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小区开设“爱心厨房” 供30余位孤寡老人用餐

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长沙一小区开设“爱心厨房” 供30余位孤寡老人用餐。

长沙一小区开设“爱心厨房” 供30余位孤寡老人用餐  昨日,在天心区金盆岭街道赤岭路社区“暖心厨房”,老人们正在吃爱心餐。  长沙晚报采访人员邹麟 摄

  编者按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个世界级难题。2018年,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城市管理重心向社区下沉,着力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微项目”建设,把优质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打造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的“长沙样本”?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城市发现”栏目,报道长沙各区县(市)针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推出的新举措、新作为。第一期系列报道聚焦“城区养老”。

  长沙晚报采访人员 卜劲文

  昨日一大早,天心区金盆岭街道赤岭路社区二机小区18栋104房便传出锅碗瓢盆“交响乐”,62岁的陈西林在厨房里准备着当天的中餐。这里不是陈西林的家,而是赤岭路社区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专门打造的“暖心厨房”。采访人员看到,在这套约100平方米的房子里,老人们围成一桌共享“家宴”,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服务

  “暖心厨房”开张 每个老人一餐只收7元

  陈西林虽被唤作“阿姨”,但她在这群老年人中是最年轻的。一年前,她开始在“暖心厨房”做饭。“刘时姜、谢娭毑、代娭毑、李瑞阳不吃鱼;谢娭毑、李秀莲、黎满云不吃鸡,黎满云只吃鸡杂;李世君、张老师、刘时姜不吃猪肝。”从房间墙上贴着的一张手写条上,采访人员发现,陈西林是个很细心的人。

  “今天的中餐有4个菜,红烧鱼块、玉米胡萝卜排骨汤、豆腐炒肉、小炒青菜,星期一人不多,差不多一桌。”开饭前,赤岭路社区民政专干李焕霓来到“暖心厨房”,将当天的用餐情况登记在册,作为报销的凭证。

  这样的记录一做就是两年。2015年,在辖区走访时,金盆岭街道工作人员发现,赤岭路社区是一个老龄化较为严重的社区,辖区有12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有30余名,平均年龄70岁,这些老年人的子女大多在外地。金盆岭街道工委研究后,决定在二机小区建立“暖心厨房”,赤岭路社区提供场地、水电并聘请厨师,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无偿或者低价的爱心午餐服务。“每个老人一餐只收7元,其他费用根据详单由金盆岭街道全额拨款。”赤岭路社区党委书记詹莉云说。

  重温

  “新食堂”让老人找回年轻感觉

  “暖心厨房”开张后,周一至周五每天做一顿中餐,陈西林会提前打电话,让老人们点菜。虽然只有一顿中餐,但陈西林会特意多做一点,让他们带回家晚上吃。每周三,陈西林还会杀鸡或做猪脚、粉蒸肉之类的大菜给老人们吃,逢年过节更是如此。今年元宵节,赤岭路社区就为“暖心厨房”购买了不同口味的元宵,让老人们吃了还提回家。

  30余名老年人都是原二机机床厂的职工,71岁的熊景辉自称“70后”,她告诉采访人员,吃食堂是原二机机床厂的传统,20年前单位红火时大家都是在一起吃食堂的。后来厂子改制,不少年轻人搬走了,年纪大的不舍得搬,吃饭从大“家”回到各自的小家,“暖心厨房”这个“新食堂”让他们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

  “这种感觉特别好,心情特别爽快。”空巢老人吴仲昆激动地说。吴娭毑91岁了,看上去只有七十出头,身板特别硬朗。昨日,她专门回了一趟家,把别人送给她的酸菜端了一大盆过来,与大家分享。

  情谊

  100平方米“暖心厨房”让爱延续

  从年轻到白发的情谊因为“暖心厨房”得以延伸,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重新找到“家”的感觉。天气不好时,有些老年人腿脚不方便不能来,其他年人便会多走几步路送饭上门;老人们经常一起玩,其中4名老人合排的“三句半”节目上了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暖心厨房”里还有个别户口不在赤岭路社区的外来老人,这位老人去世后,她生病的女儿继续享有“暖心厨房”特别待遇。赤岭路社区工作人员说,今年金盆岭街道还将重点打造“居家温暖”工程,只要老人们有需要,“暖心厨房”将继续开下去,让爱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