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人民日报客户端
为了解大凉山脱贫攻坚的情况,我们从2019年2月到大凉山,一直蹲到农历6月的彝族火把节。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跋山涉水,走遍大凉山11个国家级贫困县,以及部分非贫困县的贫困村寨,面对面地采访了100多位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群众。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们握笔的手忍不住地颤抖,我们哽咽着无法发问,我们的泪水打湿了采访本。长篇报告文学《大凉山走向明天》就是这段心路历程的一个成果。留给我们的,则是心灵的永久震撼,灵魂的反复洗礼,以及对我们人生观的一次次拷问。
紧贴这片土地,才能听到擂鼓般的脚步声
最早向我们介绍大凉山脱贫攻坚情况的,是凉山州一位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州委副书记。2019年1月,这位副书记到省城参加省人大会议,他挤出参会的空闲时间,向我们介绍情况。谈得久了,大家都饿了,就到宾馆旁边的小巷子里吃一碗面,然后继续谈。他的讲述,令人震撼,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也扭转了我们许多固有的印象和概念。然而,真正认识大凉山,却是在来到大凉山、并且紧紧贴近这片土地之后,我们听到了擂鼓般的脚步声,那是数百万彝族群众奔向明天的脚步。
和神州大地上的所有兄弟民族一样,彝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同样有着不可遏止、不可阻挡的向往,而这场脱贫攻坚伟大战役,则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坦途。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彝族群众开始自发搬迁,从环境极为艰苦的高寒山区迁往低山区,迁往富饶的安宁河两岸。这种无序的迁徙,造成了各种乱象,也给迁入地带来了种种难题。然而,当我们真正来到这些彝族群众中间,与他们深入交谈之后,我们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鼓起勇气,告别故土,完全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他们渴望改变贫穷的生活。数万彝族群众的自发搬迁,其本质与当时全国各地农民工进城并无两样,无非是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古往今来都是这个道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种迁徙与流动,带来的是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与城市的活力大增,从而带来了国力的迅速增长,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囿于认识的不足,囿于地方保护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政府部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采用行政手段对他们进行驱赶制止,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收效甚微。
在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后,我们党和政府回应民心,顺应民心,通过彝家新寨建设、通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组织了数十万人的有序迁徙,一批批彝族群众离开苦寒山区,住进了安全舒适的住房。这个彝族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迁徙,得到了彝族群众的衷心拥护!历史学家曾经用一步跨千年,形容大凉山的民主改革,而这个大迁徙,何尝不是彝族群众走向现代文明的开始呢?
最初接触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有畏难情结的,觉得反映这个问题难度很大,因为牵涉的面很广,涉及的政策性问题很多,而且迄今尚无定论,表现起来也很困难。但是,采访越深入,我们越是认识到:这是大凉山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大凉山脱贫攻坚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点,我们不能回避,我们也要攻坚!于是,我们走访了几十个极度贫困村,我们赶到这些贫困村的原址,又来到这些贫困村搬迁后的新村。这些极度贫困村大都在海拔2500以上,海拔高,气候异常。有时候,我们进老乡家采访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走出来的时候竟然是满天雪花飞舞,地面上已经积上了厚厚一层雪。我们住过海拔2000多米村委会活动室,寒气逼人,冻得手脚麻木;我们鼓起勇气爬过悬崖村的钢梯,虽然无法爬到顶,也感受一下天梯上的眩晕;这些感受,不到实地实在是无法得到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拉近了和采访对象的距离,掌握了大批鲜活的素材,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我们要描写的主人公们。
稿源:(精选热点资讯)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111142R020.html
标题:脱贫攻坚|当我们紧贴大凉山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