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来源:医林百晓生(ID:Freemedicine)
几天前,武汉的一位护士从13楼一坠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跟着她一起坠下的,是所有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同行们的心情。
这几天各个朋友圈里都吵翻了天:有的人指责院方以及管理层欺人太甚;有的人则说这个护士太矫情,承担不了压力云云。
持有第一种观点的多半是护士出身或者本身就是护士,她们的观点是强烈而激愤的,在发表意见的同时还会举出亲身经历的许多例子,比如“在领导的眼里,十个护士坠楼都抵不过一个病人坠床”。
持有第二种观点的多半是护士群体以外的人,也许是没有切身经历的缘故,相比前者,他们要冷静得多,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不干,何必要去死?”
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于事无补,倘若再来一次这样的矛盾,我们能避免下一个护士坠楼吗?或者,我们能够怎样避免这样的矛盾?
我不知道这个护士是否也患有抑郁症,更不知道她在医院里是否真正受到了难以忍受的不公正待遇,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她留下了那段关于离职的话,然后死了。
据说监控也坏了(有的说是根本没有),院方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现在弄得大家众说纷纭。我倒觉得这监控坏与不坏其实没啥分别。即便监控没坏,你能看见什么?你又想看见什么?
现在社会信息高度透明又浮躁无比,以至于人们对真相的渴望常常会掩盖了对事件背后深层面原因的分析。虽然我也不赞同这位护士自杀,同时也觉得她缺乏一点承担压力的韧劲儿,但争论的双方在有一个问题上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护士群体在医院内总体地位不高。
地位不高就意味着受委屈,就意味着待遇差,就意味着离职率的升高。
从基层医院一直到顶级医院,护士们的离职率是依次升高的,在某些大城市的医院里,护士干到六、七年便离职几乎已经成了惯例。这些离职的护士们有技术,有经验,也不是不愿意干,只是到了该提高待遇的时候,便没有人愿意为她们的经验和技术买单了。
于是她们便走了,或者另谋高就,或者转行。在能够找到下家的前提下,她们个个走得义无反顾;而那些找不到下家的,就只能继续接受“地位不高”的这个事实。
用人单位之所以能这么牛,是因为门外还等着许许多多找不到工作的护士,而之所以有这么多护士找不到工作,是源于这些年医学院校的疯狂扩招。这一点不光是护理专业,医生专业也是如此。
当大量的医学毕业生涌入社会、而政府的投入还不足以维持那么多职位的时候,用人单位挑人的姿态自然就会越来越高。而且,现在的医疗体系是完全市场化的,家家都要尽可能地博取利润---招的人多了利润就会减少;员工的资格越老,院方要付给的工资就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院领导,你会怎么做?
说到这里,圈外的朋友可能会问:有经验的老兵走了,一线全是没经验的新兵,那就不担心业务水平受影响吗?
答案是:不担心,因为不需要!
对于高水平的护理,受益最大的首先是患者,其次是医生,但这两者显然都没有能力决定护士们的去留。真正决定她们去留的幕后指挥棒,既不是护士长也不是院领导,是市场。
因为按照目前的社会总体现状,真正能让医院好好存活下来的是常规的稳定的医疗服务,并不是高精尖的医疗技术。虽然老百姓对此类技术的需求其实是越来越多,但由于医疗纠纷和伤医事件频发,现在高难度的医疗行为数量已经大打折扣。医生“认怂”,倒霉的都是患者,只是外人很难察觉得到而已。
稿源:(医师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P21304112020.html
标题:没坏|再谈武汉护士坠楼事件:即便医院的监控都没坏,你又能看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