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TCL李东生:我们给2017年的自己打85分
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访TCL李东生:我们给2017年的自己打85分。来源是网易。
第1页访TCL李东生:我们给2017年的自己打85分
北美时间1月9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即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风向标的全球大展会,众多参展上使出浑身解数,在这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同场竞技。昨日刚刚举行完北美发布会的TCL,在今天携全系新品高调亮相CES展会现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非凡创造力--X6 XESS私人影院/X5/X2、C6/75C2、P5/P6等众多款式彩电产品集中亮相成为了CES展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tcl|李东生|彩电|李董|华星|拉美---小编总结的本文关键词
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
为了能够让来自中国的媒体团更好的了解TCL在彩电行业的布局以及未来彩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参观完本届TCL展台展示的产品和技术后,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接受了来自媒体群访,下面是天极网采访人员从现场带来的精彩问答。
采访人员:李董,今年的数据是2300万台,昨晚刚刚公布,对这个数据如果打分,会打多少分?
李董:我们给自己打85分,今年我们销售量超过了计划的目标2200万台,所以它是一个优良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扣掉15分,主要是在几个市场,我们做的好就是美国市场,85分得来主要是中国市场、美国市场、拉美市场,这三个市场我们做的比较好。今天我们在拉斯维加斯,我讲美国市场,2016年我们从175万台到2017年400万台,这个增长还是非常大的,我们连续几年都被权威媒体评为美国增长最快的电视品牌。去年我们进入了全渠道,我们从沃尔玛到Costco,再到Target,再到Best Buy,去年我们最后一个大的零售渠道Best Buy也进去了,而且反应的效果非常好。我们有信心,按照这个趋势,2018年我们的销售将会在美国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
另外,就拉美市场来说,我们在拉美的巴西、阿根廷两个主要的南美国家继续保持业务的稳定增长,去年我们销售盈利的情况都是不错的。
中国市场去年也是不错的。
去年拉美市场增长比较快,刚才我说了,昨天下午见到了巴西的合作伙伴,今天我们见了阿根廷的合作伙伴,去年我们在这两个主要国家销售上升挺快。
中国市场也有一个很大的改善,中国业绩竞争力的改善,使到我们在中国市场实现了逆势增长。去年其实国内彩电市场竞争蛮惨烈的,我们在大品牌当中,相对是保持增长率最快的。这是我们给自己85分的原因。
另外,从产品层面来讲,我们去年也上了一个新的档次。大家可以看到,这次我们展示产品的技术应该和国际领先水平是同步的,在一些技术领域,我们甚至做到了领先国际同行的水平。
当然,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要改善,去年我们欧洲市场表现还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的中东和非洲市场、俄罗斯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潜力。另外印度市场对我们来说也是刚刚开始,这些不足也是我们未来的机会,我们在彩电业务和TCL整体业务方面,还是制订了一个长期稳定成长的规划。
采访人员:集团的重组,市场也很关心,在按部就班的推进中,重组之后把华星作为一个主要的核心资产,把公司作为华星一个融资公司,市场把你们和京东方在对标,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京东方股价翻倍,现在也是接近2000亿市值,TCL这边有400亿左右,明显低估的状态。就我个人来看,相对京东方,TCL有模组,也有芯片、整机,是垂直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但是市场似乎没有给予一个应有的估值水平,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差异,我们还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得到一个合理修复?
李董:按照规则,我不能直接评论股票和资本市场的事情,我们只能按照自己公司的商业逻辑给大家做个介绍。确实在中国资本市场,混业经营的公司的估值普遍会低于专业经营的公司。这个内在的逻辑就是混业经营往往产生资源的分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2016年开始新一轮变革,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关多元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我们会继续把我们的终端产品、半导体显示、人工智能互联网应用服务三块作为主要产品、主要业务的支点。2017年我们做了一些减法,晚点会有一些具体数字的发布,但是宏观来讲,我们承诺过2018年年底集团直接管理的二级机构从2016年底的50多家减到不到30家,这个工作正在进行,我们会逐步剥离重组一些非核心工作,这个工作在2016年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
另外,我们会强化发展几个主要的终端产品。在产品端,就是多媒体的彩电、通讯,还有家电,还有智能音响,这四个主要产品线是TCL品牌的载体。在华星围绕半导体产业,无论是产品的技术,还是规模,我们都会持续加大投入。我们在半导体显示行业已经建立起全球的领先竞争。我们一直介绍一组数字,华星的效率和效益指标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当中领先的。我们这些指标在绝大部分时间都超越三星,在全球行业中领先,这不代表我们利润是最大的,因为还有一个规模的问题,效率和效益是两个,还有利润率,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都是最高的。另外,效率指标,我们单产的产出是最大的。如果我们有相同的资源投入,就意味着我们的盈利能力在行业是最好的。我们还是会秉承这一块的方向去发展。
另外,我们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应用服务,支持双+转型战略,我们会坚定的按照这个目标往前走。企业做的好,市场投资人自然就会给企业应有的价值。从公司价值来看,我觉得更应该从长远来看。
采访人员:李董,华星规模、产能上面是京东方的一半,但是你们的利润是他们的80%,确实运营效率是非常高的。上个月京东方在合肥T9提前点亮了,市场也非常关心,T5和T7有什么考虑中的规划,因为这个行业产能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李董:我们T6按计划在建设中,会在明年第四季度点亮投产,我们正在深圳规划T7,项目还在做一些最后的优化,我们希望尽快做一个决定。但是做这个决定前,我们还是对市场需求情况、产业技术发展的情况做更多的研究,因为毕竟是一个400多亿项目的投资,一定要保证实现预算的效益。T5暂时还没有计划,我们正在建设T4,T4投产之后,再来考虑T5,T5暂时没有动工的计划。T7有可能在今年内做决定,但是今年内对T5不会做决定。
采访人员:大家也说你们跟京东方比是晚一年,我们是技术上稳妥的考虑还是什么样的考虑?
李董:主要从市场的发展来考虑的。华星每年销售都是有增长的,包括2016年,我们虽然没有新开工厂出来,但是我们也有产线的技改,增加的产能比例还是蛮高的。去年华星深圳增加的产出是20%多,所以我们更重视不但建设新厂提高规模,我们是通过技改提升效率来提升规模,最早的工厂T1产能已经是每个月超过160K,这个比设计产能超了60%,T2工厂在2017年也达到145K,我们预计明年T2工厂也能够达到150到160K,T1工厂能达到165K,两条8.5代线获得三条线的产能。原有工厂效率的提升,产出的提升,它将能够产生更大的边际贡献。明年底T6投产,它会在2019年后带来持续的增长,整个华星在大屏幕的销量持续增长,小屏幕道理也是一样的。今年我们会让T3做到满产,明年T4开始投产。
采访人员:李董,之前集团也在人力上做了一些改革,人力资源成本也取得一定效果,这种趋势在2018年还会持续吗?这是不是智能制造在未来必然出现的趋势?
李董:这个趋势还是会持续的,因为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力保持和提升的基础,减员降本增效,特别是降本增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减员从绝对数来讲,可能到某个阶段不一定是数量的下降,而是人均效率提升。要提升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智能制造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根据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将是未来重要的方向。我们作为一个制造业为基础的行业,我们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我们持续提高竞争力一个最关键的工作。近期我们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简单讲,我们在资产投入最大的华星几个工厂里面会进一步升级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率。
在过去几年为什么华星能够取得经营效率和效益指标的领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一开始就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和它的技术平台导入到华星,从第一个工厂开始。经过6、7年的运作,我们在当中收获了很好的效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当中还有哪些进一步改善提高的地方。2017年开始,我们在做一轮新的重大改造升级,让我们智能制造的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同时把提升的系统能力平移到T6和T3工厂。
采访人员:您说的这种投资增加,是指对华星生产项目硬件的投入吗?
李董:华星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所以它的设备效率直接影响公司盈利。设备效率提高,就意味着成本下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才能大大提升企业的效率,现在在华星从建厂开始就看不到什么人,但是这不代表你的效率已经到了极致,还要设备怎么样运作达到效率最高,设备故障率最低。智能制造很重要的一个技术基础就是通过不断完善的智能制造系统把生产系统的任何变化及时控制和调整,使它始终保持在一个最高效率的状态。
采访人员: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您之前在一个财报分析会上提出3053计划,主要针对彩电和通讯业务的,在您看来它完成进展到什么程度,您对这个进展速度是否满意?
李董:3053计划在2017年大部分目标就达到了,2016年当时看这个趋势不太好,所以2016年我们就启动了一个再变革的计划,对3053计划执行做了一些调整。2017年我们制订了3063的计划,3063计划吸取了3053的一些经验教训,所以这次3063计划还没有最后完成,在这个年底各个产业3063规划基本就确定了。这个计划是管2018年到2020年三年经营的。这次计划会更加关注从一个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从未来看现在,到底三年以后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倒推过来我们这三年怎么做。以前做规划更多的是想我们能够做到什么样,现在我们倒推过来,我们应该做到什么样,或者必须做到什么样,把这些指标从未来倒推回来,这次做这个规划的过程,也是我们团队对行业未来发展一个重新的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采访人员:可以透露一下您和团队具体怎么思考分析的?
李董:到时候我们3063规划发布之后,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实逻辑很简单,从未来看现在,你要做规划关键要从我能够做到什么,以前很习惯,我自己的努力,估计未来三年能做到什么样的,现在你要想三年以后这个产业市场环境会怎样,你在这个环境当中要做到自己的经营目标,那你必须要完成哪些项目,倒推过来,你会把这个指标分解到这三年当中。其中彩电、手机和家电的一些品类,我们都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全球行业或者中国行业的领先水平。
采访人员:第二,现在互联网问题会让大家很焦虑,互联网焦虑症,尤其是企业领头人,你现在有没有焦虑,您现在最困扰或者最困惑的、最多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和一两年前有什么变化?
李董:所谓焦虑,就是企业发展当中,你面对这种困难挑战,如何解决它的一个过程。从发展战略来讲,互联网转型,大家都是很认同的,总理都说互联网+、+互联网,问题在于怎么能够找到适合你的切入点,怎么能够找到传统产业转型、技术嵌入,或者新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够带来销售的增长,盈利的增长,这才是在经营企业中要面对的挑战,你必须要在这块把事情做对。
把事情做对,我自己体会有两个含义,一是你做的事情符合这个方向,二是你做的事情是和你现在的能力能够匹配。第一个很好理解,南辕北辙,你说怎么做。第二个有些东西你选择可能是对的,但是你并没有能力在这段时间去实现它,比如说一些传统互联网企业,像BAT能够做的事情,大部分是我们做不了的,如果你硬去学人家,我觉得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你一定要做和你现在的能力、现在的经营战略能够匹配起来的,能够给你加分的项目。在思考当中,慢慢形成一些正确的决策,往前推进。
另外,互联网也是一个智能互联网,发展很快,也允许犯错。因为它很多创新的东西本身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错了不要紧,快点改就行了。最怕的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这样你就死定了。
采访人员:李董好,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说到华星,多少年前TCL大胆切入面板行业,现在已经是公司主要的来源了。但是我们也看到,说到液晶面板,大家都觉得京东方取国家之力支持,TCL应该也是有国家相关政策可以支持的。如果投资者看待京东方、TCL华星对比,我们在政策方面,比如说扩产的时候,获资的成本和政策的支持是不是同样的地位,是不是可以做到同样的政策资源?
第二,这两年中国几大家电集团,像海尔收购GE,美的收购了酷卡,往机器人领域的转型,我们之前进入了华星液晶面板也是非常成功的。TCL在一些业务的梳理方面,下一步有没有新的业务点,有计划布局和切入的?
李董:我们投资半导体显示是符合国家战略的,过去差不多十年,由于中国企业进入这个产业,使得这个产业发展的速度很快,而且中国企业在半导体显示产业里面,已经超越了台湾、日本,现在我们是和韩国并驾齐驱的。国家战略肯定会给这个行业的领先者以支持和帮助,TCL华星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也是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至于我们和京东方比,我真的没法比,因为他们拿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一个企业发展新的产业要综合考虑,国家支持政策是放在那里,它有一个时限性的。企业在这样一个支持政策极限之内,一定要把这个竞争力做起来。最终来讲国家支持哪个产业发展都是阶段性的,你成功的标志就是不需要国家任何支持情况下,依然能够和国外领先企业竞争,而且能够打败它,这就是国家产业政策希望得到的效益。我希望TCL是这样的,当然也希望京东方和其他中国企业也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我们还是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对TCL来讲,我们每一项业务经营当中,会关注我们的规模,更关注我们的经营质量。希望保持能够一个有质量的增长,作为企业健康发展基本的路径。
关于并购,这个有很大的机会牵引因素,去年我们就拿到了黑莓全球品牌授权,某种意义就是并购了黑莓终端产品的业务。我们发展以并购的方式,还是以自身成长的方式都可以,看什么产业。未来我们还会收购参股一些企业,但是不一定会说每个项目都是那么大规模的,会围绕我们现在这个产业布局延伸,当然我跟大家介绍了,我们产业的构成是半导体显示,原来零部件产业到2018年底基本上不再存在,慢慢就消失了。原来7+3+1,7就变成6了,再加上商用系统,我们原来有的,这块是我们强化的,我们会从对终端产品2C业务开拓一个新的,向2B业务来做转型。现在整个经济发展很快,商用市场机会、需求都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会在这块寻找机会。
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如果自己能做起来的自己做起来,如果有并购、参股的机会,我们就并购、参股,我们不拘一格。
采访人员:现在咱们在北美这边资金投入也非常大,海外市场销售已经占到全部市场销售一半,你们对北美以及海外市场投入,尤其是资金,有没有一些预算上限,还是只要扩展这个市场规模就可以无上限的投入?
李董: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说没上限的投入,这样很危险的,企业老板一定不能这样的。每年每个企业都有预算,像彩电业务、北美业务,会在多媒体企业整体预算里面包括。像多媒体,北美公司开会,他们也会做出2018年的预算,这个预算包括费用、销售收入、经营损益,一定是有一个管理的。对我们来说,在北美未来主要目标还是按照现有的方向,从数量的增长逐步转向质量的增长,它具体说要提高我们在北美市场品牌美誉度,提高品牌价值,就是提高品牌产品均价。
昨天报告了一个数字,让我印象很深刻,我们18、19、20年每年产品的销售均价是在提高的。大家知道,同样规格的产品价格是下降的,但是我们做到均价提高,意味着我们在中高端产品的比例是上升的很快,这样你才能做到在一个增长中均价能够提高。
均价提高,刚才提到预算的问题,我是很少给下面说增加预算,但我建议他们增加预算,增加品牌和市场建设的投入。他说李董,那这样我们明年的利润达不到怎么办?这个东西就看你怎么做,你投入下去之后,意味着你品牌价值可以提升,你把价格再往上高拉一点,你投入的钱不是收回来了,一定要敢这样想。
现在电视平均售价最高的是索尼,但是它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怎么样让消费者认同企业品牌价值是值那么多钱。我们现在和索尼、三星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差距去缩小。
采访人员:谈到海外,还想问一下中国市场,你对未来三年中国市场家电趋势预判是什么样的?
李董:未来三年,中国家电传统类产品还是会平稳增长。首先:虽然数量增长很少,甚至不增长,但是它的功能更强大,电视机尺寸更大了,智能化程度更高了。像冰箱,空间更大了,洗衣机更智能了,它的销售收入、市场规模还是会增长的。第二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会大量应用到这些下一代的产品当中,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它也能够增加产品本身的价值,一方面是售价提升,另一方面是各种智能终端产品上面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也能给企业带来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第三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派生出很多新的产品形态。大家看到人工语音智能音响,以后各种人工智能家用产品让消费者感觉到好玩、好用,这样的产品会越来越多。如果有一些真的适合消费者需求的,颠覆性的创新设计可能就能够短时间内带来一个市场的增量,我们在密切关注这方面,也在做相应的努力和布局。
采访人员:李董好,我有两个问题想问您一下。第一,我们过去在北美市场也是成绩非常显著。在完成目标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战略,比如说类似于欧洲有一些并购的举动?
李董:具体的战略我不方便给大家详细介绍。方向刚刚已经介绍过了,要提高我们产品的能力。去年我们美国市场实现增长,总结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力的提升。他讲了一个例子,我们去年进入Best Buy。那天我们北美销售总经理陪着CEO王成进去Best Buy的店看,他们不知道我们是TCL的,进去之后就问TCL卖的怎么样。那个销售员正好是负责某个大品牌产品,说TCL卖的很不错。这个不归我管,但是今天它都卖了5台了,你是第6个人来问了,我负责这块1台都没有卖出去。确实产品力是最重要的。
去年我们在一项画质评选中名列前茅,不知道国内新闻发了没有,这款产品是进Best Buy的产品。Best Buy对产品要求非常高,我们按照Best Buy的要求,把产品做进去,那款在画质的CNET机构评选当中名列前茅,至少那次评比是有三星,等很多品牌在里面。产品力是最重要的。通过产品力的支撑,我们这个品牌价值提升,这样就能够拉动整个市场。另外,要持续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我们北美业务去年不单销量增长很快,我们经营效益也不错。经营效益不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的很好。去年我们北美没有应收帐损失,没有库存损失,这样就能够给企业带来比较好的效益。因为北美市场集中度很高,在北美卖消费电子产品要赚钱是不容易的。
采访人员:第二,我想问一下您对新零售的看法,过去一年这块也是谈的比较多,尤其像电商,也有很多举动,对线下渠道有很多的冲击,我不知道我们这块如何理解?如何应对?
李董:新的商业模式会逐步占有更大的份额,这是必然的。去年我们在线上的销售增长也是远大于线下的销售增长,特别在中国,这个情况比美国还要快。美国在线上通过亚马逊也在卖,但是占我们整个销售10%左右。在中国这个比例已经是达到将近30%以上。未来我相信这个比例还会增长。我们还会继续关注线上销售。线上销售不管是销售模式的变化,还是跟客户更密切的接触,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销售的智能产品都需要给用户提供后续的一些对他有价值的体验和服务,通过这个服务让消费者更加认同你的产品,愿意买你的产品,有好的口碑,同时这种服务也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商机。
采访人员:东哥,我想问两个问题。
第一,我想了解一下,大国品牌和大品牌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家电国际品牌大部分相对对家电产品品类的否定都很强,不管是LG还是三星,还有其他品牌,TCL现在多媒体进入三强,北美市场做的很好。说实话,这次CES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唯一一次感到自豪就是下飞机到现在能看到TCL是中国品牌,但是我们的冰箱、洗衣机、空调,虽然今天空调突破了1000万台,但是这1000万的数字并不代表什么,冰箱和洗衣机在品牌里面份额并不是很大,但是很庆幸的冰箱和洗衣机起步相当成功,未来家用电器方面,包括空调,在您的盘子下有没有可能积极整合,包括成本、物流、渠道等等各方面的整合,把白电市场做好。我相信只有TCL白电做强了,多媒体做强了,才能真正成为世界家电品牌。
李董:谢谢,我理解你是给我提个建议,我是很认同你这个建议。如果你讲三个产品整合讲的空冰洗,这个工作已经在做。但是从更大来讲,在巴西市场,我们已经把四个产品都整合在一个渠道去做了。在中国我们也在推动,更紧密的配合。现在不能说没整合,但是整合的步伐上,我们未来会更努力的做一个整合。让一个品牌下面的各个产品线能够更好的形成一个家族的元素。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个难题,包括做的很大,像三星,因为不同产业有不同的特点,产业负责人会更加强调要把他的业务做好的他产业的特点,所以从大的门类来讲,家电、彩电、移动通讯、智能音响、智能终端可能在产业内部整合做起来会比较顺,大家能够互相借力的地方很多。但是产品整合要找到真正能够产生效益的点。
关于大国品牌和大品牌,我的理解大国品牌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中国,以往中国经济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总量也不大,每个行业也比较落后。我36年前大学毕业刚刚入职的时候,确实感觉我们差距是很大的,但是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你说看到了TCL品牌的广告,我相信你有机会去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你会发现机场也好,旅游景点也好,公共场所也好,很多都有中文的引导,这以前都没有的。我87年去欧洲,第一次访问欧洲,最刺激我的是很多地方有韩文引导,中文的没有。这是我们背靠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在崛起,大国品牌就是依托中国的崛起而在全球市场发展我们的业务,这样的中国品牌很自豪的叫大国品牌。
三星虽然是很大品牌,但是确实讲不上大国品牌,GE可以说是大国品牌,IBM说我是大国品牌,苹果是大国品牌。
采访人员:李董,现在AI特别火,在科技圈里面,每年周期性都会有一个概念出来,但是实际使用当中发现惊喜并没有我们期待当中那么大,更多集中在语音交互上,您对AI应用上有什么看法,以及TCL在AI领域的投入和措施是怎样的?
李董:AI肯定是一个大的技术方向,现在AI的应用不够多,体验也不那么完美,这是一个新技术发展的必然阶段,并不代表这个技术未来是没有前景的,我非常确定的和大家说,AI一定是未来各种场合应用的技术,包括和工业制造相关的智能制造。TCL在这方面发展是着眼于未来,还是刚才讲的逻辑,三年五年以后全球这个产业、这个技术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我们要来做规划。有点小剧透,围绕未来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一个共识,所以AI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基础就是深度学习。上回采访人员有一个案例,就是下围棋,它就是一个深度学习,它把全世界那么多年的棋谱都能收集到计算机里面去,然后它高速运算能力,你和机器下棋,你每走一步,它就把这一步走过的所有产生胜负影响的都做分析,做一个优化选择。它相当海量的数据计算,所以有时候你看下棋的时候,有时候机器下那一步的时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电脑一样,一打一个结果出来,说明它计算量非常巨大。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基础是什么?就是计算,就是数学。
在最基础的方面怎么开始布局,大家可以留意两个事情发生,一是TCL赞助了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在清华大学的数学奖学金,可能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个小事儿,这是两年前做的。为什么做这个事儿?除了支持教育的公益情怀,最重要我们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数学是基础,我们在这个领域要加入。我自己当面都有机会向丘教授请教过几次。二是我们正在做的,我们也许在今年就能完成,可能在某个数学特别发达的国家,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研究所。现在它不做产品,就是来做基础数学运算。你一定要倒过来看,我们未来应该长成什么样子,这样做决策才会是正确的,才能够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
采访人员:我是第一次来参加CES展会,了解到很多,这次从机场到剧院,到卖场,一直到CES展会,作为一个科技垂直媒体来讲,我觉得这是我们品牌声亮高峰的表现,TCL未来品牌建设拔高的战略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时间点?
李董:这个问题应该晓光回答更清楚,我就概念上讲,其实在全球产业过去几十年发展历史当中,大部分企业都是进入这个产业,效率、速度、成本等方面取得自己的入门票,然后通过技术能力的积累,产品力的提升,建立自己的品牌地位,继而取得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然后有这个收入,在更深层的技术领域开发去投入,同时在品牌提升方面做更大的动作,基本上都是历经这样一个过程。TCL也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没有达到。
我昨天跟团队开会,说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呢?真正世界级企业的标准,你在全球主要的一些活动无论是体育赛事,无论是大的活动,都能够看到你品牌的身影,你就真正可以说你是一个世界级的品牌。现在世界级品牌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看到今年和去年比有进步,明年要比今年又要有进步。
谢谢大家。
- 巴金|2019年,他们离我们而去:回望远去的文化界人士
- 浏阳烟花厂爆炸死者家属:我们想把尸体运走,他们关上大门抢尸体
- 印度除了街头的“脏乱差”,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 那最美丽的月亮,远离我们
- 亚洲最佳旅行地TOP1,美了上千年的圣地,就在我们中国
- 世界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人均GDP高达60万元,就在我们中国
- 没有泳池的网红民宿:比起浮力,我们更需要地气
- 雷锋|12月18日,他79岁了!但我们依然喜欢喊他“叔叔”
- 前些年玩石头留给我们的那些遗憾
- 对五国免签,唯独取消我国的签证,如今却找我们求救,网友: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