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2020年6月,威宁县五里岗一个易地搬迁就业扶贫车间前,一个工人休息时陪孩子玩耍。施启情在今年4月成立了公司,投资70万在该地建了两个扶贫车间,解决部分搬迁人员的就业问题。车间有个特点,有多少大人,就有多少小孩。
文章图片
2020年6月,柏杨林街道的扶贫车间里,孔维怀(左)在教一名刚入职的聋哑人陈双凤绕线圈。4月27日,孔维怀成立了一个电子公司,为江苏的两家大企业做定制马达转换器。他的公司是柏杨林街道6个手工业就业扶贫车间之一。
文章图片
2020年6月,工人在威宁雪榕公司金针菇生产车间内忙碌。2015年,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威宁投资建厂,生产金针菇。雪榕生物现有2500名员工,绝大多数来自本地,精准扶贫户就有1500人、易地搬迁户500人。
文章图片
2020年6月,威农合作社社员在种菜。在蔬菜大县威宁,政府将流转的土地交给由搬迁民众组建的6家合作社种菜。其中威宁合作社牌子亮眼,70名社员集中居住,统一劳动,包吃住80元一天,每月做满22天每天奖励20元。日工资和采摘计件工资相结合,多劳多得。
【开栏语】 如同一切宏大的历史,都是由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事件构成,我国的脱贫攻坚之路,也写满了千万种殊途同归的扶贫样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还有不到半年时间,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即将实现,这将是无比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这新的图景,写满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的脱贫密码,潜藏着千万种不同的奋斗故事与人生姿态。这些故事,发生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之上,内置于脱贫攻坚的叙事之中,自有一股生龙活虎的力量,它们应该被感知,被看见,被彰显,被旌扬。
记录改革进程,描摹中国精神,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机构媒体,新京报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派多路采访人员赶赴各地采访脱贫攻坚事迹,记录脱贫路上的搏击与求索,奋斗与欢欣,艰难与无畏…… 新京报评论员 王言虎
“贫穷”,一度是贵州省毕节市难以摆脱的标签,最多时有超过260万贫困人口,得益于精准扶贫,到2019年底,毕节市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2万,预计2020年将全面实现脱贫。与之对应的另一组数据:4年来,毕节28.48万深居大山,被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的贫困村民,经过异地搬迁,在城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毕节市扶贫办主任刘敬东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具有毕节特色的脱贫之路。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易地扶贫搬迁并不是简单地“一搬了之”,而是要“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现在“搬得出”已经实现了,如何才能“稳得住”?就是要通过就业、产业、政策兜底来提高搬迁群众的收入,而就业则是最大的抓手。
采访人员日前在毕节采访,抓取了几个就业故事,这里面有政府的支持,有企业的帮扶,也有贫困户自主创业的尝试。同时,也看到了搬迁农户们努力适应城市生活,在观念上的转变。
“菜鸟”老板的用人“尴尬”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一排临街的扶贫车间里,孔维怀穿着件黑白几何图形的衬衣,一下子就从人群里跳脱了出来。戴一副黑框眼镜,干干瘦瘦的他曾是燕子口镇龙洞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8年6月搬迁到柏杨林街道的阳光新城社区。
稿源:(新京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010TH2020.html
标题:公司|务工一人 脱贫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