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带一路”出了问题,而是西方国家的心态出了问题( 五 )

就债务与发展的关系而言,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有债务,有发展。第二种,有债务,无发展。第三种,无债务,无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不希望看到第二种、第三种,而是要努力做到第一种模式。不怕有债务,关键是债务要能够解决关键问题。中国国内也有很多城市,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有大量政府债务,甚至很多领导最初为此饱受质疑。但要让时间来检验成效,即投资能不能找准发展“痛点”,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获得感,能够让相关项目产生“化学反应”。有经济发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没有经济发展一定解决不了问题。

第二,如何看待“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没有投资,没有健康的跨境资本流动就不会有经济复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资本流动进入低谷期。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7年8月的报告,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债券和股票投资、银行借贷和其他投资)相比2007年缩水65%,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规模由1.8万亿美元下降至近1万亿美元。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像以前那样跑到世界各地慷慨投资,而纷纷提出“XX优先”的口号。本国的工人就业比海外投资更加重要。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动力熄火,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却与日俱增,稳定在1200亿美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