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唐本忠:快乐的科学发现

奖项: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

完成人:唐本忠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唐本忠:快乐的科学发现

 

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声,很少看到这么爱笑的科学家。长期在大学工作的唐本忠,习惯尊称每个人为老师。他的乐观与谦虚也使自己看起来远不像年届六旬的人。

 

从提出聚集诱导发光概念到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走过了16个年头。显然他不是以获奖为自己的研究目标,但上天偏偏垂青这样醉心科研、快乐科研的人。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解决发光材料研究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发光分子在聚集状态下的猝灭(ACQ):分子在聚集状态下,发光强度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促使人们不断寻找阻止其聚集的方法。唐本忠团队在偶然之间发现了一类有机分子只在聚集状态下才发光。这些分子呈非平面螺旋桨或风车形状,当堆积在一起时,其分子内运动受阻,因此不能以分子运动形式耗散能量,只能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唐本忠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现象,并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聚集诱导发光(AIE)。

 

顺着这个思路,唐本忠团队开始寻找与发光猝灭截然相反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并开发了诸如四苯乙烯的AIE体系,实现了AIE材料在光电、传感和生物等领域的应用,使AIE成为由我国科学家开创并引领的热点研究领域。

 

从AIE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有60余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00个研究单位的科学家进入该领域,总引用次数超过10万次,近两年每年新增的SCI级AIE论文超过1000篇。AIE相关研究也被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全球科研评估权威网站汤森路透(Thomason Reuters)联合发布的《2015研究前沿》评为化学和材料领域前十项研究前沿的第二位,且为重点热点研究领域。

 

概念创新至关重要

 

“发现新现象、发掘新问题;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模型;开发新应用、开拓新领域”,这是唐本忠提出的创新研究三部曲,其中概念创新至关重要。唐本忠认为,中国每年发表大量的论文,然而庞大的数字并不等于强大的影响,中国应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进军。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力求质量而不能仅满足于数量。在诸多决定研究质量的因素中,概念创新(conceptual novelty)占据决定性的地位。历史证明,新的概念可以引领新的发展潮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革命性的观念可以改变人类的思维模式甚至生活方式。

 

在招生和团队方面,唐本忠“不拘一格揽人才”,不论是有机化学还是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兼收并蓄,近年还增加了生物、医学等背景的团队成员。他对团队的唯一要求就是“用心”和“创新”。

 

快乐科研才能创新

 

“我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被选择中。”唐本忠笑着对记者说,高考志愿本来是文学,可是被家里人决定“除了文科什么都能报”;留学本来想去美国,可国家决定公派他去日本。“如果不能迅速适应这种被选择,并且主动喜欢上这种选择,那就不会有现在的我。”

 

“科学研究能给人愉悦感、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他引用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物理学家迈克尔?贝里的话说:“科学发现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我们搞明白一些东西之后的满足感。在科学的世界里,当你有一些新发现的时候,你会好几天兴奋得像飘在云端一样。这是很多科学家的快乐之所在。”

 

从书架走上货架,让时间给出答案

 

对于如何让新材料走出实验室,唐本忠感受颇深,“学者和商人是两码事,自己做基础研究相对容易,而让成果走向市场相对困难,这个过程会遇到很多挑战。”目前,他创建的公司正稳步发展,生产的AIE材料在海外的售价最高可达每克一二十万元人民币。

 

也许就像美国马里兰大学荧光研究所主任克里斯?格迪斯在AIE材料发展之初所说的,“在不胜枚举的荧光技术中,AIE技术能否脱颖而出从书架走上货架,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来源:锐科技)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唐本忠:快乐的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