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乌龙”从何而来?圭塘河流域周边的居民小区、餐饮商铺、工业企业、支流污水,处处都是污染源头。如何“截污”,是圭塘河治理的头号难题。
针对不同的污染来源,便采用不同的“药方”。对于流域周边居民小区,实施雨水立管改造,杜绝生活污水入河;沿河餐饮商铺,建立餐厨垃圾回收体系,杜绝乱排乱放进入河道;沿线支流水系,改建截污管网汇集污水,确保污水截留输送处理;片区超量污水,建设截污工程,杜绝污水溢水入河。
“所以说在截污方面,我们是付出了代价的。”雨花区国资经营集团监事会主席邓友回忆,“不仅如此,这五年时间里,我们还拆了圭塘河沿线接近200多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改善最为明显,污染源全没了。”
同时,在圭塘河两岸建设约40公里的截污干管,全线119个排口通过截污井、截流坎等措施实现全截污,确保晴天无污水入河。
“常态清淤之外,我们还引进微生物治理技术,设置活化设备持续培养和输送微生物,效果很明显。”邓友介绍,为了补充活水来源,2016年圭塘河实施了生态饮水工程,保障生态基流,促进水体自净、水质修复。
此外,长沙市雨花区三级河长一齐上阵巡河,组建专业巡河队,每天实时上报排口溢流、环境卫生及违法违规情况,并跟进整改。通过建立雨花区网格化智慧巡河平台系统,实现区街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河长制管理新模式。
为了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圭塘河全线设置6台自动水质检测设备及操作平台,采购移动式水质监测车,适时发送数据,自动生成分析结果,实现快速、灵活、精准的水质监控。
自我“造血”
自1999年以来,雨花区先后投入80余亿元进行流域治理,但治理河段才完成了不到一半,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如何在治水这场持久战中,解决资金难题?
以往都是“花钱治水”,何不“治水生钱”?2014年,雨花区开始了新的探索,通过建设圭塘河悠游小镇滨水商业街,引进社会资本,主导融资、建设和维护,建设公园配套物业,用经营性收入弥补管理投入,建立合理偿还计划。
2017年,雨花区注册成立圭塘河流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并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长沙首个采用PPP模式的治河项目—圭塘河井塘段城市“双修”及海绵城市示范公园,通过全域容积率统筹及培育特色生态产业等方式,增强公园造血功能。
“大家看远处的这几栋荷式小楼,都不是私人所有,是公园的物业用房。”走在圭塘河的观景长廊上,邓友打消了采访人员的疑惑,“通过对圭塘河流域的治理,流域周边的租金也随之上涨,我们提升物业用房的档次并出租,每年大概可以产生六千万的租金收益,从而解决公园可持续运维资金来源,实现以园建园,以园养园。”
公园内还有一座共享图书馆吸引不少人的注意,据馆长介绍,这家图书馆是由政府建设物业、企业捐赠装修、热心志愿者公益组织无偿管理和运营的共享空间,馆内图书均由企业和市民捐赠,在这里,市民可以共享河畔环境、共享交流空间、共享各类书籍。
夜色降临,公园绿地上,市民或悠闲散步,或热聊玩乐。邓友说,“共建共享共治,是雨花区一直秉承的理念,也是我们公园在对外招商过程中的一种坚持,我们更侧重图书馆、海洋馆、教培馆之类的招商,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确保市民生活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稿源:( 人民网举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479843.html
标题:圭塘河|“臭水沟”变“风景线” 长沙圭塘河“逆袭”成生态(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