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十年自费踏访\"金兀术运粮河\":发现沉船和小米

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古稀老人十年自费踏访\"金兀术运粮河\":发现沉船和小米。来源是。

秦淮河|古都|神韵|全线|金陵---小编总结的本文关键词


古稀老人十年自费踏访\"金兀术运粮河\":发现沉船和小米

那正俊在野外踏查。

秦淮河|古都|神韵|全线|金陵---小编总结的本文关键词


古稀老人十年自费踏访\"金兀术运粮河\":发现沉船和小米

运粮河示意图。

秦淮河|古都|神韵|全线|金陵---小编总结的本文关键词


古稀老人十年自费踏访\"金兀术运粮河\":发现沉船和小米

生活报5月27日讯 在哈尔滨的西南部,流淌着一条蜿蜒近百公里的河流,雨水丰润时,河岸两侧芦苇摇曳,荷塘间,偶有几只野鸭凫水而过--它就是传说中九百多年前曾惊涛拍岸、簇拥着金戈铁马的"金兀术运粮河"。此河又被当地人称为"苇塘沟",亦称"库扎河"、"裤衩河"。

哈尔滨市双城区幸福乡幸福村有位77岁的老人,名叫那正俊,他历时十年,自筹资金,几乎走遍了运粮河流经的所有区域,印证了"金兀术运粮河"不只是一个传说,而是一条被人遗忘了近千年,经人工疏通的松花江水道连接金上京城的运河。他像个"草根哥伦布",以双脚作犁,揭开了掩埋在家乡泥土中的千年古河的神秘面纱,给后人留下了一段金史传奇……

探源初衷:

到底有没有"金兀术运粮河"?

那正俊1941年生于辽宁,上世纪70年代初迁居到双城,曾在幸福乡敬老院工作。敬老院北面有条水沟,在双城、阿城等地民间,早就流传着一种说法:这条水沟是金代开凿的人工运河--金兀术运粮河。但这只是个传说,并没有文字记载。

" 每天我到小河边走走,望着它,想象当年船只如梭的情景,很想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如今,回想起自己探源古河的初衷,老人依然兴致勃勃。从2003年起,他开始踏查运粮河,从道里区太平镇松花江的抱马川到阿城区阿什河边的舍利屯,他花十年时间跑遍了五常市、双城区、阿城区、平房区、南岗区、道里区等6个地区12个乡镇的上百个村屯,行程累计数千公里。

那正俊说,自己踏访"金兀术运粮河"不但想证实它的存在,还要踏查它的位置和流向,"我其实就是想弄清楚这些东西,给官修历史增加点儿材料。"

十年踏访:

古河道里发现沉船和小米

那正俊踏查运粮河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十里八村,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草根哥伦布"。

外出踏查时,那正俊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背着布包,里面装着笔和本。沿途都是村屯、公路、水沟、草甸和稻田,往往既没饭店也没小旅馆。"乡政府、村委会的长板凳,农户家的大土炕,村头的草甸子,我都睡过,没有饭店,就啃面包喝矿泉水对付一下。"那正俊告诉采访人员,常年的野外踏查,让他适应了这种风餐露宿的生活,有时路遇暴雨,被淋个透心儿凉,就回家养几天;有时不小心踏进草丛下的深沟,连人带车摔进去,缓过来再重新找路……

从沿途的地貌特征,到村民们的口头传说,从祖辈的记忆,到各村出土的文物,他把一个个搜集来的信息都记录在了小本上。"我第一次到双城新兴乡东光村文家窝堡,发现有人打井打出了木头。"这一收获让老人眼前一亮。随后,他在文家窝堡、金家窝堡等地发现:河道上曾有多处打出木头,深度都在20米左右,有些木头上还有绿漆,有的河道发现了沉船,船上竟然有小米。由于老人多年分期、分段反复细致地实地踏查,从地下出土文物和整个河槽状况均能证实,从哈市道里区太平镇的抱马川到阿城区阿什河边的舍利屯,当年确实存在过一条与中美洲巴拿马运河长度相似的运河。这条运河是在天然河道基础上人工疏通后形成的,是金代上京初期的一条水运河道,全长80多公里,河床平均宽度在200米以上。虽然经过近千年风沙和雨水冲刷、淤泥填塞,但整个河道至今可辨。

那正俊还从运粮河出土的银锭发现,这条河道不仅通船只,而且设有水运管理机构,在运粮河两岸,初步发现十几处古村落遗址,说明当年水上运输的规模很大,至今在运粮河沿线,松山古城、驸马城等遗存保存较好,这些都可以证明当年运粮河口的重要性。

名字由来:运粮河真与金兀术有关?

在运粮河南岗区东升满族村区段,采访人员看到,此处河水丰沛,河岸两侧有大片湿地。当地村民告诉采访人员,上游四处源头无降雨时小河几乎都呈干涸状态,那正俊在踏访中也证实,如今的运粮河基本都是干涸的河床,中间偶有涓涓细流,河底淤泥已达20多米深,淤泥底层就是原来运河的河道。

这条运粮河真的与金兀术有关吗?金兀术即完颜宗弼,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是女真族史上的一名卓越的军事统帅。那正俊在十年的踏访中也在不断寻找"金兀术运粮河"名字的由来,但无人能给出确凿的证据,都只是道听途说来的。他翻阅过《哈尔滨市地名词条汇编》,上面记载:运粮河原名苇塘沟,"金兀术运粮河"称谓最早不过清光绪十七年,不晚于民国十四年,来源于俗称。

十年前,哈市文物管理站也曾对运粮河进行了调查,"根据史料记载,库扎河(运粮河)开凿于辽天庆四年(1114年),1114年是金建国前一年,此时正是金灭辽的关键时期。开凿这么长的运河需要数十万人,金朝当时不会拨出如此多的人去开凿运河。另外,运粮河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金兀术只有十六七岁,不太可能负责此方面的军政事务,运粮河开凿工作乃至'金兀术运粮河'之名,在金史中未发现相关记载。"

集结成书:为后人留下一曲"传世乡音"

2016年,75岁高龄的那正俊将踏访材料集结成《金兀术运粮河探源》一书。

东北地方史专家王禹浪教授高度评价此书:"不仅对双城历史建制的沿革,城史纪元、历史遗迹的发现,充实金源文化的内涵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对哈尔滨市区域旅游的开发规划推进,以及区域文明的历史研究均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著名作家赵力称赞那正俊为乡帮历史文化的"苦行者",他记录的"口传历史"弥补了官修历史的不足,给后人留下一曲可以传世的乡音。

采访人员了解,虽然那正俊不是土生土长的双城人,但在那生活了40多年,他早已深深地爱上了那片土地,在探源运粮河的同时,他还记录下周边村屯的传说故事,如"鲍五爷""徐跑腿子""那掌柜""李奇帽""赵铁头""欢喜岭"等地名的来历,以及对17座金代古城、幸福乡的老房身地、九眼透龙碑、马拉火车、带字石碑、蔡运升老宅等遗址、文化遗存进行踏查,这些"口传历史"都被他写进了书里。

那正俊的女儿那静曾随父亲一起踏访过一些村屯和遗迹,拜访过很多农户,记录下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她回忆说,自己曾随父亲一起去某村民家调查,由于外出务工家里没人,一等就是大半年;有的刚获得线索想去走访,对方竟在前一天去世了……"这么多年,没有人给父亲报销差旅费,十年下来,家里的积蓄几乎都被他花在'考古'上了,他的这份热情也感染了我。"那静说。

梦想延续:想要探寻"天鹅湖"起源

" 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探寻一下'天鹅湖'的起源。"如今那正俊已经77岁了,听力越来越差,走路也渐趋迟缓,但他希望还能发挥点儿余热。

他认为,哈尔滨被称为"天鹅项下的珍珠",不仅是因为黑龙江的版图形状像天鹅,哈尔滨位于天鹅项下,他在踏查运粮河的过程中,了解到哈尔滨原本有个"天鹅湖",这可能是哈尔滨有这个称谓的原因。那正俊认为,传说中的"天鹅湖"就是太平湖,他翻阅过不少史书,也调查走访过,证实位于哈市道里区太平镇立功村的太平湖周边原来有大片的草原湿地。从前这里栖息着大量的天鹅、白鹭、鸳鸯、野鸭等,因为有大量天鹅聚集,附近的居民都称其为"天鹅湖"。作为哈尔滨市近郊的一处重要湿地,太平湖对哈市的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近些年,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太平湖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美。

" 哈尔滨是一个美丽时尚的城市,完全配得上'天鹅明珠'的美誉,在历史的记忆里,这里不仅有运粮河,还曾有一处'天鹅湖'……"最近,这个隐没在乡野的老人,又开始琢磨他的梦想了,在已经看不清字迹的调查记录本上,他描绘着自己的愿望,希望继续靠双脚去寻访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