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昨日,无锡官宣出梅,困扰大家的超长雨季按下“暂停键”。采访人员从新吴区防汛防旱指挥部获悉,由于今年入梅早、梅雨期长、梅雨量大,截至20日,全市平均梅雨量为767.8毫米,为多年平均水平的3.1倍,梅雨总量位列1954年以来第1位。面对复杂严峻的汛情,新吴区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夯实责任,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打赢防汛减灾硬仗。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入梅以来,全区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各类应急情况得到第一时间处理。合理调度运行区属55处防洪泵闸站,辖区内河水位大多数时间控制在3.50米以下,有效降低了骨干道路及重要企事业单位雨水内涝的风险。同时,强化各种应急保障措施,太湖、望虞河、运河沿线前置应急抢险施工企业7个,大型抢险设备14台套,22支300人抢险队伍处于热备状态,23支685余人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至昨天出梅,辖区汛情平稳。
打好主动仗,防汛备汛不松懈
汛期到来之前,新吴区相关部门就提前做好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在梅雨期出现的易积水点,将险情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快易淹易涝点整治,落实下凹式立交桥、地下空间、低洼地带、排水泵站等重点部位防护措施,对危旧房屋、学校、医院、养老机构、施工工地等场所全面检查,保障了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江溪街道兴竹社区于汛期前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对秦巷、俞巷、大竹园新村等八条村巷进行逐一排查,对辖区内的危漏房、低洼地带等重点部位进行不间断巡查,由于进行地毯式防汛隐患大排查,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7月14日,防汛人员在排查时发现,在珠江路立交桥通道,道路出水口与河道之间的连接处有大量水草和淤泥淤塞河道影响排涝,遂用大型挖掘机进行清理,当天从晚上9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1点,终于清理出了一条长达50米长的通道。无独有偶,7月6日,在长江东路公铁立交桥下,防汛人员奋战20小时,挖出了一个长120米左右的出水沟,让立交桥下排水畅通,为第二天参加高考的考生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香泾浜、宅基浜两条河道是新吴区的排涝主通道,两条河道的水位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新A区近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排水是否通畅。汛期为保障周边企业正常生产,区住建局于7月6日连夜奋战12小时,在香泾浜、宅基浜等闸站临时架设了20寸柴油发电机混流泵5台套,有效提升了两处闸站的排涝能力,极大缓解了高新A区的防汛压力。
党员带头,牢筑防汛“安全堤坝”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7月6日上午暴雨突袭,振发社区振发公寓汛情紧急,社区全体党员干部迅速反应,顾不上雨水的拍打,大家有的在道路积水点排水,有的拿起铁锹清除现场淤泥,大家蹚着水一锹一锹地装沙袋、运沙袋,围在被淹车库的进出口。
迎战“暴力梅”,新吴区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全力帮助在雨中遇到困难的群众。滂沱大雨中,有党员把困在水中的小汽车和电动车推出来,把车中的人员背出积水区,还有人徒手挖出管道淤泥……有些党员因连续奋战没时间吃饭,到晚上10点才在防汛现场吃盒饭。
在新吴区城管部门工作的党员刘章的孩子出生才几天,他就投入了防汛抢险工作。孩子呛了羊水住院治疗,由于防汛任务重,他抽不出时间看望在医院的孩子,只能请医生帮忙照顾。尽管如此,妻子没有丝毫怨言,而是在微信上发消息鼓励他安心防汛工作,并关照“不用回信息”,以免影响他工作。刘章说,他和同事们每天在7点之前,都要到各自负责的易积水点检查一遍,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月6日—7日,刘章与同事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没休息,直到汽车汽油即将耗尽发出警报,他才意识到要加油了。
稿源:(精选热点资讯)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31146032020.html
标题:立交桥|无锡新吴区迎战“暴力梅” 打赢防汛减灾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