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点击
“要说护士技术好不好 , 还得看她给你扎得疼不疼 。 ” 说到护士 , 评价最多的也就是关于扎针了 。 其实 , 作为护士 , 可能也在琢磨: 都是护士 , 为啥她扎针不疼?
【患者|评判一位护士技术好不好,全看扎针疼不疼?】扎针 , 甭管是皮内还是静脉 , 是肌注还是末梢 , 一旦患者觉得疼了 , 都会直接降低患者的护理体验 , 更会影响护理人员在患者心中的职业形象 。
那么 , 有没有什么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技术 , 也能让患者不那么疼呢?
拿静脉输液来说 , 首先 , 与这两方面直接相关的是器械 。 静脉治疗在临床护理中是很常见的、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治疗方法 。 近年来 , 临床采用静脉输液治疗时对输液产品的品质、输液器具的适用性和血管的保护等方面越来越关注 。 有些患者由于治疗 往往是需要反复多次输液 , 对此 , 为其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 保持血管通路畅通和避免损伤 , 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对抗疾病甚至挽救生命的重要保障 。
比如 , 对于需要长期及反复静脉给药的肿瘤患者 , 考虑到药物的强刺激性 , 经过对患者的有效评估后 , 来选择合理的输液工具 , 如PICC导管或者输液港等 。 输液港可植入体内 , 每次输液时只需针刺破皮肤 , 直接扎到输液港中即可减少长期反复血管穿刺的痛苦 , 有效降低感染率 , 又可以随身携带 , 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再者 , 要提高护士的技术还需要多学科知识 。 实际上 , 现在静脉治疗已不再是简单的“扎针”了 , 而是一项集多学科的专业 , 需要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等等知识 , 因此 , 对于临床护士 , 不仅需要专业化、规范化培训 , 更需要同医生、药师共同交流配合 , 为患者选择最佳的静疗方案 。
技巧很重要
除此之外 , 护士在临床操作时 , 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要会选择血管 。
选择适当的穿刺血管 , 对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 输液前可将血管均匀涂抹1%硝酸甘油 , 然后用温热小毛巾置于输液部位约三分钟 , 使血管充盈 , 血管扩张 , 增加穿刺成功率 , 减轻疼痛 。
沟通交流 , 分散注意力 。
输液时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 分散患者注意力 , 防止患者紧盯护士进针而精神紧张 , 趁患者不注意时 , 快速进针 。
消毒液充分待干 。
选好血管消毒后充分待干 , 不但利于充分达到消毒效果 , 而且可以防止消毒液顺着针头进入皮下 , 引起疼痛 。 这一点临床上比较容易被忽视 。
止血带松紧适中 。
扎止血带要松紧适中 。 止血带过紧 , 会使静脉压力过大 , 进针后静脉血迅速外溢使患者紧张;止血带过松血管不充盈 , 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疼痛 。
把握好进针角度 。
把握好进针的角度 , 进针的角度应视穿刺的部位、静脉的深浅粗细及滑动与否而定 , 一般选择60度进针 , 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小 , 进针压强大速度快 , 表皮受损范围小 ,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
适度绷紧患者皮肤 。
静脉穿刺时 , 适度绷紧患者皮肤可以减少进针阻力 , 对减轻疼痛至关重要 。 可让患者采用背隆掌空状 , 形成前臂和手背、手背和手指两个弯曲 , 使患者手背皮肤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被动牵拉绷紧 , 使血管充盈显露固定 , 操作者右手持针在血管上方60度快速进针 ,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
药物涂抹 。
穿刺前 , 局部给予利多卡因或丁卡因凝胶进行涂抹 , 涂抹范围约是5厘米 , 涂抹完毕等候3~5分钟 , 然后进行穿刺 。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儿科患者 , 经临床试验初步验证 , 显示此种方法也可有效缓解穿刺疼痛 。
无痛拔针 。
当然 , 除了扎针的技巧 , 拔针也是需要注意的 。 在输液结束时 , 用轻柔的动作将固定的胶布撕开以免粘住针柄 , 安慰患者不必紧张 , 通过谈话转移患者注意力;左手用棉签固定打针部位 , 压力以能固定皮肤为宜;右手缓慢退出针身至皮下时增加压力 , 快速拔针 , 针头退出同时用棉签紧压注射部位直至不出血为止 。
稿源:(好医生官方)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YT93H020.html
标题:患者|评判一位护士技术好不好,全看扎针疼不疼?