和输配分离,并将向着“使用权”、“拥有权”、“运营权”三权分立的方向发展;因为拥有资源供应的自由选择权和物流通道的公平使用权,价格市场化才成为可能,价格市场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并受到供需形势的影响。

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主体类型和数量较少,石油公司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由于国家鼓励政策和我国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社会各类资本对介入上游的积极性提高;我国跨省长输管道已经实施运销分离,公开了管道的运价率,并对社会公平开放,省内管网公平向“第三方”开放和运销分离是后续改革的重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和价格市场化在福建省试点,为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拉开了序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不具备全面实施价格市场化的条件,但会在市场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逐步推广。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可燃冰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

【事件回顾】2017年5月18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连续开采8天,最高产量3.5万立方米/天,平均日产超1.6万立方米,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这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11月16日我国正式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新矿种,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

【点评】我国在海域和陆域均实现可燃冰找矿突破和试采成功,尤其是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实施试采,取得理论、技术、工程、装备自主创新,实现历史性突破,向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年6月提交了天然气水合物新矿种申报报告。国土资源部在调查研讨基础上,认为天然气水合物具备申报新矿种的条件。根据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10月17日向国务院呈报请示并于11月3日获得批准,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条件下,可燃冰的开采是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勘探显示,南海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海洋天然气作为我国四大气区之一,部分气田逐步进入递减期,供应压力较大。在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下,可燃冰开采的突破,将为我国扩大天然气资源供应,降低对外依存度提供更多选择,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低渗粉砂质储层水合物矿藏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广泛分布,很多国家对可燃冰技术有强烈需求。随着我国逐渐掌握这一技术,有利于解决“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源、能源问题,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和融合。

3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天然气的主体能源地位得到明确

【事件回顾】2017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6]2744号),首次明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到2020年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应达到360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8.3%-10%,加快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天然气监管体制。2017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发改能源〔2017〕1217号),总体目标为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提出实施城镇燃气工程、天然气发电工程、工业燃料升级工程、交通燃料升级工程四大重点任务;推进试点示范,有序支持四川、重庆、江苏、上海等省市开展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

【点评】两大文件均进一步明确了天然气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将天然气的发展定位于主体能源之一,规划制定了明确的天然气利用方向。扩大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利用比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转型,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在相关规划中强调了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意味着下一步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改革力度有望加大;细化了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方向,四大利用工程将大大推动天然气消费市场发展。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对我国天然气价格、政策、能源结构等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重点任务如能达成将有效改善国内天然气利用结构的矛盾。

此外,不仅国家对于天然气产业不断重视,各省也出台一系列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各省发展目标相对明确,且更为落实。例如四川、重庆、江苏、上海等改革试点省市率先出台了相关的规划,重庆成立交易中心、上海开始线上竞价、四川逐步开发用户的直供、江苏开展沿海输气管道的建设等均对天然气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其它省份也均明确了天然气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加大工业领域天然气用能替代力度等方面,有了明确的要求,为天然气市场的扩大提供有力支撑。

4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部分地区出现用气紧张

【事件回顾】2017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快速增长,1-11月份,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09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内生产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进口天然气817亿立方米,增长28.9%。受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资源供应不稳定因素影响,华北、华南、西北、西南多地爆出用气紧张情况,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医院停供的突出问题。

【点评】预计2017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23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59亿立方,增幅达到18.1%。2017年注定是我国天然气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国天然气市场消费量同比增长首次超过300亿立方米的一年,是我国消费量大幅增长,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的一年。2017年总体呈现出夏季淡季不淡,冬季供气紧张等运行特点,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化工四大用气结构均大幅增长,天然气市场结束自2014年以来的发展颓势,重回快车道。

2017年4-10月,逐月消费量同比增幅均超过20%,中石油如东LNG接收站、中石化青岛LNG接收站、川气东送管道、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等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自夏季以来一直保持满负荷运行,多次打破运行记录,金坛储气库今年夏季应急日采气1084万方创历史新高,多个省份消费量增幅超过30%以上,部分省份月消费量增幅甚至达到60%,总体呈现出淡季不淡特点。自11月开始北方地区逐渐进入采暖季之后,市场需求持续维持高位,再加上部分气源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全国出现大范围供应短缺,多地进入应急状态,石油公司紧急调配资源,采取多项举措解决突出问题,至2017年12月下旬,天然气市场供需基本上得到稳定。而天然气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天然气供需紧张情况下出现量价齐升等新的运行特点,均得到了从业者的重视,维持较高的关注度,将有望挖掘出更多投资价值。

52017年中国成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LNG市场持续活跃

【事件回顾】根据S&P Global Platts公布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LNG进口总量为3789万吨,同比增幅高达48.37%,该进口量已经超过韩国的3651万吨,仅次于日本的8162万吨,全球排名第二。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发布信息显示,12月18日LNG最高接收价格已经涨至1.2万元/吨。江苏部分液厂LNG吨售价已经突破万元,银川、北京、河南等部分地区加气站LNG售价已经突破10元/公斤。

【点评】2017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出现了巨量增长,各主要LNG接收站一直保持高负荷运行,LNG进口量月同比增长均维持在30%以上。入冬后,“煤改气”工程带来的需求集中爆发,使得中国对于LNG进口量剧增。2017年进口LNG总量不仅首次超过进口管道气总量,更是超过了韩国,使我国位列世界第二大LNG进口国。进口LNG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资源渠道,在国际油价处于低位、国际LNG市场过剩的条件下,进口LNG灵活性进一步凸显,无论是价格的灵活性,还是短时间内可获取的资源增量,均具有其他天然气资源所不能比拟的优势。2017年中石油、中海油均采购较多LNG现货资源,具备较大的价格优势以及不均匀供应特点,有效平抑了长贸气价过高,缓解了资源供应紧张问题,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主体参与进国际LNG资源竞购中。

此外LNG液体到货价破万,较夏季低点增长300%,虽然加大了下游用气负担,但同样提现出LNG液体市场的投资价值。预计未来LNG液化厂、储气罐等项目盈利性有望增加,将有效为这些项目带来更多资本进入。

6国内首座民企LNG接收站投入运营,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上游领域

【事件回顾】2017年6月4日,新疆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启东LNG接收站迎来首艘进港的LNG运输船,标志着启东LNG接收站正式投产。9月26日,位于江苏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广汇能源LNG接收站一期16万储罐扩建项目LNG储罐气成功升顶。建成后,接收站LNG年周转能力将由目前的60万吨提升到115万吨。截止到11月底,5个月的时间启东接收站已经成功接卸了八船海运LNG。

【点评】2014年12月,南通港吕四港区广汇启东LNG接收站水运工程项目开工,标志着广汇启东LNG分销站项目全面启动。2015年12月,广汇能源与马石油公司签署《LNG购销框架协议》,协议签订从2017年开始,马石油向广汇能源出售交付LNG。工程建设历时30个月,2017年6月广汇启东LNG接收站正式运营投产,标志着我国第一座民营LNG接收站正式运营,同时也是江苏省第2座LNG接收站,将为我国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建立海上油气通道、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该项目的建成将为长江下游城市分销转运可靠的LNG应急调峰气源,从而保障城市的应急调峰供气需求,加大城市供气的多元性、安全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广汇启东LNG接收站的投产,为江苏省增加更多天然气资源获取途径,为冬季天然气资源保供做出巨大贡献。因其投产时间节点把握较好,运营利润较为可观,此外考虑新奥舟山LNG接收站投产在即,再加上华电集团、太平洋油气、京能集团等多家投资主体先后进入LNG接收站领域,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上游领域,LNG接收站建设有望提速,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7“煤改气”需求增长超预期,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明显

【事件回顾】2017年5月,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以中央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2017年8月21日,环保部联合其他部委以及六省市地方政府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要求10月底前全部“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2017年12月20日,十部委共同发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其中提出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

【点评】2012年雾霾问题引发的舆论关注越来越多后,国内对整治雾霾的措施进行了长期探讨,天然气替代燃煤是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从2016年开始,我国大规模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工程,不过由于当年是暖冬,这使得我国天然气市场增长情况没有体现出来。进入2017年之后,在国家大气污染方向的明确,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强,“煤改气”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下,“煤改气”工程进一步加速。

受“煤改气”工程推进、气象条件、“治停退”措施等多方面影响,2017年河北省PM2.5年平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较2013年降幅达到39.8%,超出“大气十条”确定的较2013年下降25%的目标。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有所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任务目标。此外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空气质量均出现明显改善,“2+26”城市大气环境具有较明显的改善。在国家改善大气污染的战略指导下,随着清洁采暖规划的出台,“煤改气”工程仍将稳步推进,并且重点治理地区有望从华北地区逐渐向东北、西北、华南地区覆盖。

8天然气价格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化发展方向明确

【事件回顾】2017年6月1日,中石油、中石化、大唐等5公司首次公开长输管道企业成本信息。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天然气跨省管道运输价格核定结果。核定后,13家天然气跨省管道运输企业管道运输平均价格比此前下降了15%左右,新核定价格自9月1日起实施。根据这一核定结果,以及天然气增值税税率调整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步将各省(区、市)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100元;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则不作调整。

【点评】2017年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重点推进,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在2016年颁布的一系列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文件下,重点对长输管道的信息公开,成本进行监审。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属于重要的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其价格一直由政府监管,此次价格核定,标志着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价格朝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天然气领域“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价格治理框架基本建立。

随着管输成本信息公开化、管输费计算方法透明化,为天然气管网的开放创造条件,也为未来管网经营者提出更明确的改革方向:将上游资源获取、管道运行、销售进行财务分离,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管输监管体系。管输信息逐步公开,也为第三方准入的实现做好了准备工作,9月份开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进行多次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交收方式,这是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重要尝试,为迎接天然气产业体制改革,实现天然气管网独立与价格市场开放积累经验。

9中俄东线北段具备开工条件,国家长输管道投资回暖

【事件回顾】2017年4月,中俄东线(黑河-长岭段)取得项目核准批复。7月16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至长岭段)试验段二期1标段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打火开焊。试验段二期工程线路总长70公里,管径1422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7月初,俄气集团已经与中石油签订了协议,根据这一协议,“西伯利亚力量”将从2019年12月20日开始向中国供应和输送天然气。目前,“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线已经建成979公里。11月28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长岭)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取得批复,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查。至此,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长岭)项目已完全具备开工条件。

【点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中国境内段于2015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市区,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设计输气能力380亿立方米/年,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2017年底,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境内段全面加速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国内工程开工建设,将分期建设北段(黑河—长岭)、中段(长岭—永清)和南段(永清—上海),预计2019年10月北段投产,2020年底全线贯通。

从装备制造角度,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管材、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世界上单管输量最大的跨境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这条管道的建设对带动中国钢铁冶炼、制管、装备制造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从资源角度,中俄气是我国打通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的最后一项工程,随着俄罗斯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进入,将对我国资源量获取、多元化供应起到有效补充作用。从市场利用角度,中俄东线的到来将最先利好东北地区市场,带动当地天然气产业发展,缓解当地环保压力。对于华北、华东市场,因其管道输配灵活,供应能力大,未来将起到填补该地区天然气市场缺口、季节性削峰填谷的重要作用。

10煤层气探矿权首次招标出让,敲下中国煤层气探矿权公开出让第一槌

【事件回顾】2017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为主,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出让。8月,《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规划(2016-2020年)》获得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复后,11月5日,包括柳林石西、介休、平遥南、和顺横岭、和顺西、榆社东、武乡南、古县永乐北、古县永乐、安泽南等10个煤层气区块探矿权在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几轮激烈竞争,全部出让成功。10个煤层气勘查区块涉及单个区块面积为51-299平方公里,总面积约2043平方公里,预测煤层气总资源量约为4300亿立方米。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国有企业、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获得10个煤层气区块的探矿权。预计,这10个煤层气区块3年内将投入10.73亿元,年均投入超过17.5万元/平方公里。

【点评】此次煤层气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在山西省是首次,在全国也是首例,旨在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深化矿业权市场化改革、统筹加快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煤层气产业作为一个资本、技术集中型产业,其矿权在公开出让后,就山西本省而言,将从很大程度上改变国企独大的观念,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和活力,打通勘探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通道。山西省的煤层气产业长期以来由央企控制,以中石油、中联煤层气等为主的央企拥有山西省煤层气登记面积99.68%的煤层气矿权,而晋煤集团等省内煤层气企业的矿权面积仅占山西省登记比例的0.32%。8家新企业正式进入煤层气勘查开发领域,标志着我国煤层气矿业权公开竞争出让、市场化配置煤层气资源新机制的正式建立。5家民营企业的进入,也为逐渐打破国企在煤层气矿区勘探区独大的局面打下良好的开端。而对全国范围内的油气体制改革来说,也是一次跨越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