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景区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户( 四 )

2019年以来,野玉海千户彝寨还先后举办彝族火把节、全国鞭陀大赛、滇川黔桂四省(区)第十六次彝文古籍协作会、西部地区国有林场年会、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第二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同时,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鞭陀博物馆”和“世界上最高的螺旋盘升跨坐式单轨桥”,这些富有民族特色风情也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往。

野玉海管委会旅游局工作人员李春香介绍,这里医务室、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超市等一应俱全,为了让搬迁户融入景区发展,我们还定期开设培训和就业课程,景区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为彻底斩断穷根,贵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2015年12月,贵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当头炮”,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开展了贵州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刚认为,水城县玉舍镇的做法与经验,可以称为易地扶贫搬迁的“玉舍样本”。将彝族文化融入搬迁点的规划建设,打造彝族文化载体,实现“以文聚魂、以文凝神”;搬迁点与景区互促互进,实现“以景促搬、以搬促景”;依托景区优势开发就业岗位,吸引搬迁群众到景区就业,增收致富,实现“以景促搬”;同时,将搬迁群众的文化资源开发出来,让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成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的重要因素,实现“以搬促景”。搬迁点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务室、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超市等一应俱全,为搬迁群众解决后顾之忧,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