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 江湖|长江江阴段渔民退出“江湖”开启新生活】无锡日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禁捕之后,大量渔民不得不退出“江湖”。与“禁捕令”同步进行的还有“禁售令”,从事江鲜销售的市场摊主、餐饮店老板也紧随其后退出“江湖”,纷纷在江阴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换招牌、改菜单。没有买卖,就没有非法捕捞,“禁售”事关长江禁捕成败。据悉,自“禁售令”出台后,该市已核查整改网络交易违法线索16条,并对两起把“海刀”原料宣称“长江刀鱼”的经营行为进行了处罚。
不捕、不卖、不买、不食长江非法捕捞渔获物,江阴“江鲜之城”是否美名不再?以江为生的渔民如何开启新生活?本网采访人员继续走访。
换个方式
“三鲜”重回市民餐桌
这些时日,位于江阴市临港开发区申港街道的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公司迎来了鲥鱼丰收季。养殖大棚内,工人撒下一把把饵食,鱼群纷纷抢食水花翻腾。渔网收紧时,肥美的鲥鱼在网中不停地跳跃着。
看到这一幕,江阴“江鲜之城”美名不再的担忧或许可休矣。因为,他们早就开始研究如何用养殖的方式,使“三鲜”重回餐桌。“河豚大王”郑金良就是这个扛起了养殖“三鲜”大旗的人,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的帮助下,他攻克河豚、鲥鱼、刀鱼人工繁殖与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如今,他创办的冰清牌“三鲜”早已走出无锡,并在上海市场打出品牌,“今年的河豚已经都被上海的大饭店预订了,真的是供不应求。”刚从上海出差回来的孙女郑冰清告诉采访人员。
郑冰清5岁起便和爷爷一起向长江放流鱼苗,长大后更是对水产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2014年,郑冰清考入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这之后她一直研究和关注珍稀鱼类的繁衍难题。如今,她和爷爷一起守护着“长江三鲜”。
疫情期间,郑冰清利用网络直播,向大家介绍“长江三鲜”的生活习性,讲解如何去保护长江中濒临灭绝的鱼类。直播的同时,爷孙俩也不忘帮助村民代售农产品。郑冰清说:“我要在保护长江野生鱼的同时,带动沿江人民通过养殖致富。”
换个思路
转产挖出聚宝盆
其实不单是郑金良,采访人员来到位于江阴利港街道的胜锋水产养殖合作社时看到,趁着涨潮,老板张胜锋正在开闸进水,跟在他身旁的学徒曾经也是个渔民,转产后,特意前来“取经”,学习养殖螃蟹的技术。“边抽边放,让水循环起来。”张胜锋告诉采访人员,这片近千亩的蟹池距离江堤大约200米的距离,从小爱吃江鲜的他,很早就发现长江里水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就动起了引长江水养殖的脑筋。
“兴化螃蟹9月份上市,江阴螃蟹要到10月1日以后,口感较甜。”张胜锋说,由于长江水质较硬,螃蟹的成熟期相对来说会晚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市场上受追捧的程度,上市后,与别的螃蟹相比,靠长江水养殖的螃蟹每斤能贵上10元。
在距离胜锋水产不远的维常村,更是形成了家家户户养蟹的盛景。“村中西横河连着利港河,能够引入长江水,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村党总支书记钟渊告诉采访人员,靠着只有长江水养殖才能拥有的独特“口感”,维常村还入选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维常村的渔民新村约有60户人家,绝大部分都是曾经的渔民。在40多岁的钟渊的印象中,小时候,这些渔民就已从苏北搬迁到这里,以捕鱼为生。“转产后,看到维常村内养起了螃蟹,这些村民也纷纷跟着养起了螃蟹。”钟渊说,目前,整个维常村的水产养殖户达到了150户以上,养殖面积达到了3000多亩。
稿源:(精选热点资讯)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511P592020.html
标题:江湖|长江江阴段渔民退出“江湖”开启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