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在此次COVID-19大流行期间,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一起开发的新冠疫苗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疫苗之一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过去6-8个月做出了卓越的工作,一般这个工作需要6-8年才能完成,我们联手起来能够做到以前做不到的,我们能做大事 。”
10月30日,在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前沿与颠覆性技术”论坛上,英国牛津大学分管创新的副校长、纳菲尔德学院临床医学系转化医学教授查斯·邦特拉(Chas Bountra)将上述疫苗作为牛津大学强调创新和合作的最佳案例之一 。
文章图片
英国牛津大学分管创新的副校长查斯·邦特拉 。图:贺梨萍
论坛主办方原本希望邦特拉分享其实验室工作,但邦特拉在这个场合更想谈谈在大学甚至更广的范围内所做的创新工作 。“当我们在进行新药研发的时候,尤其是更加能够让大众、病人负担得起的药物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有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发现更多这样的新药、更加有效的新药、更加实惠的新药 。”
邦特拉尤其提到研发成本的担忧 。他以瑞士创新药公司诺华制药(Novartis)在2019年5月推出的小儿脊髓型肌肉萎缩症(SMA)基因疗法Zolgensma为例,这款一剂210万美元的“天价”药物研发成本巨大,“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降低创新平台的成本,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基因疗法,但是我们需要能够负担得起,否则这些疗法将无法为大众服务 。”
【澎湃新闻|牛津大学副校长:要降低新药研发成本 否则将无法为大众服务】邦特拉认为,总体而言目前发现新药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也非常的慢 。“从成本而言,生成一种新的疗法,我们需要30-40亿美元,而从科学的实验室到临床,还需要花费很多年,我们需要加速这个过程 。”
为何如此困难?邦特拉个人认为,现在技术、研究人员都已非常出色,但可能人类对于疾病的理解还不够,“我们不知道像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症状所产生的分子学原因是什么,对于很多疾病我们甚至还没有获得良好的生物靶标 。”
他提到,现在牛津大学正在尝试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首先他们希望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基础架构和基础设施来促进专业知识积累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一直与10家大型制药公司进行合作,而且我们已经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药物化学方面很重要的知识,同时我们也跟他们在进行药物化合物方面的信息互通;我们也和7个大型的患者组织进行合作,还有几个公共资金和慈善基金与我们合作 。”
邦特拉强调合作会加速科学的发展以及药物的研发 。“如果我们完成了新工具的研发,那么所有参与的这些机构都可以免费使用,我们也将它们赠予学术界、生物医学界的合作伙伴 。”
他还提到,他们在数据、工具、知识在生成之后会立即向全世界发布,“我们不会说等上12个月才发布,因为在这12个月之中,很可能因为我们这些工作没有起到作用,又有人会丧失生命,受到疾病的困扰 。”他同时认为,这种及时发布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和浪费 。
他表示,科学家不是单单做渐进式创新,而是变革性的、颠覆性的创新,“我们对此绝对有激情,把跨学科专家、科学家召集起来,把不同的机构召集起来,进行多国合作 。我们也在吸引众多的投资人,众多的行业企业到牛津大学等等 。”
邦特拉总结道,“未来之路,我们需要降低障碍,把专业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汇集起来,我们需要加速,因为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也不能够单打独斗,我们需要联合、联手,加速找到解决方案 。”
邦特拉最后还以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一起开发的新冠疫苗举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过去6-8个月做出了卓越的工作,一般这个工作需要6-8年才能完成,我们联手起来能够做到以前做不到的,我们能做大事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稿源:(澎湃新闻)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101c04332020.html
标题:澎湃新闻|牛津大学副校长:要降低新药研发成本 否则将无法为大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