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只要我活一天 , 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记我国肝脏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吴孟超
人物档案
吴孟超 , 男 , 1922年出生于福建 ,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 , 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理论、技术体系和学科体系 。 1996年 , 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 , 他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全世界55%的肝癌病人都在中国 , 所以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研究肝癌的诊治 。 ”
最近的福建省闽清县后垅村 , 异常热闹 , 很多人慕名来到这里 。 后垅村是我国肝脏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吴孟超的老家 。 前不久 , 历时两年多筹建的“吴孟超院士馆”在这里开馆 。
该馆展现了这位医学大家成就卓著的一生:吴孟超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学家;作为一名军人 , 他是一级英模 , 1996年被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近日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来到海军军医大学 , 近距离感受了吴孟超传奇的医学人生 。
带队勇闯“生命禁区”
2014年 , 采访人员曾面对面采访过吴孟超 。 采访当日下午 , 在等了一个半小时后 , 采访人员终于见到了当时已92岁高龄的吴孟超 。 他并非没有时间观念 , 他的秘书偷偷地跟采访人员说:“吴老一到病房就走不出来了 , 他愿意待在那里 。 ”
的确 , 数十载心系患者 , 让他难以放下治病救人的责任 。
2017年8月 , 95岁生日的前一周 , 吴孟超还在手术台上工作4个小时 , 为病人切下10公分大的中肝叶肿瘤 。 如今 , 虽已光荣退休 , 但他仍舍不得放下手术刀 , 一如既往地查房 , 一有空就研阅最新的学术资料 。 他说:“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 , 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我国是肝癌高发的国家 , 肝脏外科却一度被认为是“生命禁区” , 相关手术的成功率极低 。
上世纪50年代初 , 我国肝癌防治领域还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 , 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开始开垦这片“荒地” 。 一位国外专家看到吴孟超简陋的研究环境后傲慢地说:“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 , 起码要30年!”
吴孟超听后 , 愤然写下了“卧薪尝胆、走向世界”8个大字 , 立志将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
“禁区”里根本没有路 。 原本用来养殖实验犬的窝棚成了吴孟超的实验室 , 全部的实验设备就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和几把剪刀 。
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解剖实验 , 1957年 , 以吴孟超为核心的“三人小组”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 , 中国医生从此闯进了“生命禁区” 。 1960年 , 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 , 实现了中国外科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几年时间 , 吴孟超就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
不愿只当“开刀匠”
在肝脏外科研究上 , 身高只有1.62米的吴孟超 , 却是一个世界巨人 。
吴孟超不愿只当一名“开刀匠” 。 他常说 , 他开了一辈子刀 , 但开一刀只能延长一个病人的生命 , 这对于每年新增几十万肝癌患者的中国来说 , 无异于杯水车薪 。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肝癌难题 , 必须靠基础研究 , 找出肝癌的发病机理 , 找出肝炎向肝癌转化的根本原因 , 在早期预测、早期诊断和预防上做好文章 , 进而一举解决困扰世界的肝癌问题 。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 , 由吴孟超领衔的“三人小组”开始向肝癌发起挑战时 , 他们就遵循了这个思路——科研从临床中来 , 最终要应用到临床上去 。 他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肝癌专业性基础研究实验室 , 1993年他又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癌研究基地——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研究所 , 把肝癌研究推向分子水平和生物治疗领域 。
稿源:(健康界)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105c5IH020.html
标题:中国科学院|吴孟超:“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