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万里长江流经宜昌232公里,在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三峡奇景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宜昌因水而兴,长江大保护对宜昌意义重大。全面实施长江流域禁渔,是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按时保质完成好这一历史任务,坚决防止“禁渔令”成为一纸空文,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落实禁渔令,打造长江大保护升级版”系列报道,呼吁每位市民从自身做起,抵制非法捕捞,保护母亲河。
文章图片
明目张胆不见了
偷偷摸摸还是有
百里洲镇位于枝江市长江中游荆江段首段,是万里长江第一大江心洲,因环江堤防长74公里,合百余华里,故得名百里洲。
7月23日中午12时,百里洲派出所教导员徐山和两名民警开始了禁渔巡查,采访人员随行。
面包车在百里洲是极为普遍的交通工具,民警驾驶的巡查车辆也是辆民牌面包车。正常情况下,驾车绕行百里洲一圈需1个小时,但巡查时走走停停,一圈下来得2个多小时。
“巡查不是走过场,一定要细心。”徐山说,首先要观察江面,看有无小渔船在非法捕捞,其次是在一些鱼群较为集中聚集的重点江段水域,需下车步行巡查,还有的水域江边被大树等物遮挡视线受阻,也需步行过去一探究竟。
在冯口村江边水面上,一截露出江面约30厘米的竹杠引起了徐山警觉。民警使用棍子击打这截竹杠几次后,竹杠依然直立未倒。“这就有问题。”徐山说。果然,民警将这截竹杠拽至岸边后,竹杠下方捆绑着的一串渔网随即浮出。网长10余米,网内有着数十条小鱼正在挣扎。
据介绍,这种渔网俗称“地笼”,呈长方形,长度从十余米至百米不等,造价成本极低。非法捕捞者在地笼内放几块石头将地笼沉入江中,然后使用竹杠插入江中或用漂浮的矿泉水瓶在沉笼处做标记,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偷偷返回此处找到标记将地笼取走。
“这是一种毁灭性非法捕捞方式。”徐山说,地笼的网孔极小,无论大鱼还是小鱼一旦误入地笼就会被网孔缠住无法脱身。经过一个多月的禁渔宣传和严打行动后,如今在江边明目张胆地非法捕鱼、电鱼行为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这类极为隐蔽、查处难度较大的非法捕捞方式。不法分子将地笼沉入江中后就离开了,民警发现地笼后大多会选择在附近潜伏蹲守,但往往很难抓到现行。
一个多月来,枝江市已查获收缴此类无主地笼397个。
心存侥幸图暴利 处理一案警示一片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宣传和严打行动,非法捕捞的危害和禁渔意义已深入人心,但因暴利驱使,仍有少数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7月9日凌晨5时,长阳两名农村妇女使用265个地笼和6副长629米的粘网,在隔河岩库区非法捕捞时被巡查民警抓了个正着,她们捕获的62斤鱼类中大部分是幼鱼。7月19日上午8时,宜都一男子使用自制的渔网在江边非法捕鱼,结果刚刚捕获了3条刁子鱼后就被警觉的过路市民举报,被警方抓获。7月3日晚7时,枝江市4名男子见长江水位上涨,于是相约捕鱼尝鲜,结果在捕获10余斤鱼后被巡查民警抓获。7月7日,当阳市一名男子费尽心机,在凌晨3时出门使用自制高压电打鱼工具捕鱼。
采访人员梳理近一个月以来宜昌各地警方和执法部门办理的非法捕捞案件发现,这些非法捕捞者全部都通过电视、广播和手机等渠道接触了解过禁渔宣传,也知道非法捕捞的危害和当下推行的10年禁捕工作,但为了赚外快和尝鲜却依然选择了知法犯法,被抓后才纷纷后悔不已。
稿源:(中国网)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G210c2020.html
标题:百里洲|禁渔:点滴细处着手 只求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