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新农村的堤|(防汛抗洪·一线人物)新农村堤坝上来了“点灯人”



按关键词阅读:

新华社合肥7月23日电(采访人员吴慧珺、姜刚)22日晚上9点多,翁道平和同事们在新农村的堤坝上架电线。他穿着一件长袖的夹克衫,外面还套着一件红马甲,汗水从他的额头顺着脖子往下淌,衣服被汗湿了大片。
翁道平是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县供电公司石杨中心供电所的一名普通员工。汛情发生以来,堤坝上除了抢险队伍,还有默默守护的“点灯人”,56岁的翁道平便是其中之一。
新农村位于安徽省和县石杨镇,外涧渠流经村庄。受连日强降雨影响,外涧渠水位居高不下。
外涧渠一边临着山,一边临着新农村的堤坝。夜里,站在坝上伸手不见五指。新农村党总支委员邹连润说,堤坝下村庄里有2800多名群众和3600多亩良田。
“夜里巡堤时,手电照明强度不够,视线很差。”邹连润告诉采访人员,堤坝斜坡上的草丛里经常藏着毒蛇、毒虫,一不小心就有被咬到的风险。
“点灯人”来了。22日下午5点半,翁道平和7位同事来到新农村的堤坝上。因堤坝路面刚填了石子,工程车无法通行,他和队友们一起背负肩挑,扛着电线等设备,上大坝准备“点灯”。
这条堤坝有1.3公里长,翁道平心里估摸着得30米一盏灯,在有险情的地方多装上几盏,大概需要50余盏灯。
布线、插毛竹、装灯泡、接线路……翁道平和同事们分成四组,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看上去简单的工作其实处处藏着危机。
盛夏时节,杂草繁茂,堤坝上有的地方草木已及人深。只见翁道平一手举着毛竹,另一只手分开杂草往草丛里钻,草丛里有不少蚊虫,稍微一动弹,蚊虫便都飞了出来,他甩了甩头,试图驱逐,同时迅速将毛竹插进土里立起来。
“这是最后一根毛竹了,立起来之后就能通电了。”翁道平说,今晚堤坝上就有灯了。
话音刚落,通电了!只见50余盏灯把堤坝照得透亮。
看到堤坝上的灯亮了,邹连润心里总算踏实了。从7月17日巡堤以来,他最担心的就是老人在夜里巡堤时会摔倒。
“他们是光明的搬运工!”邹连润说,以后村民们巡堤自己更放心了。
灯亮了,翁道平脱下外面的马甲和手套,坐在路边喝了一口水。和邹连润一样,他也踏实了。
7月17日以来,翁道平和同事们已点亮2200多盏灯,照亮了65公里堤坝。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点灯”任务,是从前一天晚上8点多忙到第二天下午5点多,夜以继日点亮了26公里的堤坝。
灯光下,采访人员看到,翁道平的双手手背都是被杂草割破的伤痕。
【 新农村的堤|(防汛抗洪·一线人物)新农村堤坝上来了“点灯人”】“这不算什么,过几天就痊愈了。”翁道平说,“把灯点亮,就能给巡堤带来方便,给村子带来更好安全保障。”(完)


    稿源:(新华社)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511O112020.html

    标题:新农村的堤|(防汛抗洪·一线人物)新农村堤坝上来了“点灯人”


    上一篇:隔离|珠海市暂停实施珠港互认隔离医学观察政策

    下一篇:合力|公交车上乘客突发疾病晕倒 司乘合力助病人转危为安


    人文

    项目|曲靖经开区成立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

    阅读(27)

    园区党委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成立曲靖经开区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的批复》。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书记徐升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