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 万能险持流通股市值815.5亿元 , 而年初则为973.9亿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曾经的"举牌弹药"万能险对A股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
随着三季报出炉 , 万能险对A股的持股数据也随之浮出水面 。据《证券日报》采访人员梳理 ,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 万能险持流通股市值达815.5亿元 , 较年初的973.9亿元 , 缩水158.4亿元 。实际上 , 万能险在2015年-2017年"风头正盛"之际 , 对A股的持股市值连续三年超过1200亿元 。
万能险持股市值为何会缩水158.4亿元?《证券日报》采访人员发现有两大原因:一是人身险行业经营模式持续变革 , 此前采用高结算利率推动万能险销售的险企近两年或主动压缩该险种保费 , 或被银保监会接管 , 或清算重组 , 诸多因素导致万能险保费持续下滑;二是随着万能险给付期的到来 , 一些此前通过万能险持有A股公司的险企陆续减持相关上市公司 , 导致持股市值下滑 。
一家险企副总裁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近年来随着行业回归保障 , 中短期万能险被持续压缩 。前不久监管层就万能险约谈了一些险企 , 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利差损风险 , 对于实际万能账户投资收益率低于实际结算利率的公司将会作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目前公司除了个别年金险有搭配万能账户销售以外 , 几乎没有单独销售万能险 , 不过也将保持对市场的关注 。
大类险种中万能险增速最慢
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 , 前三季度 , 代表万能险保费的"人身险公司未计入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5805亿元 , 同比下降17% 。
万能险这一增速在行业大类险种(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保费增速中 , 为最低增速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 , 前三季度 , 保险业各大类业务中 , 产险业务9222.09亿元 , 同比增长6.51%;寿险业务20186.88亿元 , 同比增长4.84%;健康险业务6665.89亿元 , 同比增长17.41%;意外险业务915.53亿元 , 同比下降1.52% 。
不难看出 , 代表纯保障业务的健康险与偏理财属性的万能险保费增速走向两个极端:健康险不受疫情影响逆势增长;万能险规模持续下滑 。
这两大险种增速的分化 , 反映出人身险行业的深度变革 。
自2016年年底以来 , 监管层陆续出台多个政策 , 引导"保险姓保、回归保障" , 并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 , 以附加险形式存在的万能险也被叫停 。
监管持续推动险企回归保障 , 源于对险企利差损风险的考量 。
死差益(赔付差额)、利差益(支付利率与投资收益差额)、费差益(费用差额)是保险公司利润三大来源 。其中 , 老牌保险公司由于经营时间长 , 死差益与费差益普遍控制得较好 , 也有优势 , 但中小公司由于成立时间较短 , 利差益成突破口 。
正是基于上述盈利模式 , 一些行业"黑马"寿险公司此前通过推出高收益万能险等产品吸纳保费 , 迅速增大资产体量 。由于这些万能险的产品结算利率较高 , 因此 , 需要在资产端寻找收益率更高的投资资产以覆盖成本 , 但债券、存款等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普遍较低 , 这类公司将资产配置到股市等股权市场 , 只要投资收益高于负债成本便可实现"弯道超车" 。
但这种经营模式的风险也很突出:一旦投资于股市的资产下跌 , 投资收益将无法覆盖保费成本 , 险企会面临亏损、流动性告急、偿付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 。此前就有险企由于股票投资亏损 , 出现亏损数十亿元的案例 。此外 , 2019年 , 虽然A股三大指数均收正 , 并取得不错的涨幅 , 但仍有近两成的险企股票投资出现亏损 。今年以来被银保监会接管的个别险企就是这类险企的典型代表 。
为防范险企利差损风险 , 监管层近年来持续引导险企回归保险的保障功能 , 进一步压缩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 , 推动健康险、寿险等长期险种 。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今年还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的总经理和总精算师 , 责令对万能险财务收益率低于实际结算利率的现象整改 , 防范利差损等风险隐患 。
稿源:(中金网)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103c35562020.html
标题:股票行情|万能险退潮 三季末持股市值缩水 158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