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学生读书调查:超四成每月读书不足一本( 二 )

“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历史中伟人的重大决策和事件。”这就是江南大学学生马博喜欢读历史人物传记的原因,相比于虚构的小说、故事,真实的人和事让他觉得自己所读的书,就是在描述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大学生|大学生读书调查:超四成每月读书不足一本

大学生喜欢书籍类型比例。中国青年网采访人员 李华锡 制图

近六成对自己读书情况不满意

在此次调查中,兰州大学学生王一博面对自己读书情况满意度时,选择了“十分不满意”。他认为,虽然自己读的书也并不少,但总是不能像身边的人一样对名人名言张口即来,关于书里的内容也总是很难发表出自己的见解,“觉得自己读得还是太浅了,读完就扔到一边,没有记录也没有思考。”

调查显示,有44.1%的受访学生对自己读书情况不太满意,36.69%的受访学生基本满意,认为非常不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分别为13.19%和6.02%。

“读得太片面,专业之外的书阅读还不够。”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学生王红对自己读书情况的评价。她读的书基本都是学术性书籍,主要为了满足课程学习的需要。她告诉采访人员,自己每次去图书馆总是直奔需要类型的书架,对其他类型的书一直没有很深的了解,前段时间偶然看到舍友借阅的漫画,发现其他类型的书也十分有趣。


大学生|大学生读书调查:超四成每月读书不足一本

大学生读书情况满意度比例。中国青年网采访人员 李华锡 制图

高校教师建议:避免急功近利、盲目从众,读书要有选择

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团委书记徐伟琦认为,大学生读书应该当成一种知识的积累,而并非急功近利、盲目从众的形式,良好的阅读效果是要经历长远发展慢慢体现的。他建议,大学生在阅读时,要带着问题去学,学习过程还要带着审视的眼光,具有挑战权威的勇气,在阅读中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华北理工大学团委老师刘潇潇认为,大学生读书要学会选书,选书要把握好“两个懂得”,一是要懂得选类型,二是要懂得选书目。选书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为了汲取知识、学习技能还是情感疏导,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书;定好类型后,通过看标题、看目录、看作者、看书评等方式,了解比较究竟要看哪一本或哪几本书。(应受访者要求,除教师外,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大学生|大学生读书调查:超四成每月读书不足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