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进入到下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好戏连连,成为中国区域发展风头最劲、活力最强的板块,没有之一。
7月10日,四川公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蓝图”,明确“怎么看”“怎么办”等重大问题。5天之后,成都紧锣密鼓开会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与此同时,重庆召开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定调渝东北打好“三峡牌”、建好“城镇群”。“成渝CP”发展让人充满期待。
7月16日,成渝两地海关同日公布外贸半年报。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275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强势“转正”;成都实现进出口值3230.9亿元,同比增长23.5%,爆发式增长,两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
显然,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个国家战略提出半年后,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不仅蓄力开好了头、起好了步,而且还发力跑出了加速度。毫无疑问,又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在中国内陆风生水起。
天时、地利、人和,双城经济圈的美好才刚刚开始!
拿好牌
4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个圈就是深圳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它创造了享誉全球的深圳速度,如今已成为仅次于北上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
2020年春天,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间节点上,中央在西南地区画了一个大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个圈同样具有里程碑、全局性意义: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
站在宏观层面上看,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在新形势下经略西部腹地、扩展战略回旋空间的宏大手笔,同时也是引领变局、开拓新局,在大变革中培育新的战略支撑、营造有利战略位势的谋远之策,事关区域协调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安全。
从微观层面来看,成渝地区要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个战略定位站位是中央送给成渝地区的“大礼包”,换言之,在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陆纵深推进的历史进程中,成渝地区拿到了一手好牌。
见证历史变革是一种荣幸,把握时代发展坐标更是一种担当。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继“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之后,成渝地区再次崛起的重大发展机遇。事实上,成渝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人口数量最多、人才聚集最密、产业基础最好、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区域,前途一片光明。
不妨拿数据来“说话”。2019年成都、重庆GDP规模突破4万亿,占全国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7.1%、19.8%,近10年GDP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近4个百分点,而且背靠广阔的市场腹地,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之后的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第五个支撑带”,举世瞩目。
亮底牌
时间不会等人,机遇稍纵即逝。在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成渝两地纷纷亮出底牌,明确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行动方案”。
4月15日,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7月15日,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这两份《决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标志着双城经济圈开始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稿源:(中国经济网)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G20T22020.html
标题:经济圈|评论:打好成渝双城经济圈一手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