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中医里常提及六经辨证 , 关于六经的概念 , 很多人其实是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 , 六经本身并不是经络 , 或是脏腑的代名词 。 早在《伤寒论》中 , 其实就已经有相关的概述了 。
古往今来 , 不少人致力于“三阴三阳”理论的研究 , 但仍不能领略其真谛 。 六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且看正文!
《伤寒论》中六经的含义颇为广泛 , 并非单纯的经络、脏腑等所能包容 , 它是由不同阶段发展起来的一个综合概念 。 古今研讨六经实质 , 说法包括大同小异有近100种 , 然各持一端 , 未能统一 。
三阴三阳理论的形成 , 源远流长 , 若自《内经》或自仲景为始 , 进行断代研究 , 断然不能领略其真谛 。 其实仲景之六经的形成 , 经过了一个名、形、用、象结合的过程 , 略述于下 。
三阴三阳“名”的形成
仲景将其前医经系统和方药系统完整地结合起来 , 形成了理、法、方、药的理论体系 , 这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 。
因此 , 除医书而外 , 先秦诸子的理论也是他理论体系的基础 , 其书中亦不乏《易》、《老》、河洛之学的思想 。 阴阳理论的产生 , 滥觞于《易经》 , 广布于诸子 , 如《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 《列子·天瑞》中说“天地之道 , 非阴则阳” 。
【星缘五谷|伤寒六经是如何形成的?】
《荀子·天论》中说“列星随旋 , 日月递火召 , 四时代御 , 阴阳大化”等 , 都涉及了阴阳这个矛盾对立的哲学概念 。
早期的太少阴阳说 , 虽然能够较为具体地分析时间和空间 , 较为清楚地说明事物对立面间的转化过程 , 对立双方的矛盾运动 , 其各方面都存在着偏盛偏衰的情况 , 事物的相互转化 , 是一个渐变过程 , 大多是从渐变始 , 至突变终的 。
故尔阴阳的少、老之间 , 有一中间过程 , 从少到老 , 经历着初生、壮盛、衰老的过程 , 如此才能赅尽事物的变更现象 。 《周易》八卦之中 , 是老阴生阳 , 老阳生阴 , 坤卦下的一阳生震 , 二阳生兑 , 三阳即乾 , 由阴至阳 , 形成少、壮、老三阳;而乾卦下一阴生巽 , 二阴生艮 , 三阴即是坤 , 由阳至阴 , 形成少、壮、老三阴 , 体现了阴阳之间在时、空、量上的转化过程 。 八卦相荡 , 六十四卦由是而生 , 赅尽了事物变化模式 , 而每卦六爻 , 一分为二 , 初、三、五为阳 , 二、四、六为阴 , 三阴三阳 , 显示了事物运动的少、壮、老的变化规律 。
而“文王八卦”中的三男三女说 , 采用了一分为二、三分为六的方法 , 暗寓《老子》“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的含三为一的思想 。 这里 , 太少阴阳的理论 , 已发展成为三阴三阳理论的雏形 , 而且包含了位(上、中、下)、时(初、中、末)、量(少、壮、老)的概念 , 这就是三阴三阳理论的初期阶段 , 它是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哲学概念而被应用的 , 是人类认识论的结晶 , 也就是三阴三阳的“名”的形成 , 是医家三阴三阳理论的嚆矢 。
三阴三阳“形”的引入
《内经》的成书 , 是中医学由神权医向哲学医的过渡 。 《内经》和《难经》的作者 , 将三阴三阳理论移植到医学中来 , 保存了原有的自然界认识论思想 。 将《易经》中宏观宇宙、重共性、多思辨的认识论思想继承过来 , 并赋予相对微观的人体形质 , 使三阴三阳理论在《易经》哲理的“名”的基础上 , 注入“形”的内容 , 将一个崭新的“形、名”结合的三阴三阳理论作为说理工具 , 运用到医学中来 。 《内经》对于《易经》中的知常察变、司外揣内、见微知著、推此及彼、究果求因、静意视动的认识论方法有所发挥和完善 , 将其运用于疾病的认识中 。
如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愿闻阴阳之三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 ”多少是量的概念 , 把阴阳分而为三 , 加强了《易经》中三阴三阳“少、壮、老”的量的概念 。 而在《难经·七难》中 , 将三阴三阳与时、日结合 , 提出三阴三阳旺时说 , 不仅反映了阴阳量的概念 , 而且又包含了三阴三阳与时间的关系 。
这些都是医家对三阴三阳认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在《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太阴阳明论》等篇幅中 , 将三阳三阳理论与脏腑、经络结合 , 又赋予了三阴三阳以脏腑、经络、脉象等“形”的概念 。
《素问·热论》中外感热病的三阴三阳理论 , 以感邪发病时日 , 与脏腑经络、三阴三阳结合起来 , 既运用了原有的位、时、量的认识论概念 , 又与人体的脏腑形质结合 , 且指出热病的转变顺序 , 隐含病势恒动的思想 , 是三阴三阳理论“形”“名”结合的典范 。
在这一联合体中 , 虽然也提出了三阴三阳气化的概念 , 但仅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 尚未升华到人体功能的认识上来 。 所以这个阶段 , 是三阴三阳理论的“名”——认识论思想 , 和“形”——脏腑、经络相结合的阶段 , 亦即医家移植哲学概念进入自然科学领域的阶段 , 它是中医学由神权医向哲学医转化的划时代的标志 。
稿源:(星缘五谷)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c0Q4F44Q2020.html
标题:星缘五谷|伤寒六经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