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21岁的甘忠浩今年毕业于荆楚理工学院,看上去有些瘦弱。此前,他眼里的军人是“很帅”“很酷”,这次和空降兵的战士一起战斗,他最大的体会是“羡慕”。“羡慕他们拥有强壮的体魄,还有那股子不服输的精气神,他们让我更加坚定了参军的决心,希望能够梦想成真。”
乌林镇人武部干事陈亚星说:“虽然在吃苦方面还有待提高,但这10个年轻人积极性都很高,而且服从命令听指挥。通过参加这次抗洪抢险,让他们完成参军前的‘成人礼’,很有意义。”
文章图片
洪湖女子民兵连在三八湖上筑长堤。(袁华裔 摄)
她们争着去做“乘风破浪的姐姐”
7月11日上午,江岸区朱家河大堤。
江岸区人武部的500民兵,往来上堤运送防洪土袋,脚下不断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
堤边,有两位女民兵正站在泥水里装沙袋。与其说站在泥里,不如说是“扎”在泥里,两人的双脚已深陷泥中,无法移动,她就通过转腰,麻利地将白色的编织袋撑开,配合一旁战友用铁锹取土装在编织袋里,扎好,递给的战友,送到堤上。
这两位女民兵都是来自江岸区车站街街道办事处的武装部干事,一个叫陈化,一个叫石丽娟。上午8时,作为女民兵,她们奉江岸区人武部防汛命令,与400多位战友一起赶到这里,加固堤防。朱家河是长江的支流,近期河水泛滥防汛压力较大,需要修筑一条临时防汛设施。
雨后的朱家河堤格外泥泞。两人穿着雨靴从闸口还没走到大堤,就沾满了黄泥,被脚下的泥水一吸,拔都拔不动。到达现场后,陈化和石丽娟负责配合战友将挖出来的土,装到编织袋里。装满一袋,差不多有20公斤重,要用力才能提起。
没装到一袋,双脚就陷进泥里,刚开始,两人还把脚拔出,换一下位置。可不一会儿又陷在另一个泥坑里。后来两人干脆就不换了。脚下越陷越深,没过了脚腕,再加上土里不断有泥土撒满,两人很快就“扎”在泥里。
当天是阴天,但朱家河堤上没有一丝风,身穿民兵制服、扎在泥里装填沙袋近两个小时,陈化和石丽娟的衣服被汗水湿透,汗珠顺着盘起的头发往下直掉。
看到她们两个小时没有休息,有人劝说她们歇一歇,她们却说,把脚从泥里拔出来不容易,耽误时间,不如干完活再说。
从上午8时至中午12时,两人总计给超过300个编织袋装土打包。石丽娟说,其实相对男民兵们来说,她们的工作可能是最轻松的,但即使这样,回到家仍然感到全身的骨头都在疼,“很久没有这样满负荷地工作了。”陈化回到家,家里人也奇怪,“说怎么弄这么脏,除了脸上干净一点,全身都是泥巴”。但是虽然累,但是两个人都觉得很光荣,很开心。“我们是长江边长大的武汉人,这时候就是要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家乡。”
陈化和石丽娟都是主动报名参加这次任务的。陈化说,自己从小就生长在长江边,亲眼目睹了1998年和2016年两次大洪水。今年是她第一次亲身参加防汛一线的行动,她觉得这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经历。石丽娟说,人武部其实还有其他的男同事,但是有的人生病,有的人在外地赶不回来,她觉得作为一名民兵,这个时候就要当仁不让,“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来做”。虽然她们都没有服兵役的经历,但是面对汛情,她们表现出了军人的坚定。
作为民兵,陈化和石丽娟已经不是第一次站在武汉保卫战的战场上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们也作为社区防控工作者的一员,帮助社区居民买菜买药。武汉的降雨暂歇,但是上游的洪峰已经快要到来,陈化和石丽娟已经做好了准备,投入下一次战斗。(田国松 袁华裔 陈礼平 洪培舒 何武涛)
稿源:(精选热点资讯)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1111J32020.html
标题:村民|抗洪大堤,一个“盛产”英雄的地方(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