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公司|务工一人 脱贫一户( 四 )



按关键词阅读:


在威宁县小海镇万河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威农合作社的牌子很亮眼。
合作社占了两层楼房,除了四间职工宿舍,还配有一间职工食堂,里面有十几张圆桌,可容纳大约90人就餐。
何献超是威农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动员了朝阳新城的70个人组成合作社,每人出了1000元入股。何献超估计如果一切顺利,今年每亩蔬菜纯利润能有1700元到1800元左右,年底能有70多万元用来分红。如果亏了,还有每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作为保底。
70名社员每10人一组,管理着周围400多亩菜地。
60多岁的石天惠是三组组长。在地里干了一辈子活的石天惠,在这里重温了集体生活。
社员们集中居住,统一劳动,包吃住80元一天,每月做满22天每天奖励20元。日工资和采摘计件工资相结合,多劳多得。
但合作社的开端并不顺利。何献超说,种菜不是件难事,难的是和社员们的沟通。
何献超曾在昆明种了8年大棚,学了一套系统的技术。他要求大家科学种田,但一开始就遭到了抵触。
“大家觉得,种了一辈子地现在我还不会种了,还需要教吗?”何献超说,他们没有标准化生产的意识。比如传统农田没有工作走道,人在地里想怎么踩就怎么踩。规范化种植,锄草打药采收都在操作便道里完成,“拿萝卜来说,土壤是否蓬松对萝卜影响最大,萝卜在长大的过程中,你从它旁边踩过去,把土踩硬了,它长畸形了,就卖不出去”。
光是“走路”这个问题,何献超都要挨着去教一遍。
威宁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祖贵东说,原来老百姓种的低效玉米一亩才收600-700斤干玉米粒,卖1块钱一斤,扣除地膜、肥料、种子钱和人工,一亩地还要倒贴640元,现在科学种植, “威宁三白”(白菜、白萝卜、莲花白)一年能种三季,亩产值在12000元。
祖贵东说,威宁的蔬菜因为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有利于物质积累,同时海拔高,病虫害少,蔬菜品质高。目前,威宁的蔬菜扶贫试点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蔬菜基地。
“工人们年龄大都在45-60多岁这个区间,新事物接受慢一些。”对此,何献超也能理解。
“有的工人脾气犟,很不服气,经常争吵。现在慢慢能接受科学方法了。”何献超相信,捋顺了管理的问题,合作社的事业前途是光明的。
“捡菌子”工人开上了私家车
何献超希望捋顺的管理问题,何琪同样也遇到过。
“以前一提起新员工进厂后的表现,大家都头疼”,威宁县五里岗产业园区,威宁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联部负责人何琪说,“现在好太多了”。
威宁雪榕公司金针菇日产量130吨,30条作业线,每条线10个人,每天要切四五吨菇脚。
“我们的不少生产流程,其实是可以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完成的,但在威宁这边还不行,除了挣钱,我们还要考虑带动就业、为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多做点事情”。
何琪介绍,从2015年在威宁投资建厂至今,雪榕生物现有2500名员工,绝大多数来自本地,精准扶贫户就有1500人、易地搬迁户500人。
何琪说,“刚进厂时,很多人没有上班和制度的概念,以为就是在这里捡菌子,工作散漫,不好管理”,“一到吃饭时间,垃圾扔得满厂都是”。
“但事实也证明,多花点时间,都是可以转化为职业工人的”。
何琪说,从上下班遵守交规、吃饭排队、技能教育,“我们一点点地培训,最终都起到了效果”。
在位于威宁县经济开发区五里岗产业园区的金针菇二期项目采收包装车间内,随处可见穿着棉衣的工人忙碌的身影,车间内的低温环境和外面夏日的炎热形成了很大反差。
胡巧兰从专门设计的瓶子里把金针菇轻轻取出来,用刀把菇脚切掉,然后把产品放回到作业线上,接下来是分级、称重、包装、打包封箱。胡巧兰说,“我是从小海镇搬到县城的,2017年来公司上班,过去是精准扶贫户,现在每月工资3000多元已经脱贫了”。


稿源:(新京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010TH2020.html

标题:公司|务工一人 脱贫一户( 四 )


上一篇:影响中国|主雨带即将北抬!未来十天淮河流域降雨偏多

下一篇:合龙|江西鄱阳中洲圩合龙后全面复堤工作仍持续 村民返家尚需时日


人文

项目|曲靖经开区成立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

阅读(27)

园区党委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成立曲靖经开区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的批复》。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书记徐升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