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人们与社区的距离,似乎从未如此之近。
疫情突袭,作为防控第一线的广大社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各方力量迅速在社区集结,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构建安全生活环境,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推动践行健康理念。
做健康人,做健康事,创健康社区。全市3235个社区、3876个行政村,正成为市民健康和城市安全的“守门人”。
百万志愿者挺在防疫一线
6月12日傍晚,丰台天伦锦城社区党委书记钱诚接到紧急防控通知。她放下做了一半的饭,没来得及跟家人告别,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此后一个月,她和十几位社工24小时守着社区,一直没回家。
天伦锦城是距新发地市场最近、规模最大的小区。13日清晨,小区里的近万名居民一觉醒来,发现小区封了,难免情绪焦躁。本已彻夜未眠的社工又冲到了一线,一遍又一遍解释,安抚大家的情绪。
眼圈黑了,嗓子哑了,手机被打爆了。在社区防控的战线上,全市近10万名基层工作者连续奋战,地毯式开展“敲门行动”,曾到过新发地市场的31.6万人迅速被纳入医学观察。
社区连结千家万户,体量虽小,却挑千斤重担。大到拉网排查、社区封控,小到送菜买药、心理安抚,事无巨细都要在这一环节落实。然而,持续半年的高强度作战,社工们已经疲惫不堪。危急时刻,本市探索形成的吹哨报到、党员双报到、干部下沉等好机制,又一次发挥出巨大作用,推动着资源和力量迅速向一线下沉。
5.8万名市区、街乡干部一沉到底。在丰台花乡黄土岗,运输工具紧缺,生活物资被卡在一公里之外。4名来自市审计局的小伙子肩扛手提,用最原始的办法为居民送来米面粮油。
41万名在职党员返回社区报到。天陶红莲菜市场发现确诊病例,在一街之隔的西城乐城社区,上百名在职党员立即行动起来,自发建立起政策咨询、信息摸排、居家隔离服务、卡口值守等多个小组,补充防疫力量。
朝阳群众、西城大妈、东城社工等百万名志愿者,也纷纷站到了社区防控一线。在东城东花市南里,街坊们组成了“邻里烛光队”,每晚7至9时在社区“遛弯儿”,接棒社工寻找联系不到的业主。
党建引领多方合力,筑牢了健康社区最坚实的防线,也用汗水和真心收获了居民的信任。
以绣花功夫构建安全环境
如今北京应急响应级别已经调至三级,全市的防控工作渐渐从应急状态转向常态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歇一歇。扎牢社区的防疫大网,还需要持之以恒巩固成果,以绣花功夫构建安全的环境。
“新冠病毒无孔不入。疫情防控也应该‘平战结合’。战时,迅速调动医疗资源;平常,则要通过建设健康社区,为居民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首都儿研所副研究员尹德卢曾作为专家组成员,赴武汉指导社区防疫。他认为,“健康社区”最直观、最首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环境是否整洁卫生。
用绣花功夫营造整洁环境,具体的抓手便是办好两个“关键小事”——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
2分13秒,这个数字深深印在朝阳甜水西园社区党委书记李颖的脑海里。这是从1号楼走到3号分类投放点的时间,也是撤桶之后,居民扔垃圾需要走的最长一段路。
“选址时,我们掐着表走了不知多少遍。”李颖说,社区为推垃圾分类实行撤桶并站,仅保留五处分类投放点,有专人值守。可点位到底设在哪儿,才能方便更多居民呢?
一个小小细节,让居委会较上了真儿,社工们反复踏勘测算,前后开了八次居民议事会,保证居民不论是出小区、去菜站、进车库,都能顺手把垃圾扔了。
稿源:(精选热点资讯)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2112K42020.html
标题:健康|城市安全“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