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金阳县马依足乡党委副书记、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四级调研员郑伟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肖洋 徐湘东
7月28日,在凉山州脱贫攻坚帮扶干部人才表扬大会上,作为“凉山州十佳帮扶队员”,金阳县马依足乡党委副书记、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四级调研员郑伟,通过一个人、一颗土豆、一个约定3个故事,从个人思想、产业、移风易俗等方面,讲近几年当地的变化。
文章图片
凉山州脱贫攻坚十佳帮扶队员
现场,凉山州委、州政府还对普格县荞窝镇云盘山村等10个“十佳综合帮扶工作队”,刘维等10名“十佳帮扶队员”,王坤等500名“优秀帮扶队员”,黎斌等100名“优秀攻坚队员”,王祖兴等50名“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表扬。
一个人
贫困户从精神上“站”起来
2017年,通过专业安置,郑伟来到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作,同年12月,他来到凉山州金阳县马依足乡任党委副书记。
“眼神都是迷茫的。”他说,当时乡里有个叫俄日打的贫困户,很爱喝酒,每天一睁眼就拿着酒瓶蹲墙角晒太阳,活也不做,工也不打,田地都被荒废了。
他想,这种情况,无论给多少钱、多少帮扶政策,只要精神上“站”不起来,俄日打就不能走出贫困。于是,他主动与俄日打结成帮扶对子,每次到村,首先就去俄日打家。
俄日打听不懂汉语,他就带着会汉语的彝族青年到俄日打家,一遍一遍讲扶贫政策,宣传“扶贫不养贫”。逐渐地,俄日打有了脱贫致富的愿望。
不过,俄日打还是担心,自己一没钱,二没技术,观念上有了转变,但具体怎么操作才能摆脱贫困呢?此时,他告诉俄日打,没钱有扶贫信贷,没技术有农机专家免费上门培训。经过几个月的劝说教育,俄日打在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不仅戒了酒,还在土地上种起了乌洋芋和玉米。“只要地里有了收获,心里便有了盼头。”此外,俄日打还在塑料厂找到了一份工作,2019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万元。
郑伟说,只要贫困户在精神上“站”了起来,就能从贫困的物质生活中走出来,就能靠双手摘掉“穷帽子”。
文章图片
一颗土豆
致富路宽了也长了
郑伟说,在马依足乡,特别是迷科村,大部分村民都依靠乌洋芋的种植来维持生计。乌洋芋,即有着紫色外皮和肉的土豆,有着丰富的花青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苹果的10倍,一般商场很难买到。不过,在当地,这种土豆因为量大,卖不了一个好价钱,大家并不把它当做一个好东西。
但在郑伟眼中,乌洋芋却是个脱贫致富的宝贝。他带着帮扶工作队,注册了“迷科乌洋芋”的商标,还为“迷科乌洋芋”申请了“四川扶贫”标识,从此,当地的乌洋芋走出大山,走进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商超,成为抢手货。
此外,他们还在各大电商平台开了网店,并开了两家线下专卖店。为了保证品质,延长销售期,郑伟为乡上争取到了150多万资金,引进了分级洗选设备,并建起了20万公斤储量的冻库。为保障村民收益,他还自掏腰包,为村民买了农业保险,乡上的种植大户们,即使遇到天灾也能保证基本收益。
一套“组合拳”下来,当地的乌洋芋从自食产品,变成了供不应求的商品如今,每公斤售价在7-30元不等。长在深闺无人识的山药蛋,一下子就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疙瘩。
在乌洋芋产业的带动下,2019年乡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40元,较2017年增加了4220元。更可喜的是,当地村民有了产业支撑、电商支持、保险兜底,致富的道路更宽了也更长了。
稿源:(封面新闻)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91233162020.html
标题:党委副书记|凉山脱贫攻坚表彰会上 这个穿烂11双鞋的书记讲了3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