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为统一奠定基础

     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为了夺回关羽丢失的战略要地荆州,率大军东征孙吴。于是,吴蜀双方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地区)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史称“夷陵之战”。

蜀汉东吴关系破裂

  “夷陵之战的最大影响是刘备、孙权关系破裂。”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文新对记者说,按照学术界的看法,魏最强大,蜀、吴弱小。天下税收,魏国约占8/10,东吴约占1/10,蜀汉占比不到1/10。蜀汉和东吴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魏,而两国的关系破裂后就给了魏国各个击破的机会。

  “经过这场大战,东吴获得了全胜,几乎把长江流域大部分占领了。蜀汉经过这场战役完全衰落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勉强挣扎着延续。”陈文新表示,蜀汉和东吴关系破裂后,魏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导地位,给天下统一做了铺垫。

  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其动机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对此争议较多。陈文新认为,为关羽报仇的观点太没有说服力。他认为,从东吴的立场看,如能用不大的成本控制荆州,就可控制长江流域,凭借自己的力量和魏相持。从蜀汉的立场来看,假如能够用反击战的方式控制长江流域,也可和魏相抗衡。同时,借着为关羽报仇的由头,可以带动军队士气高涨,这是一场军事上的豪赌。

蜀汉参战人数存争议

  这场大战有多大的规模,吴蜀双方参战的兵力有多少呢?《三国志》之《陆逊传》《步骘传》等明确记载了东吴参战兵力有5万,而对蜀汉参战人数却没有明确记录。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围绕夷陵之战“以少胜多”的问题,学术界争议不断。当前,这一争论仍未休止,认为蜀汉兵力强于东吴者有之,认为蜀汉兵力与东吴兵力相当甚至弱于东吴者亦不乏其人。

  “由于夷陵之战刘备惨遭失败,故蜀汉史官羞于记载伐吴兵力的总数,以致今天学术界无法弄清其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蜀汉总兵力绝对不会少于东吴。”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前程陈述其推理说,首先,发动战争的一方往往是兵力强大的一方,这是军事常识。历史上的刘备虽然用兵无奇,但不至于鲁莽到以区区4万人去进攻五六万的东吴军队。蜀汉章武二年正月,即关羽被杀两年之后,刘备才兵出秭归东征伐吴,说明其伐吴是出于蜀汉整体战略需要,是经过认真考虑和准备后作出的决定。而夷陵之战又是一场与东吴争夺战略要地的关键之战,刘备具有足够实力,仅率四五万人马东征孙吴,绝无可能。其次,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孙权所言“刘备支党四万人”指的是蜀汉前锋部队(还应包括黄权所率后续军队,黄权是在吴班、陈式之后至夷陵的)。既然吴班、黄权所率前锋部队有4万人,那么,刘备所率主力应在6万—8万。

  综合当时蜀汉总体情况看,王前程认为,刘备投入夷陵之战的总兵力至少在10万—12万。因此,将夷陵之战视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并未违背历史真实。

主攻方向错误或致惨败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备惨败夷陵呢?许多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归纳起来不外乎:战略决策失误,违背了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蜀汉内部意见不统一;战争准备不充分;蜀汉后勤保障不足;蜀汉军队缺乏名将;七百里连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刘备盲目自信,骄傲轻敌;刘备舍船就步,放弃水军,战术上失策;旷日持久,师老兵疲;吴军统帅陆逊足智多谋,部署周密。

  “上述看法都有一定道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蜀汉惨败夷陵的主客观因素。但我以为这些并非是蜀汉失利的根本原因。”王前程认为,刘备最终惨败夷陵、导致蜀汉失利的根本原因是主攻方向的选择错误。

  “夷陵位于三峡峡口,山高路险,江河纵横,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东出夷陵争荆州,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是顺江而下;二是从江北夷陵道进攻;三是从江南夷道进攻。”王前程说,把主攻方向选择在江南夷道上,是刘备致命的战术错误。而刘备选择山地进军,则其优势尽失,时间一长,自会疲于奔命,吴军守住险隘,以逸待劳,自可事半功倍。吴蜀猇亭一带的对峙终以蜀汉溃败而有力地验证了刘备的致命失误。他分析道,蜀汉居长江上游,对居于下游的东吴来说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所以,顺江而下进攻东吴无疑是蜀军的最佳选择。可惜当时蜀汉实无水上作战的基础。本来,蜀汉关羽的荆州水军尚有较强的战斗力,但在吕蒙偷袭荆州之战中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益州水军不过是刘备伐吴之前临时组建而成,作战能力很弱,根本不是东吴水军的对手。刘备不选择从大江上进攻东吴,实为无奈之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明海英

夷陵之战为统一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