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每人每天只产生38克外运垃圾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从去年开始,浙江省多个城市开始推行“两定四分”的垃圾分类模式,拉开了以全品类垃圾治理为核心的“垃圾革命”,为全国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贡献了“浙江经验” 。
微风徐徐,炊烟袅袅 。干净整洁的街道上不见垃圾的踪影,风摇荷叶间,正是一派美丽乡村的景色 。走进浙江省金华市端头村,人们会为这里的洁净而感叹 。而这里的居民却知道,在垃圾分类深入实施之前,村里与其他乡村的脏乱差并没有什么区别 。
近日,采访人员随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来到浙江,看到了垃圾分类深入推行以来对城市乡村的真实改变 。
垃圾分类看似件小事,却是关系社会文明水平、关乎绿色发展的大事 。
近年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从去年开始,浙江省多个城市开始推行“两定四分”的垃圾分类模式,拉开了以全品类垃圾治理为核心的“垃圾革命”,为全国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贡献了“浙江经验” 。
这个村每天只产生15公斤外运垃圾
端头村是金华市舟山镇上的一个小村落 。这里景色秀美,风光旖旎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个村子人均日产垃圾仅有38克,这也让端头村成了网红村 。
“端头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拣清运、回收利用、分类处置 。”该村党支部书记俞海说,“可以说,垃圾分类成就了端头村的美好生活 。”
在村民应菊群的小卖店里,有着4本垃圾兑换账单 。除了小卖店店主的身份之外,应菊群还担任着垃圾分类记录员的工作 。废旧电池能以旧换新、3个灯泡可以兑换一个节能灯……
自从2017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应菊群已经记录了厚厚4本兑换账 。
为了方便村民投放,端头分别设置了5座小木屋 。每座小木屋分3个投放口,村民只需按颜色投放即可 。俞海介绍,源头分类只是第一步 。垃圾最终要实现减量,关键在于分拣到位 。每天9时许,垃圾清运员将垃圾全部送到村头的资源回收点,由垃圾分拣员进行二次分拣 。经过分拣员的处理,端头村每天需要外运焚烧或填埋处理的垃圾仅有15公斤,每人每天只生产38克需要外运的垃圾,真正实现了垃圾减量化 。
村民项永宁告诉采访人员,这几年村子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村子漂亮了,还评上了景区 。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垃圾分类真的好!”
端头村的绿水青山,正在转化成村民们的金山银山 。
今年4月,端头村投资900万元打造的以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会务学习、民宿餐饮等活动为主的垃圾分类研学基地正式开门迎客 。“我们希望更多的游客能来到端头村,看一看美丽的风景,见证乡村的美好景色 。”俞海说 。
垃圾分类日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68岁的陈红香是浙江省金华市东孝街道下王社区居民 。她生于此地长于此地,见证了从村到社区的转型和街道从脏乱差到一尘不染的变化 。
如今,陈红香成为了一名垃圾巡检员 。在经过她的检查后,一袋袋垃圾被分门别类地投入对应的垃圾桶中 。
说起这份工作,陈红香充满热爱:“让家里更美了嘛,还有钱赚 。”
事实上,这份工作远不如陈红香说得那样轻松 。东孝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晨飞告诉采访人员,随着城市的发展,下王社区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起初,有些人对垃圾分类的工作并不理解、嫌麻烦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真正能够让理念融入生活,促使居民把垃圾分类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这当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日积月累地推广宣传,摒弃旧观念,才能有根深蒂固的效果 。”
稿源:(未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P112Y322020.html
标题:每人每天|每人每天只产生38克外运垃圾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