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中国新闻周刊|生意断崖式下降,义乌小商品市场会被电商取代吗?



按关键词阅读: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曾经是世界经济奇迹
但在世界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
与互联网全面崛起的时代背景下 , 一场疫情
令长久以来一直潜伏在其体内的弊端显现了出来
中国新闻周刊|生意断崖式下降,义乌小商品市场会被电商取代吗?

7月13日晚上8时 , 义乌北下朱村 , 主播苗苗在做直播前最后的准备 。 摄影/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人员 杜玮
义乌小商品市场转型之困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人员/杜玮
发于2020.8.03总第958期《中国新闻周刊》
往年这个季节 , 是陈爱玲最忙的时候 , 有时一天能接六七个订单 。 但在今年的7月10日上午 , 既没有外商来店里采购 , 也没有接到国外下的订单 。 陈爱玲有点无奈地笑着说 , “以前这时候 , 我是不可能和你在这儿聊天的 。 ”
56岁的陈爱玲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一家以彩条为主要产品的商铺已有22年了 。 在世界各地用来装扮圣诞节的彩条中 , 平均每十件中至少有八件都从义乌出口 。 但在过去几个月 , 她的生意一直惨淡 。
陈爱玲的现状 , 是义乌国际商贸城7.5万个商铺的典型代表 。 传说中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实际包括好几个实体市场 , 其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是义乌国际商贸城 , 由5栋建筑组成 , 有18个“鸟巢”国家体育场大小 。 这里经营着200多万种小商品 , 销往全球210多个国家 , 在新冠疫情之前 , 日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 , 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
自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 , 外贸占总交易量七成的国际商贸城生意遭受重创 。 商城内多家商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今年生意至少下降了一半 , 多者达七成 。 过去20多年以来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凭借外贸成为“世界超市” , 但在世界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与互联网全面崛起的时代背景下 , 这朵传统线下交易模式孕育出来的花 , 正在经历着一场严冬 。
由外转内
外贸曾助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走向辉煌 , 如今却成为生意断崖式下降的祸首 。 义乌市商务局出口科科长陈铁军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 , 过去几个月 , 义乌市的出口额基本呈现“W形” , 即2月受国内疫情影响 , 出口额探底 , 之后回升 , 但随着3月下旬国际疫情暴发 , 出口额再次回落 , 5月起 , 订单开始逐渐恢复 。
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管理机构为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义乌商城集团) , 集团市场发展总监张玉虎有些自嘲地说 , 这次疫情 , 国内主要打上半场 , 国外打下半场 , 但义乌商户们打满全场 。
据陈铁军透露 , 往年 , 义乌常驻外商人数为1.5万人 , 每年到义乌市场采购的外商超过50万人次 。 今年3月 , 义乌曾邀请10000名外商回来 , 但后因入境限制 , 只回来4000多人 。 据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统计 , 1月至4月 , 义乌登记入住境外人员36066人次 , 同比下降79.3% , 而常驻义乌的外商人数下降到7200余人 , 减少了一半左右 。
过去几个月 , 陈爱玲对外商的期盼程度可谓望眼欲穿 。 无论是外商人数 , 还是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的返单 , 陈爱玲的生意都比往年同期急剧下滑 , “连以往的1/3都没有” 。 今年4月 , 陈爱玲只接到了11笔订单 , 且多为几千元的小单子 , 而去年4月 , 她的订单量多达40个 。
即便接到订单 , 陈爱玲也很纠结 。 国外疫情不稳定 , 如果做了货 , 到时收不到款怎么办?但如果现在不生产 , 到时又交不了货 。 今年3月 , 陈爱玲接到的外贸订单中 , 有3笔总计7万多元的货品 , 原本定于当月交货 。 但后来 , 外商告知收货推迟 , 至今货还堆在仓库 。


稿源:(中国新闻周刊)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P413291R020.html

标题:中国新闻周刊|生意断崖式下降,义乌小商品市场会被电商取代吗?


上一篇:中国新闻周刊|高更画展: 一个“渣男”艺术家遭遇的道德审查

下一篇:央视财经、厦门疾控|这种病毒已变异!传播快!国内一地发布红色高输入风险等级


人文

项目|曲靖经开区成立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

阅读(27)

园区党委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成立曲靖经开区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的批复》。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书记徐升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