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祸出386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我们可以把80到90年代初的英特尔和AMD , 想象成不情愿被抄作业的学霸 , 与班主任指明可以抄的第二名 。
为了拿下IBM的大订单 , 英特尔在早期无奈对AMD以及其他CPU厂商公开了技术秘密 , 但心里显然是不舒服的 。 这种矛盾在1986年爆发 , 就是芯片历史上著名的一场官司:386争夺案 。
英特尔1985年推出的386 , 可能是中国人最早了解的一代CPU 。 它在当时属实强悍的性能 , 直接把PC带入了32位时代 。 后来英特尔认为386的推出 , 是PC行业发展中的革命性转折点 。
本文图片
这么好的东西一出 , AMD等以模仿见长的“友商”当然要选择跟上 。 但在286时代AMD的份额已经开始让英特尔忧心 , 386再来一次显然不能忍 。 于是发布同一年 , 英特尔断然中止了履行五年的技术合作协议 , 废止了AMD生产386的权利 , 独家生产最新的CPU 。
这一招“过河拆桥”直接把AMD打懵了 , 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诉诸法律 。 随后这在芯片官司众多的80年代里 , 演变成了激烈程度、复杂程度都远超想象的巨型司法事件 。 几百名证人、几千件证物的轮番轰炸下 , 历时三年AMD终于胜诉 。 但英特尔也开始了芯片官司败诉方的传统艺能——拖下去 。
又足足拖了五年 , 直到1994年英特尔才把AMD的386生产许可还回去 。 但此时的386已经成为了一种古董 。
经此一役 , 英特尔成功摆脱了自IBM订单时代就贴身上来的竞争者 , 成功在产业升级中一马当先 。 但英特尔可能没想到 , AMD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
AMD的反扑时代
在长达八年官司中吃尽了苦头 , 直接损失数千万美金 , 市场损失难以估量的AMD , 最终认清了这样一个道理:亦步亦趋的模仿没有出路 , 随时被人釜底抽薪 。 只有自主设计研发才有未来可言——这个道理今天国人应该也已经明白了 。
1995年 , AMD发布了K5处理器 , 与英特尔的Pentium展开直接竞争 , 这是AMD的第一款自主设计CPU;第二年 , AMD收购了另一家CPU制造商NexGen , 极大提升了研发能力 , 并且获得了一系列新的x86兼容协议 , 以此开启了与英特尔的进一步竞争 。 同时 , AMD还不断在美国本土与欧洲布局大型晶圆厂 , 从研发到制造全线加码 。
1997年 , 被认为是英特尔与AMD常年竞争的一个分水岭 。 这一年 , 英特尔突然宣布放弃自身打造已经相对成熟的Super7架构 , 推出Slot1架构以进军100MHz外频的全新市场 。
英特尔的这一举措非常激进 , 形如放弃了经营成熟的土地 , 另找地方拓荒 。 归根结底 , 英特尔已经厌倦了自己开拓新架构 , 然后AMD等公司亦步亦趋跟上来的局面 , 打算以新架构一举铲除隐患 。
本文图片
但是新架构本身可能才是隐患 。
芯片产业就是如此 , 往往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 英特尔的体量当然不至于溃败 , 但一个冒进的选择 , 马上就被竞争对手抓住了机会 。 看到英特尔放弃Super7架构 , AMD的判断是不去跟随 , 继续深耕Super7 , 继而发布了广受好评的K6芯片 , 实现了与英特尔主力产品正面竞争不落下风 。
一个关键节点的变化之后就是一通连环操作 。 1998年 , AMD宣布与摩托罗拉合作开发全新的半导体制造技术 , 为此后的工艺升级做出了准备 。 1999年 , AMD发布了K7 芯片 , 率先跨过了1GHz的大关 , 实现了性能上超越英特尔 。
从几年前还在打能不能兼容对方架构的官司 , 到一举成为行业领先 , AMD的反扑印证了半导体格局往往看似严密 , 但变化也就发生在瞬息之间 。
进入21世纪 , 英特尔自身的麻烦不断 , 新产品也陷入了与AMD的拉锯战中 。 双方在2004年还上演过“真假双核”的世纪难题 。 而另一个关键变局 , 是2003年AMD发布了K8芯片 , 这是CPU历史上首次实现了64位处理器运行 , 标志着AMD在与英特尔的30年战争中完成了历史意义的领先 。
稿源:(脑极体)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102c19452020.html
标题:cpu|芯片破壁者:CPU战争三十年(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