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检察日报|揭开亲密关系中“隐秘的角落”:枕边行凶者图鉴



按关键词阅读:

命案数量减少并保持低位,但亲密关系之间因婚恋纠葛、家庭矛盾等原因而引发的命案占比越来越大
专家呼吁强化正确的婚姻道德观,构建综合性社会救济运作机制
7月25日,备受关注的“杭州女子失踪案”宣告破获 。 警方通报,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故意杀人案件,被害人来女士的丈夫许某利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此前,7月20日,四川安岳警方接到一屈姓男子报警称其妻子失踪 。 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报案人屈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 目前,屈某某供述了杀妻犯罪事实,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
这些案件中,凶手无一例外都是被害者的枕边人 。 这类发生在亲密关系之间的重大刑事犯罪被不断曝光的背后,还有更多家庭矛盾激发的犯罪苗头藏匿于当事人的沉默中,成为社会的隐痛 。 那么,发生在亲密关系之间的重大刑事案件近年来呈现什么趋势?这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当你处在一段“危险的亲密关系”中,如何鉴别行凶者的“多副面孔”?对此,采访人员调查比对了相关数据,采访了一线办案检察官、反家暴实务界工作人员以及犯罪心理学专家,为大家揭开亲密关系中“隐秘的角落” 。
因感情纠葛、家庭矛盾引发的命案呈快速上升趋势
“1999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6.2万人降至6万人,年均下降4.8%;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占比从45.4%降至21.3%……”
从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透露的数据来看,20年来,我国严重暴力犯罪及重刑率下降明显,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百姓安全感不断提升 。 但一些见于各大媒体的命案报道仍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为此,我们选取了江苏省苏州市检察机关20年来办理命案的数据变化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以点带面探究命案发生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
根据苏州市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9年,苏州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命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09年达到最高点,2009年之后一直保持低位,至2019年又有所上升,较2018年上升了28.8%(其中,这与公安机关在2019年破获了很多陈年旧案有一定关系) 。
有着多年刑事检察工作经历的苏州市检察院重罪检察部副主任魏国巍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近20年来,按照苏州的常住人口计算,每10万人命案发案率大约保持在0.65左右,根据已公开的数据,与全国基本持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百姓的人身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 ”
就案件类型而言,自1999年至2019年,因劫财引发的命案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 因报复或斗殴引发的命案,呈数量上升后又极速下降的趋势 。 而因感情纠葛、家庭矛盾引发的命案,在2009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 。
“这组数据表明,1999年至2019年间,苏州地区的命案,呈现出明显的‘劫财型——报复殴斗型——感情纠葛、家庭矛盾型’转变趋势,感情纠葛、家庭矛盾型犯罪在当前已经占据了命案发生主要原因 。 ”魏国巍进一步分析 。
“近20年作案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呈现由陌生人占多数向熟人占多数转变的趋势 。 ”魏国巍说,在人员关系上,1999年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命案占比41.8%,2009年上升至54.8%,随后又呈极速下降的趋势 。
上面几组数据,与近几年频频报道的夫妻、家庭之间的命案呈现相同的特点:虽然命案数量减少并保持低位,但命案案发缘由、命案人员关系等方面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亲密关系之间因婚恋纠葛、家庭矛盾等原因而引发的命案占比越来越大 。
对于命案总量变化背后的规律,魏国巍分析指出,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之下,人口基数的大小决定了犯罪总量的大小,而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占比,又极大影响着犯罪数量和类型 。 “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带来命案不断上升的趋势 。 从2009年以来,人口增量不明显,相对应的命案数量也一直处于低位、稳定状态 。 ”


稿源:(检察日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P41330312020.html

标题:检察日报|揭开亲密关系中“隐秘的角落”:枕边行凶者图鉴


上一篇:大河网|留守女孩报北大考古系引热议 女生能实现考古梦吗?

下一篇:央视网|大连:已完成城乡地区的核酸检测工作


人文

项目|曲靖经开区成立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

阅读(27)

园区党委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成立曲靖经开区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的批复》。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书记徐升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