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新华日报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老旧小区改造成为热门话题。采访人员第一时间调研大量老旧小区并采访相关专业人士后发现,“居民需求如何协调”“改造后谁来管”“钱从哪里来”等难题依然是制约该项工程的“拦路虎”。不过,通过长期的多方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思路正在变宽,办法也正在增多。
点菜下单,
这里问计问需于民
2020年,南京计划整治的老旧小区约68个,上世纪90年代竣工的许府巷片区是其中之一。来到整修现场,许府巷南侧3栋沿街的居民楼被绿色的纱网和木架“裹”得严实,而道路另一侧,1栋楼房已揭开了“面纱”,崭新的浅咖色墙体、整齐排放的空调架,全然一副新小区的模样。
“这次小区整治的重点是统一楼顶、墙面,另外还会做路面翻新、楼道翻新等。”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许府巷片区现场负责人顾千明告诉采访人员,“这次整修的标准只有260元一平方米,无法让每一位居民都满意。”此前,不少小区的整修标准上千元,除了最基础的公共区域整修,还会把每家的窗户换成双层钢化玻璃,并装上防盗窗等。
采访人员了解到,每平方米不超过260元的标准,来自于《南京市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行动计划》的规定,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整修标准“统一”,老百姓的需求却很“个性”。“六楼如果同意改造电动车停车棚,我就愿加装电梯。”“一楼同意装电梯,我就支持改车棚。”在摸底一个小区的居民需求时,调查员谢宇飞犯了愁,好事也是难事,成为他的最深体会。
好在,转机来了。“玄武区在南京率先建立‘点菜下单’模式,将小区整治内容分成5大项62小项,涵盖房屋整治、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等,让居民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根据小区实情先解决刚需。”玄武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目前正在进行改造的板仓街78号小区,改造前积极发动群众,问计问需于民,在听取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完善方案。
玄武区的大纱帽巷38号2019年完成改造,成贤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万六梅介绍,此次改造主要做一些基础工作,许多老旧小区“先天不足”,在改造时应该更加注重合理、实用,“例如垃圾分类需要装垃圾房,但老小区空间小,垃圾房甚至会影响走路,于是在小区内放置了颜色各异的垃圾分类桶。”
“此次《意见》将老旧小区改造分为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老旧小区改造对拉动内需有很大好处,但中央也明确要求各地区分轻重缓急,杜绝不切实际的盲目举债推进,保证了可持续性。
长效管理,
“保鲜”改造小区
《意见》为改造提供了可持续性,老旧小区改造后如何“保鲜”则需要各方“大动脑筋”。
“大家从来没交过物业费,以前一年就是交50元的卫生费。”在无锡一处改造过的小区内,65岁的王阿姨告诉采访人员,改造后要收物业费,很多住户不习惯,收费难,改造后的小区疏于管理,出现“回潮”现象。
对改造小区实行长效管理,江苏多地展开了先行先试。
最近,南京玄武城建集团正在抓紧推进全区约1900栋楼、近390万平方米、4.9万户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兜底工作,通过摸底调研与实地考察,将兜底老旧小区划分为76个服务片区,先行安装257个监控点位,落实技防、安防要求,并逐步派驻约700名各类物业人员进驻。
“小区整治工作仅仅是其中一个开端,依靠‘建’‘修’,解决的只是基础条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长效管理,维护整治成果。”上述玄武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为防止问题反复,玄武区要求小区整治前必须实施违建拆除、健全业主自治组织,建立长效管理模式,并且要求街道根据管理状态的考核结果下拨长效管理资金。今年以来,玄武区进一步结合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成立了玄武区城建集团,明确小区整治由城建集团实施,并对出新后小区进行物业管理,确保小区脏乱差不“返潮”。
稿源:(精选热点资讯)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P413235R020.html
标题:改造|南京老旧小区改造众口怎么调:应问计问需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