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2019年1月 ,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 , 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 , 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 其中 , 肺癌高居我国癌症死亡首位 。
目前 , 外科手术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 作为厦门市胸外科领域的领头羊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杰院长驰骋手术台30多年 , 在胸外科领域造诣颇深 。 10月24日 , 在第九届国际胸部肿瘤西子论坛上 , 姜杰院长应邀接受健康界的专访 , 讲述我国肺癌的诊治现状 , 分享他的临床经验和心得 。
我国肺癌发病率逐年走高
“同世界的流行病学显示一致 , 我国肺癌无论其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是占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 。 ”姜杰院长在采访中首先强调了肺癌危害的严重性 。 “近些年来我国肺癌总体发病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大概15年前 , 我国肺癌发病率在15~20/100000 , 但是近些年来已经上升至50/100000左右 , 其中男性比女性多发 。 ”
【我国|2020西子论坛 |姜杰院长:肺癌早筛打头阵,MDT模式辨证施】姜杰院长认为 , 外界环境、空气质量等是肺癌高发的影响因素 , 但是肺癌筛查工作如高分辨率低剂量螺旋CT的普查 , 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肺癌的认识同样是肺癌高发的重要影响因素 。
早筛是肺癌防治的重要工作
尽管肺癌高发 , 可喜的是如今我国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从原来的不到20%上升至50% , 这其中归功于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落实 。
那么目前我国综合诊治水平究竟如何?姜杰院长在采访中也作了解答 。 “早期发现 , 早期诊断 , 我国肺癌综合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 已经接近世界中等偏上的水平 。 ”
在肺癌的防治建设中 , 姜杰院长及其团队始终走在我国前列 。 作为一名胸外科医生 , 他也始终把肺癌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 前两年特别牵头成立了肺癌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推动闽西南地区肺癌防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 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工作多方面建设 。
姜杰院长介绍说 , 作为闽西南地区肺癌最大的多学科协作团队 , 这些年团队人员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 首先就是重视科普宣传建设 , 旨在让广大民众增强防癌意识 , 结合闽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 , 针对在有害气体、粉尘较多等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民众进行更多的健康教育 。 姜杰院长强调 , 支持早筛是肺癌防治的最重要工作 , 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 他们便在闽西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筛查 。
在肺癌的综合治疗方面 , 姜杰院长带领的多学科协作团队结合前沿发展 , 运用多种手段 , 完成了手术技术的改进 , 在2019年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 同时运用最新免疫治疗药物、引进最新放疗设备等 , 不断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技术和方法 。
除此之外 , 在肺癌大数据方面 , 姜杰院长及其团队也进行了很多探索 , 运用结构化思维构建了标准化的数据库 , 从中发现肺癌的临床特点 , 可以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 。
通过这么多的努力和探索 , 闽西南地区的肺癌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同样也归功于政府、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支持以及民众的积极配合 。
加强患者自我管理
姜杰院长在采访最后也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 “在对抗癌症时 , 患者和医生的目标是一致的 , 一是有效预防 , 二是早期诊断 , 三是良好治疗 。 ”姜杰院长说 , “第一个会和癌症接触的 , 不是医生 , 而是患者 , 因此患者自身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尤其重要 。 ”
经过多年的科普宣传工作 , 姜杰院长发现 , 加强患者对肺癌的认识至关重要 , 比如注意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 首先就是吸烟 , 其次是否有肺癌家族史 , 是否处在高粉尘、化学物质较多的空气环境下等 ,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患者的自我监控和管理 。
考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 姜杰院长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高螺旋CT进行筛查 , 一旦发现存在肺小结节病灶 , 需要去正规系统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 。
稿源:(健康界)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101c02542020.html
标题:我国|2020西子论坛 |姜杰院长:肺癌早筛打头阵,MDT模式辨证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