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弘扬历史文化
讲述长城故事
古老的紫荆关,对于年轻的易县文物保管所副所长贾国琳来说,太熟悉了。她每年来往多次,进行调查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史料。说起紫荆关的历史尤其在此发生的战事如数家珍。
文章图片
冬日紫荆关长城,拒马河从山脚下静静流过。本报采访人员 吴战平 摄
隆冬时节,采访人员驱车到紫荆关采访。贾国琳热情地为我们讲解,目前紫荆关的关墙总长18160.5米,共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雄关壮丽,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地,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
今日之紫荆关,雄险不减,山峦叠翠,更显风骨。
顺着贾国琳手指的方向望去,紫荆关城门巍峨矗立,城门上方,“河山带砺”四字,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贾国琳介绍,紫荆关东汉时称“五阮关”,北魏时称“子庄关”,宋代称为“金坡关”,明代以后称为“紫荆关”。初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
因紫荆关战略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史料记载,明将于谦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顾炎武描述:“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凸显出紫荆关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登上城墙看紫荆关,关城四周群峦环抱,沟壑纵横,地势险峻。远处望去,拒马河从西边山谷缓缓而来,紫荆关偎依在拒马河边,起伏在丘岭之间,将山谷牢牢锁定。
紫荆关关城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城圈组成,呈莲花形。它曾是军事防御指挥机关所在地,据《西关志》记载,明朝景泰二年,调保定右卫中千户所官军守御本关,景泰三年添设真定、神武二位官军,春秋两班轮流操守。清初紫荆关仍设参将驻守。“虽然紫荆关城门楼大都已经荒废,但古代这里有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少时几百人,最多时候驻军3000余人。”贾国琳说,历史上,许多著名战事都与紫荆关有密切联系,据不完全统计,在紫荆关发生的战事有百余次。
紫荆关绵长的城墙雄姿犹在,望着紫荆关长城上厚重的墙体和一个个垛口,我们仿佛听到了战场上那阵阵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一段段逝去的历史浮现在眼前。
史料记载,宋嘉定六年(1213年)秋,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与金兵大战,金败,蒙古大军追至北口,攻打居庸关,因金兵严密镇守无法进入。于是蒙古大军又前往涿鹿至紫荆关,在紫荆关南百二十里的五回岭击败金兵进而轻取涿州、易州两地,进入内地。又到南口由内而外攻打居庸关,将居庸关攻破。
“这场战役是紫荆关历史上发生的百余次战役中最著名的一次。此后,紫荆关又多次成为蒙古军征战内地出入的重要关口。”贾国琳说。
由于紫荆关在军事进攻和防御上的重要位置,自古便于此设关口。明正统年间“土木之变”,瓦刺军攻陷紫荆关直逼京师。虽然通过“北京保卫战”最终击退瓦刺进攻,但明朝进一步认识到紫荆关一线的军事重要性。明朝在修复、扩大宣大(今宣化、大同)一线长城规模的同时,严密增加了居庸关以南,经紫荆关至倒马关一线的长城防守。今日之所谓“内三关”,即由此而来。
提起紫荆关的古战役战将,贾国琳提到了明军右副都御史孙祥和清军总统陕军山西布政使升允。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刺首领先分兵四路对长城沿线侵扰。七月于土木堡(今怀来东南)击溃明军,俘获明英宗朱祁镇。瓦剌部经过短暂休整,于十月一日兵分三路。东路两万骑由古北口攻密云,从侧翼牵制明军,中路五万骑由兴和(今张北县)经宣府(今宣化)攻居庸关,做正面佯攻。瓦剌太师也先亲率十万骑为西路,自集宁经大同攻紫荆关,遭明军右副都御史孙祥、都指挥韩清的顽强抗击。十月初九日,兵临关下,也先令太监喜宁向守军传达英宗旨意开城,遭明军拒绝。遂以主力在关城正面与明军对峙,另遣一部由喜宁带路,寻山涧小路偷越紫荆岭,绕至关南,拆毁边墙而入。
稿源:(锰盖谈历史)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31bc032020.html
标题: 百战|紫荆关城百战多 将士英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