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虽然值钱,但它早就不是跑赢通货膨胀的最佳选择!( 二 )

其次,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前一斤大米可以兑换一个鸡蛋,后来大米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而鸡蛋的生产效率不变。那么就会变成二斤大米兑换一个鸡蛋。这里,我们可以把社会生产效率看作是大米,鸡蛋看作是黄金。那么社会发展越快,生产效率越高,稀有固定的黄金也就越值钱。这种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好事,但是对于生产者就不行了,生产的越多反而越不值钱,谁还愿意去生产进步呢?


黄金虽然值钱,但它早就不是跑赢通货膨胀的最佳选择!

所以,在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黄金的供应量,也生产效率达到一种平衡,保证不能出现三斤或者要四斤大米才能兑换一个鸡蛋的情况。但是,由于黄金的特殊性,很难做到与经济发展的同步,于是就要脱离黄金的束缚,至此货币就诞生了,从最初的银元、大洋再到现在的纸币。

这样,纸币的增发是完全可以跟上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越快,纸币发行也就越多。很快,纸币的发行量就远远的超过了黄金供应量,这个时候就回到了最初的关系,纸币多了之后,其对应的黄金价值自然就会下降。但是,如果抛去黄金的关系话,商品与货币之间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毕竟货币的黄金价值降低,商品的黄金价值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